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攀岩运动参与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张哲魁
武汉文理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51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攀岩运动参与度的现状以及影响其参与度的多种因素。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收集了8所高校大学生的攀岩运动参与数据。研究发现大学生攀岩运动参与度呈现出一定的特征,个人因素、环境因素和社会因素均对其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了解这些因素对于促进大学生攀岩运动的发展、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攀岩运动;参与度;攀岩运动
攀岩运动是一项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体育项目,它不仅能锻炼身体的柔韧性、力量和耐力,还能培养参与者的心理素质,如自信心、勇气和团队协作能力。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和体育教育的不断发展,攀岩运动逐渐在高校中受到关注。然而,目前关于大学生攀岩运动参与度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研究试图填补这一空白,深入了解大学生攀岩运动的参与情况以及影响他们参与的因素。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了8所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如理工类、综合类、师范类等)的高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0份,有效回收率为90%研究对象涵盖了不同年级、性别的大学生,确保样本的多样性和代表性。
(二)研究工具
1.问卷调查法:编制了《大学生攀岩运动参与情况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大学生的基本信息(性别、年级、专业等)、攀岩运动参与频率与持续时间、参与动机与目的、参与形式与场地选择等方面。问卷采用Likert量表进行设计,同时结合开放性问题,以便更全面地了解大学生的攀岩运动参与情况。在正式调查前,对问卷进行了预调查和信效度检验,确保问卷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2.访谈法:选取了部分参与攀岩运动的大学生、攀岩社团指导教师以及高校体育管理部门相关人员进行访谈。访谈提纲围绕大学生参与攀岩运动的体验、影响他们参与的因素以及对攀岩运动发展的建议等方面展开。通过访谈能够深入了解问卷中难以体现的深层次信息,补充问卷调查的不足。
三、大学生攀岩运动参与现状
(一)参与频率与持续时间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攀岩运动的参与频率差异较大。有60%的大学生表示从未参与过攀岩运动,30%的大学生每月参与1-2次,15%的大学生每周参与1-2次,而每周参与3次及以上的大学生仅占5%。在参与持续时间方面,每次攀岩运动持续1-2小时的大学生占比最高,为64%,其次是持续30分钟-1小时的大学生,占比49%,持续2小时以上的大学生相对较少,仅占31%。这表明大学生攀岩运动的参与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和不规律性,整体参与频率和持续时间有待提高。
(二)参与动机与目的
大学生参与攀岩运动的动机呈现多样化的特点。调查发现,排在前几位的动机依次为:锻炼身体素质(60%)、寻求挑战与刺激(45%)、缓解学习压力(21%)、培养团队合作精神(56%)以及兴趣爱好(32%)。部分大学生还提到通过攀岩运动结交朋友、丰富课余生活等目的。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参与动机上存在一定差异,男性大学生更倾向于寻求挑战与刺激,而女性大学生则更多地出于锻炼身体和缓解压力的目的参与攀岩运动。
(三)参与形式与场地选择
在参与形式方面,大学生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参与攀岩运动:学校体育课程(59%)、社团活动(18%)、朋友组织(11%)、个人自发(7%)以及参加校外攀岩馆活动(5%)。其中,学校体育课程和社团活动是大学生接触和参与攀岩运动的主要途径。在场地选择上,学校内的攀岩场地是大多数大学生(72%)的首选,其原因是便利性和安全性较高。校外专业攀岩馆也有一定的吸引力,尤其是对于那些对攀岩运动有较高要求、希望进行专业训练的大学生来说,他们选择校外攀岩馆的比例相对较高(21%)。
四、影响大学生攀岩运动参与度的因素分析
(一)个人因素
1.身体素质大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对其能否参与攀岩运动以及参与的程度有直接影响。良好的身体素质,如力量、耐力、柔韧性等,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好地适应攀岩运动的强度和要求,降低受伤的风险,从而提高他们参与攀岩运动的意愿和持续性。
2.兴趣爱好与自我效能感兴趣是推动大学生参与攀岩运动的内在动力。对攀岩运动感兴趣的学生更愿意主动了解和参与相关的活动。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完成某项任务的信心和能力判断。在攀岩运动中,具有较高自我效能感的大学生更相信自己能够克服攀岩过程中的困难,达到预定目标,因此他们在面对攀岩挑战时表现出更积极的态度和行为,参与度也相应较高。
3.个人时间和经济条件大学生的课业负担相对较重,个人时间安排紧张,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参与攀岩运动的时间。研究结果显示,拥有较多课余时间且经济条件相对宽裕的大学生参与攀岩运动的频率和持续时间相对较高。
(二)环境因素
1.攀岩场地设施攀岩场地的条件和设施完善程度是影响大学生攀岩运动参与度的重要环境因素。学校内攀岩场地的建设质量、攀岩设备的种类和安全性、攀岩场地的开放时间和管理情况等都会对大学生的参与体验产生影响。如果学校具备专业、安全的攀岩场地和设施,能够提供多样化的攀岩路线和难度选择,就会吸引更多大学生参与攀岩运动。
2.课程设置与师资力量高校体育课程中攀岩课程的开设情况对大学生接触和了解攀岩运动起着关键作用。目前,部分高校尚未将攀岩运动纳入体育课程体系,导致大学生缺乏系统学习和参与攀岩运动的机会。即使有学校开设了攀岩课程,但如果课程内容单一、教学方法枯燥或师资力量不足,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3.天气条件天气因素对攀岩运动的开展具有一定的限制性。在户外攀岩活动中,恶劣的天气条件如暴雨、大风、高温、严寒等都会增加攀的风险岩,影响大学生参与户外攀岩的意愿。即使是在室内攀岩场地,极端天气也可能导致攀岩馆内人员拥挤、通风不畅等问题,从而影响大学生的参与体验。
(三)社会因素
1.社团活动与同伴影响攀岩社团在高校中发挥着组织和引领大学生参与攀岩运动的重要作用。社团通过开展各种攀岩活动、培训和比赛,为大学生提供了交流和学习攀岩的平台,营造了浓厚的攀岩运动氛围。积极参与攀岩社团活动的大学生更容易受到社团文化和同伴的积极影响,提高他们对攀岩运动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进而增加参与攀岩运动的频率和持续时间。
2.社会支持与宣传推广社会支持包括家庭、社会媒体、体育组织等方面对大学生攀岩运动的关注和支持。家庭的支持能够为大学生提供物质和精神上的保障,例如鼓励大学生参与攀岩运动、帮助购置攀岩装备等。社会媒体对攀岩运动的宣传报道能够提高大学生对攀岩运动的认知度和关注度,激发他们的参与兴趣。如果社会能够加大对攀岩运动的支持力度,如加强宣传推广、举办更多适合大学生参与的攀岩活动、提供优惠政策等,将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攀岩运动的参与度。
五、结论
综上所述,大学生攀岩运动参与度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针对目前大学生攀岩运动参与度不高的现状,高校应加强攀岩场地设施的建设与管理,优化攀岩课程设置,配备专业师资队伍,提高教学质量;同时,积极支持攀岩社团的发展,鼓励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良好的攀岩运动氛围。此外,加强社会对攀岩运动的宣传推广,提高大学生对攀岩运动的认知度和关注度,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和支持,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攀岩活动机会和便利条件,从而促进大学生攀岩运动的广泛开展,提高大学生的攀岩运动参与度,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范茹玉.攀岩运动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研究[D].导师:刘传勤;窦海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