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中文学经典的应用路径研究

作者

孟一帆

新乡广播电视大学 河南新乡 453000

前言

在当今竞争激烈且快速变化的职场环境中,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新兴职业的大量涌现,用人单位对员工的职业素养要求越来越高,职业素养开始成为决定高职学生是否能够顺利进入职场的关键因素。具备良好职业素养的高职学生在职场中更容易获得晋升机会和发展空间,同时,也让高职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职业环境的变化,不断提升自己,在职业生涯中取得更大的成就。因此,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必须重视职业素养的培育,使学生在毕业前就具备适应职业发展的基本素养,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

一、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重要性

(一)提升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

当前,就业市场供大于求,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就业竞争压力日益增大,职业素养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如今职场环境下,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除了关注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也开始关注学生的职业素养。而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学生才能够更受用人单位青睐。一方面,拥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能够帮助高职学生更好的在面试中取得优势,增加被录用的机会。例如职业素养高的学生在面试中可以展现出更加自信、专业的形象,在应聘之前做出更加重组的准备,能准确地理了解应聘企业的文化,在面试的过程之中可以更加从容地回答问题,展现自己的优势。另一方面,在职场工作中,职业素养高的学生也更容易脱颖而出,职业素养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具备责任心、敬业精神、团队合作精神。这些品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职场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具备上述职业素质的高职学生,也有用更强的学习能力,在工作中也更注重自我提升和学习,能够更快地掌握新技能、新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竞争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充分准备。

(二)促进个人全面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就业环境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如今的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更多企业在面试当中,不仅仅是看重高职学生的专业技能,更看重的是综合素质和潜力。拥有良好的职业素养,高职学生在未来发展潜力无疑更具优势。首先,良好的职业素养可以帮助高职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和人生观,使他们更加明确自己的职业方向和人生目标,在职业道路上可以即使找到自己还存在的不足,并且积极地去改进和提升,让高职学生可以更加有针对性的提升自己,补足自己的短板。其次,良好的职业素养有助于培养高职学生良好的工作习惯,最为基础的包括在工作当中,如何科学的进行时间管理、团队合作、沟通协调等,合理的时间以及任务安排能够帮助高职学生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刀学习以及自我提升当中。最后,良好的职业素养还能帮助高职学生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增强社交能力。在职场中,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是必修课之一,很多高职学生有较强的专业能力,但是因为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在工作中难以得到同事和上级的认可,影响职业发展。拥有良好的职业素养,高职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他人,学会倾听和表达,从而建立积极、和谐的人际关系,为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文学经典在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中的应用价值

(一)提升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素养

一直以来,文学经典都是人类道德观念和伦理思想的重要载体,从古代的《论语》《孟子》开始,到现代的诸多文学作品当中,都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智慧和伦理规范。这些作品通过生动的故事、鲜明的人物形象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下人们对善恶、正义、责任等道德问题的思考。例如,《论语》中孔子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观念,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也为职业道德的形成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

对于职业素养培育而言,文学经典中的道德观念和伦理思想就是最有效的资料,通过深挖文学经典,教师可以为高职学生提供更加明确的道德指引,让学生深刻理解职业道德的重要性,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形成积极的职业态度。同时,文学作品中对不道德行为的批判和反思,也可以警示学生避免在职场中犯下类似的错误,从而维护良好的职业形象。

(二)增强高职学生职业心理素养

心里素养是职业素质构成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在当前就业环境下,内卷严重,高职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拥有较为良好的心里素养,能够帮助高职学生更好地应对职场挑战,提升就业竞争力。在文学经典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还有前辈学者的情感智慧,高职学生通过阅读作品,可以从中汲取前人对于世界、对于万物的看法,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尤其是前辈伟人独特的视角,更能够为初出茅庐的高职学生提供借鉴,帮助高职学生增强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

而且,在许多文学作品当中,都会通过对人物心理的细腻描写,展现面对困难、挫折和压力时,应当如何做出反应和应对。高职学生阅读这样的作品,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在职业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心理问题,并从中找到应对的策略和方法。例如,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中,主人公拉斯科尔尼科夫在犯罪后的心理挣扎和自我救赎,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心理的脆弱。

(三)培养职业人文素养

职业人文精神不仅包括专业知识和技能,还涵盖了人文关怀、社会责任感、文化素养等多方面内容,而文学经典中,许多作品都着重展现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社会正义的向往。这种人文精神能够激发高职学生的职业责任感,使他们在职业生活中不仅关注个人利益,还关注社会利益和公共福祉。例如,鲁迅的作品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弱点,同时也表达了对底层人民的同情和对社会变革的渴望。在《呐喊》和《彷徨》中,鲁迅通过一系列生动的人物形象和深刻的社会批判,展现了他对社会不公的愤懑和对底层人民的深切关怀。这种人文精神能够引导学生在职业生活中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关注社会问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除了鲁迅的作品,许多其他文学经典也蕴含着丰富的职业人文精神。例如,托尔斯泰的《复活》通过主人公聂赫留朵夫的内心挣扎和救赎之旅,展现了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和对社会正义的不懈追求。这部作品不仅揭示了社会的不公,还强调了个人在面对社会问题时的责任和担当。通过阅读这样的文学经典,学生可以从中汲取力量,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精神。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现代职场中,企业对员工的要求不再局限于专业技能,更注重员工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具备职业人文精神的员工能够在工作中更好地与他人合作,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同时也能在面对社会问题时积极发声,推动社会的进步。在高职教育中,通过文学经典的学习,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社会使命感和职业责任感。例如,通过阅读《简·爱》,学生可以感受到女性的独立精神和对平等的追求;通过阅读《老人与海》,学生可以体会到人类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尊重。这些文学作品中的思想和价值观能够帮助学生在职业生活中树立正确的职业态度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此外,文学经典的学习还可以帮助学生提升文化素养,增强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包容。在全球化的今天,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和文化素养的员工更受企业青睐。通过阅读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学经典,学生可以拓宽自己的文化视野,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从而在国际化的职场环境中更好地与他人合作和交流。

三、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中文学经典的应用路径

(一)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

1. 开设文学经典与职业素养相关课程

在高职教育中,可以通过开设专门的文学经典与职业素养课程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因为这类课程能够系统地将文学经典与职业素养相结合,帮助学生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深入理解文学经典对职业素养的塑造作用。一方面,课程内容可以包括经典文学作品的选读、职业道德与人文精神的解读、职业心理与文学形象的对比分析等。通过剖析经典文学作品,教师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以及人文关怀,从而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例如,教师通过带领学生学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坚韧不拔,引导学生树立面对职业挑战时的坚韧精神;通过《论语》中关于“信”“义”等道德观念的讨论,培养学生的诚信和责任感。另一方面,在高职院校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采用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互动中深入理解和体验文学经典与职业素养的关系。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小组教学的方式让学生感受《水浒传》中人物的团队合作精神,引导学生在团队项目中更好地协作。也可以通过带领学生角色扮演《简·爱》中的场景,理解职业沟通中的平等和尊重。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播放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作品片段,增强职业素养教学的趣味性和直观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文学经典元素

在职业素养教学当中,高职院校除了开设专门的文学经典与职业素养课程外,还可以在现有的专业课程中融入文学经典元素,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感受到文学经典对职业素养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在机械制造专业课程中,教师可以引入《平凡的世界》中主人公孙少平在艰苦环境下坚守岗位的故事,激励学生在工作中保持敬业精神。教师通过这种跨学科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到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可以从中汲取文学经典中的职业精神和人文理念。再如,在高职院校的市场营销课程中,教师可以引用《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沟通技巧,帮助学生理解客户沟通的重要性。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项目式学习的方式,将文学经典与实际项目相结合。例如,在设计专业课程中,教师可以引入《巴黎圣母院》中对建筑美学的描述,引导学生在设计项目中注重美学和人文关怀。还有在在计算机专业课程中,教师可以引用《三体》中对科技伦理的探讨,帮助学生在技术开发中树立正确的伦理观念。通过这些具体的教学实践,学生能够在专业学习中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文学经典中的职业素养理念。

(二)校园文化建设与活动开展

1. 打造文学经典主题校园文化环境

对于高职学生而言,一个充满文学氛围的校园文化环境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通过打造文学经典主题的校园文化环境,可以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随时接触到文学经典,从而加深对职业素养的理解和认同。例如,高职院校在校园内设置文学经典名言警句的宣传栏,展示经典文学作品中的职业精神和人文理念,美化校园环境,同时还能在学生心中种下职业素养的种子。高职院校还可以在图书馆设立文学经典专区,方便学生借阅和学习。此外,高职院校可以发动学生,通过设计文学经典主题的校园景观的方式打造校园一角,让学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文学的魅力。

此外,高职院校还可以通过定期播放和刊登文学经典中的职业故事和职业精神解读,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随时感受到文学经典与职业素养的联系。例如,播放《平凡的世界》中的经典片段,解读其中的敬业精神;刊登《论语》中的道德观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态度。

2. 开展文学经典与职业素养相关的校园活动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对于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文学素养极为重要,高职院校可以通过组织多样化的校园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深入理解和感悟文学经典,从而提升他们的职业素养。例如,高职院校可以举办校内的“文学经典中的职业精神”主题演讲比赛,鼓励学生分享自己从文学作品中获得的职业启示。这种活动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职业精神的内涵。还可以,在校园内部开展“文学经典与职业素养”读书分享会,邀请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文学经典对职业素养的影响。通过分享和讨论,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理解文学经典中的职业精神,拓宽自己的视野。此外,高职院校还可以组织文学经典朗读比赛,让学生通过朗读经典作品,感受文学的魅力和力量。这种活动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同时也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还可以开展文学经典主题的校园文化节,通过戏剧表演、诗歌朗诵、书画展览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文学经典的魅力,感受职业素养的重要性。

(三)教师队伍建设与专业发展

1. 提升教师对文学经典与职业素养融合的教学能力

教师是文学经典与职业素养教育的关键执行者,在高职教育当中,因为部分学生基础薄弱,所以对教师素质的需求更高,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至关重要。对于院校而言,在教学实践当中,可以通过组织教师参加专题培训、学术研讨会等方式,帮助教师深入理解文学经典与职业素养的融合点。例如,邀请文学专家和职业教育专家共同开展培训,讲解文学经典中的职业精神和教学方法;组织教师参加学术研讨会,分享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此外,可以鼓励教师开展教学改革项目,探索文学经典与职业素养融合的新方法和新路径,提升教学效果。

2. 加强教师在文学经典应用方面的培训与研究

为了更好地应用文学经典进行职业素养教育,院校可以通过定期组织教师参加文学经典阅读与应用的培训课程,提高教师的文学素养和教学能力,这种方式可以帮助高职教师更深入地理解文学经典的内涵,掌握其在职业素养教育中的有效应用策略。例如,院校可以通过开展“文学经典与职业沟通技巧”“文学经典与职业道德教育”等专题培训,帮助教师掌握将文学经典应用于教学的具体方法。同时,院校可以鼓励教师开展相关研究,鼓励教师探索文学经典与职业素养教育的最佳结合点。通过培训与研究,帮助教师更好地将文学经典融入职业素养教育中,提升教学质量。

结论

本文重点研究文学经典在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中的重要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