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安艳艳
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庆阳第三中学745000
摘要: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开展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工作需要教师了解写作教学的目标和要求,采取多样化的教学途径和办法,将核心素养和写作教学内容紧密相连,本篇文章主要探索当前在教学模式中所存在的具体问题,再结合一些具体的教学案例,基于明确核心素养目标、优化教学过程、创新评价体系这些层面给出有效的改进路径,希望能构建更精准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与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模式创新
引言:教学改革持续深化的背景下,核心素养成为了教育教学的引导。语文核心素养涵盖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这些维度,在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方面至关重要。而写作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语文核心素养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当前初中语文写作模式却存在着很多的不足,要满足核心素养培养的任务要求有很大的难度,因此本篇文章针对于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模式的创新路径进行的探索有其现实价值。
一、当前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偏离核心素养
传统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更加倾向于将教学目标放在写作技巧的训练以及应试得分上,比如说会强调议论文的总分总结构、记叙文的六要素,这种固定的模式却忽视学生的思维成长,审美培养以及文化提升这些核心素养,导致学生所写出的内容缺乏深度和个性化,也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语文素养体系提升[1]。
(二)教学过程缺乏互动与探究
教学过程大多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则被动接受写作的任务和要求,从命题讲解再到批改和讲评,学生的参与度相对较低,缺乏自主思考以及探究的机会,也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这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写作评价更多情况下以教师的评分为主,评价的标准可能更侧重于语法以及结构这些基础层面,却忽视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思维发展、情感表达以及创新能力,采取单一的评价方式要全面反映学生的写作水平和核心素养情况有一定难度,更加无法为学生提供改进建议。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模式创新策略
(一)明确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目标
可以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制定全面具体并且有可操作性的写作教学要求。比如说在开展以《家乡的变化》作为主题的写作教学时,可以设定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第一是语言建构与运用的目标,需要学生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述家乡的变化,合理运用修辞手法以及多样化的写作句式;第二是思维发展与提升目标,需要通过观察以及分析家乡的变化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以及辩证思维能力;第三则是审美鉴赏与创造目标,在引导学生发现家乡变化美的过程中,基于文字展现出学生独特的审美视角;第四则是文化传承与理解目标需要学生深度挖掘家乡背后蕴含着的文化内涵,增强学生对于家乡文化建立的高度认同感以及传承意识[2]。
(二)优化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过程
可以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创设贴近学生的生活以及富有感染力的写作情境,促进学生写作欲望的激发,比如说在《难忘的一次经历》写作教学方面,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生活场景或者是视频运动会上学生拼搏的瞬间、敬老院中学生志愿服务的感人画面,或者是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生活中的难忘经历,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让学生有更多的思路和内容。
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助力学生的思维碰撞,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围绕着写作的主题相互交流讨论,比如说以科幻故事创作为写作的主题,先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学生探索科幻故事的创意以及情节的发展,这样小组的成员可以相互启发,在思维碰撞过程中进一步拓宽思路,延伸想法,形成创新思维和增强合作能力,教师可以参与到学生的小组讨论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及时的指导和帮助,助力学生完善构思。
通过读写结合可以提高写作能力,阅读作为写作的基础,阅读一些优秀作品能帮助学生积累素材、学习技巧、拓宽视野。在教学过程中,阅读与写作的结合是必然要求,学习朱自清的《春》之后,就可以引导学生文章中对于春天的景物是怎样进行描写的,让学生进行仿写,描写自己熟悉的季节读写结合,帮助学生加深了对阅读文本的理解,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运用和写作能力[3]。
(三)创新核心素养视角的评价体系
评价阶段需要教师一改传统的教师评价模式,引入学生自评、互评以及家长评价这些多元评价主体,学生自评根据写作的目标对自己的作品做反思,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而在互评过程中,同伴之间可以相互给出建议,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审美能力,家长评价则基于家长的生活实际以及情感体验这些层面给予反馈,让评价更加客观,多元化的评价结果帮助学生更全面的认识自己的写作水平。
同样要构建涵盖核心素养各个维度的评价标准,不仅要关注在写作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表达情况以及结构布局合理性,也需要注重学生在写作中所体现出的个人审美能力、文化内涵以及思维品质差异。比如说在评价一篇记叙文时,不仅要看学生的语言是否通顺,情节是否完整,也要判断文章有没有体现出学生独特的思维视角,所记载的内容是否真实,情感表达是否感人,以及是否具有文化意义,多维度的评价标准更加全面地衡量学生的写作成果和核心素养发展情况[4]。
三、教学案例分析
(一)案例背景
在八年级上册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写作教学中,教师采用基于核心素养的创新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
(二)教学过程
教师需要结合核心素养的要求确定教学目标,为需要学生运用生动准确的语言介绍一种传统文化,并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和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深度,还有就是在写作的过程中展现出对于传统文化的审美感受,让学生建立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然后是情境创设与小组合作,教师展示春节、端午节这些传统文化习俗的一些视频和场景,引导学生分组选择他们所感兴趣的传统文化项目,如剪纸、书法等,在查阅资料或采访这些过程中获得更深入的了解,还有是在小组内共同探讨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以及传承现状等,促进写作思路的完善。接着是读写结合,教师可以推荐《文化苦旅》这些优秀的书籍以及传统文化主题的篇章,让学生进行主动阅读,借鉴其中的一些写作方法和表达方式。最后完成写作之后进入评价反馈阶段,学生先进行自评,从语言内容以及情感这些层面进行反思,再进行小组内的互评,提出修改的建议,最后是教师的综合性评价,针对学生在核心素养方面的表现进行点评,可以表扬学生在挖掘传统文化内涵上的思想深度,指出学生在语言表达不够生动这些方面的问题。
(三)教学效果
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更加深刻,写作积极性也有效提升,最终学生所创作出的作品语言更加丰富多样,并且获得了思维深度以及文化内涵的增强,实现了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5]。
结语:基于核心素养实现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模式的创新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通过明确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目标以及优化的教学过程,还有创新的教学体系,构建出了更加科学的写作教学模式,使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和写作能力显著增长,也作为学生语文学习效果优化的坚实根基。
参考文献:
[1]董明媚.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阅读写作教学模式创新[J].嘉应文学,2024,(16):188-190.
[2]王小倩.基于跨学科理念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探究[D].贵州师范大学,2024.
[3]王艳菊.核心素养视域关照下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刍议[J].作家天地,2024,(15):44-46.
[4]辛崇发.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语文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J].家长,2024,(12):152-154.
[5]张娟.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改革策略探究[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4,(05):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