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技术赋能,智慧共生

作者

王海凤

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 130400

前言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以高考为目标,以学生的成绩为导向,组织学生进行系统的知识学习活动而忽视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实验活动的参与导致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相对较为表层 [1]。而有了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教师可以不断拓展学科教学空间,将现实的生物教学空间延伸到虚拟的空间和场景中,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带领学生一同进行实验操作,从而不断优化高中生物的教学形式。

一、构建智慧课堂情境,营造自主学习空间

智慧课堂是在信息技术支持之下的一种突出学生自主参与和课堂主体性地位的交互式课堂平台。在智慧课堂的背景之下,学生能够在虚拟的研讨空间中进行交流和探讨,同时也能够借助趣味的答题活动进行小组游戏和知识竞赛,完善生物的知识储备 [2]。另外学生还能够在这个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探究式的学习过程。而智慧课堂平台则会实时记录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以及小组成员的探究和发言情况,使得整体的科学学习过程能够被有效记录下来。

如在围绕着高中生物人教必修一“走进细胞”这一单元内容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则可以围绕着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构成以及特征进行小组探究和讨论活动。在探究会讨论的专题活动中,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借助互联网进行资料的搜集和查找,并寻找与动植物细胞相关的图片和案例资料,在小组的虚拟课堂讨论空间中进行交流与讨论。而各个小组成员的发言情况也会被智慧课堂空间进行记录。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小组成员都有属于自己的交流和讨论机会,能够在小组共同探究中完成课上交流与探讨活动,不断增强课堂的参与感和活动交流的主动性。

二、搭建虚拟实验平台,模拟生物实验场景

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过程中,传统的实验教学常常会受到客观环境和实验材料的局限,教师也很难带领学生在有限的时间中参与到生物课堂所涉及的各种各样的复杂实验中。而有了信息技术和智慧实验平台的辅助,学生则有机会在虚拟的实验平台中模拟生物实验场景,从而探究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现象背后的实验规律 [3]。通过参与和模拟的方式,学生有机会对实验活动中的细节以及过程性内容进行把握,认知和理解更为透彻。同时班级中不同的学生也有机会参与到实验环节中,以此丰富自身的实验体验。

如在围绕着高中生物必修第一册“探究植物的失水和吸水”这一实验进行学习时,教师就可以依托虚拟的实验平台,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活动。在具体的实验操作过程中学生需要进入指定的虚拟生物学实验平台,找到“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实验模块,确认已准备好所需“虚拟器材”: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 30% 蔗糖溶液、刀片(用于取材)、洋葱鳞茎等。接下来学生需要按照实验指示一步一步完成操作,并用虚拟显微镜进行初始观察和记录。该种虚拟的实验方式并不会限制实验条件,同时也能够给予各个同学实验操作的机会。

三、构建智慧评价体系,优化教学评价形式

在高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数字化技术的融入还可以体现在智慧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方面。教学评价环节作为当下教学过程中的重点环节 [4]。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表现情况进行有效反馈和总结,同时也可以考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点的综合掌握情况。可见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效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丰富教学评价,推进智慧评价活动的开展。

如在围绕着学生的实验探究活动——“探究植物的失水和吸水”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借此机会构建电子评价档案,围绕着学生在本次的实验活动中的表现情况进行评价,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过程性表现。在评价指标的选择方面,教师可以综合性针对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情况,如实验模型的构建、实验数据的搜集、实验现象的观察以及实验结果的分析等等进行教学评价,使得整体的评价过程趋向于合理化,而学生也能够在这个过程中透过评价反思自身在学习中的表现情况。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有效纳入数字化教学手段,构建智慧化的教学模式,推进生物教学的创新性发展。在当下的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构建智慧化的虚拟互动平台,也可以引导学生在虚拟实验平台中进行操作,以及通过信息技术构建智慧评价体系等等。如此技术赋能之下的高中生物教学才会逐渐焕发活力,实现提质增效。

参考文献

[1] 王磊 . 数字化推动高中生物“ 基因” 板块高效教学探究 [J]. 高考 ,2024,(17):80- 83.

[2] 伏笑融 . 数字化技术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J]. 启迪与智慧 ( 上 ),2023,(08):54- 56.

[3] 漆玉霞 . 数字化实验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的要点分析 [J]. 考试周刊 ,2021,(24):125- 126.

[4] 牛军锐 . 例谈数字化实验技术在优化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J]. 高考 ,2020,(2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