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杨明瑞
陕西省商南县城关小学
引言
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至关重要。阅读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识字量、词汇积累、阅读理解能力等,还对他们的认知发展、想象力拓展、情感陶冶以及品德塑造有着深远影响。当小学生对阅读产生浓厚兴趣时,他们会主动探索书本中的奇妙世界,为后续的学习和成长积累丰富的知识储备。
一、小学生阅读兴趣培养的重要性
(一)知识储备与学习能力提升
阅读能让小学生接触到课本之外更为广泛的知识,如科普知识、历史故事、文学名著等,丰富他们的知识体系。同时,持续的阅读锻炼可以增强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这些能力迁移到各学科学习中,能有效提升学习成绩。
(二)情感与品德培养
优秀的文学作品蕴含着深刻的情感与道德教诲。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与书中角色同呼吸共命运,感受喜怒哀乐,从而培养同情心、同理心。像《弟子规》《论语》等经典读物,还能潜移默化地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道德观,养成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等优良品德。
(三)想象力与创造力激发
文字具有独特的魔力,能在读者脑海中勾勒出绚丽多彩的画面。小学生阅读童话故事、科幻小说等时,会依据文字描述想象出奇幻的场景、独特的人物形象,这种想象力的驰骋为创造力的发展提供了沃土,有助于他们今后在艺术、科技等领域展现独特创意。
二、当前小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阅读环境不佳一方面,部分学校图书馆书籍更新缓慢、种类单一,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阅读需求;另一方面,家庭阅读氛围淡薄,家长很少有阅读习惯,家中缺少书籍,没有为孩子营造安静舒适的阅读空间,孩子缺乏阅读榜样。
(二)读物选择不当
教师或家长在为小学生推荐读物时,有时未充分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低年级学生被推荐文字晦涩、篇幅过长的书籍,容易产生畏难情绪;高年级学生若一直阅读过于简单幼稚的读物,又无法获得足够的知识滋养,阅读兴趣难以持续提升。
(三)阅读指导欠缺在阅读教学中,一些教师过于注重字词讲解、课文分析,忽视了对学生阅读方法的系统指导,如精读、泛读、如何做读书笔记等。学生缺乏有效的阅读技巧,阅读效率低,久而久之对阅读失去信心与兴趣。同时,家长也很少给予孩子阅读方法上的引导,更多关注孩子读了多少书,而非读得怎么样。
(四)电子产品干扰当今社会,电子产品充斥小学生的生活,手机游戏、短视频等具有极强的吸引力,相比之下,阅读显得枯燥乏味。部分学生课余时间沉迷电子产品,用于阅读的精力被大量分散,阅读兴趣被抑制。
三、小学生阅读兴趣培养的策略
(一)营造良好阅读氛围
1、学校方面
优化图书馆建设,定期采购新书,涵盖文学、科普、艺术、历史等多个领域,确保书籍的趣味性与时效性。设立专门的阅读课,安排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让图书馆成为学生向往的知识殿堂。
打造校园文化长廊,张贴经典书籍推荐海报、名人读书名言,设置图书角,在教室、走廊摆放适合学生随时翻阅的书籍,让校园处处散发书香气息。
2、家庭方面
家长以身作则,减少在孩子面前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每天安排固定的亲子阅读时段,与孩子共读一本书,分享阅读心得,既能增进亲子关系,又为孩子树立了阅读榜样。
在家中开辟温馨的阅读角落,配备舒适的桌椅、充足的光线和丰富的书架,为孩子创造安静、惬意的阅读环境,让阅读成为家庭生活的一部分。
(二)推荐合适读物
1、依据年龄分层推荐
低年级学生(一至三年级):侧重于绘本、儿歌集、简单的童话故事。绘本以精美的图画与简洁文字相结合,符合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如《大卫不可以》《猜猜我有多爱你》等,能吸引他们注意力,培养阅读初始兴趣;儿歌朗朗上口,便于记忆,增强语感。
中年级学生(四至五年级):可推荐篇幅适中的儿童文学作品,如《夏洛的网》《绿野仙踪》,这些作品情节跌宕起伏,蕴含一定人生哲理,能启发学生思考,同时文字难度适宜,帮助学生逐步提升阅读能力。
高年级学生(六年级):引入经典名著的青少版,如《三国演义》《简·爱》等,满足他们对深度知识的渴望,培养文学鉴赏力,为初中阅读经典原著奠定基础。
2、结合兴趣个性化推荐
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对于喜欢科学探索的学生推荐《万物简史》《时间简史(儿童版)》等科普读物;爱好运动的学生可阅读《梅西传》《永远的乔丹》等体育明星传记,让阅读与学生兴趣紧密相连,激发阅读热情。
(三)开展多彩阅读活动
1、读书分享会定期在班级或学校组织读书分享会,让学生上台介绍自己近期读过的好书,分享书中精彩情节、个人感悟,还可以设置提问互动环节。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通过交流碰撞出思想火花,让学生发现更多值得阅读的书籍,拓宽阅读视野。
2、阅读竞赛活动
举办如“诗词大会”“故事大王比赛”“读书征文比赛”等竞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参与热情。赛前学生为准备竞赛会主动深入阅读相关书籍,赛中在竞争氛围下更能体会阅读带来的成就感,赛后对阅读的兴趣会进一步巩固。
3、角色扮演活动
选取经典童话故事或文学作品片段,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学生为演好角色,会反复研读文本,揣摩人物性格、语言特点,这种沉浸式阅读体验能加深他们对书籍的理解,同时感受阅读的趣味性,使阅读兴趣得到升华。
(四)加强阅读方法指导
1、课堂渗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渗透阅读方法。如讲解记叙文时,示范如何通过理清六要素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学习描写景物的文章,教导学生如何赏析优美语句,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与情感表达。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精读,品味文字背后的深意。
2、课外拓展
针对课外阅读,教师要教会学生泛读技巧,让他们能快速浏览书籍,抓住关键信息,判断书籍是否值得精读;指导学生制作读书笔记,包括摘抄好词好句、写读后感、绘制思维导图等,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加深记忆,提高阅读效果,让学生在阅读中有更多收获,从而维持阅读兴趣。
四、结论
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多方协同努力。通过营造浓郁阅读氛围、精准推荐读物、开展丰富阅读活动以及给予专业阅读指导,为小学生打开阅读之门,点燃阅读热情之火,让阅读伴随他们成长,成为终身学习的有力支撑,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培养过程中,要关注每个学生的特点与需求,因材施教,持续优化培养策略,使小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工作取得更显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