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中段书面作业有效性实践研究
林玉容
福建省宁德市柘荣县第一小学 福建省宁德市 355300
摘要:随着2022版新课标的颁布和“双减”政策的实施,小学数学书面作业如何设计能够实现减负增效,如何让学生乐做作业、趣做作业,于作业完成探索中得到数学素养的提升,成为了教师教学考虑的重要工作内容。本文以提高书面作业有效性为核心,探索分析了中段数学教学中书面作业有效性实施策略,旨在通过有效学、有效思、有效用、有效创作业的设计,充分释放书面作业育人功效。
关键词:小学数学;中段教学;书面作业设计;有效性
引言:作业是教师引导学生巩固知识、发现不足、提升学习能力的载体,学生可以通过书面作业的探索学习,内化课堂知识所学,从而结合学习不足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学习策略,继而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在设计书面作业的时候,要立足有效学、有效思、有效用,通过多类型书面作业的设计探讨,培育学生数学素养。
一、单元知识整合,于整体探究中促进有效学
有效的数学作业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积累知识,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品质,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保持积极地学习热情,继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教师可以依据22版新课标所倡导的单元整体教学为线索,从单元知识整合入手,设计梳理整合性的作业,培养学生整体学习能力,丰富书面作业设计内容。
例如,在设计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书面作业,教师可以从整体出发,促进学生综合探索,如:
作业一:可以围绕长方形和正方形单元知识学习为核心,关联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面积知识的学习,对单元整体知识进行回顾,让学生设计单元知识思维导图,进行知识梳理。
作业二:在点子图上画一画,①画一个只有一组临边相等的四边形②画一个有两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
作业三:关注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对图形进行组合、创新,思考在一个长方形中切下一个正方形,可能有哪些情况?思考各个图形之间的关联性:
我发现,这样切下的正方形最大:__________
通过切割正方形,引导学生感受正方形与长方形等其他平面图形的联系,提高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向图形的认识。
作业四:绘制三角形、树叶、笑脸图形等,用笔描绘图形周长。
由此,让学生思考周长是什么?观察生活中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物品,画一画,测一测,算一算,总结其公式是什么?
通过单元知识的统整和作业整体设计,让学生认识本单元知识潜在的关联,提高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公式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梯度合理引导,于进阶闯关中促进有效思
有效的小学中段数学作业是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结构形式。为提高作业的趣味性,教师可以结合闯关形式的梯度作业,于有序探究学习中,促进有效思,培养学生有序思维能力。
例如,在设计四年级下册《三角形》书面作业,可以遵从由易到难的需求进行层层设计,如:
初级作业设计,可以聚焦趣,以认识三角形为主:
作业:让学生进行图纸设计,为学生提出要求有3cm2根,4cm3根,5cm,6cm,10cm各1根小棒,让学生根据提示设计不同的三角形,画一画,根据自己的图形设计标记出各部分的名称以及所有的高。
发展作业设计,可以聚焦思,以探究三角形为主:
作业:跳跃的C点:
依次链接图中的A、B、C三个点,观察三个点所能够形成的图形是什么三角形,如果C点沿着水平线向左或者向右继续移动,A、B、C三点链接后,还会形成什么三角形,画一画。
拓展作业,可以聚焦用,以学用为主:
作业:寻找美丽的三角形,利用三角形制作一件手工品,
通过有序、趣味作业的设计,让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从知道到理解,从理解到内化,从内化到应用,提高书面作业设计的教学质量,借助作业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
三、生活资源渗透,于资源丰富中促进有效用
22版小学数学新课标提出三会数学素养,三会都与现实生活有关系。因此,有效的书面作业设计,必然能够让学生学知识用知识,教师可以以此为出发点,借助生活背景、生活案例,引导自然探索,使其感受数学应用价值,于学中用。
例如,在设计四年级下册《小数与单位换算》书面作业,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为核心,生成“幸福一家人”数学书面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家人的身高、体重进行测量转化,从km\m\dm\cm;kg\g。然后根据测量结果进行转化,开启幸福一家人,小数之旅转化的旅程。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感受学习的趣味性,也可以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实用性。
四、结语
高质量的小学中段数学书面作业设计要遵循知识产生、知识形成、知识落实的过程,以培养学生数学素养为终极目标,立足全员参与,能力培养,设计作业。通过多内容、多类型书面作业的设计优化,让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的,会用数学思维、数学眼光、数学语言去思考、观察、表达现实生活,继而数学书面作业育人功效。
参考文献
[1]秦泳鑫.“双减”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作业有效性的策略[J].天津教育,2023,No.717(12):22-24.
[2]姚亚慧.拓展学生思维——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探讨[J].小学生(中旬刊),2023,No.889(03):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