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室内装修工程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郑鸿文
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610011
内容摘要:为了加快建筑业和房地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促进建筑节能减排,政府大力推行精装成品住宅交付。由于精装住宅的资金成本巨大,往往工期紧任务重,容易导致施工过程中管理的疏忽,加上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不足,在施工过程中不按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导致建筑室内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问题频频增多,业主投诉不断。为了满足竣工验收和业主的需求,不得不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整改,这样不仅和节能减排相违背,又增加了项目的成本,更为长久稳定的运行留下了质量隐患。
关 键 词:建筑室内装修、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迅速提高和公民人均收入的提高,使现在的人们对物质生活的水平也有了更高的需求,都渴望自己的住宅装修的大气上档次,质量可靠,使用的材料质量好、环保。因此,由室内装修质量问题引发的投诉层出不穷,给人们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本文将常见的建筑室内装修质量问题进行归类总结,并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从而提高建筑室内装修质量。
一、室内涂料常见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
常见质量问题:
(1)室内涂料材料质量差,施工单位为了节省成本,采用假冒伪劣材料,导致室内有毒有害气体严重超标,室内空气质量检测不过关,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
(2)室内墙面涂料观感质量差,由于施工作业人员专业技能不足,未按照要求进行施工,施工管理人员对质量未严格把关,以及施工完成后成品保护不到位,造成墙面涂料喷涂不均匀、滚漆出现流坠、起灰、起皮、沙眼、打磨划痕、色差、坑凹不平、污染、阳角缺损。
(3)室内墙面垂直度平整度差、阴阳角不顺直、空鼓、开裂,主要原因是涂料基层的问题,导致涂料墙面出现质量问题,在上道抹灰工序施工完成后,对抹灰墙面质量验收检查不到位或是整改未完成就带问题移交给下一道工序。
(4)室内顶棚涂料开裂,由于施工队在石膏板拼缝处未采取有效措施,久而久之,在温度湿度的变化下,涂料就会出现贯穿性裂纹。
防治措施:
(1)涂饰材料严格执行进场报验制度,对材料进场不按要求报验的进行重罚,材料进场后严格审查规格、型号、合格证、检验 报告、质量证明书等资料,查验材料的真伪。
(2)选择专业技术过硬的、信誉好的且通过施工资质认证的施工队伍,另外施工现场设立专职、高素质的质量检验员,制定严谨的质量检验制度,要求检验员在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上要有认真仔细、严格审查、按标检测、坚持原则的质量管理意识。
(3)严格落实三检制度,上道工序验收未合格,禁止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4)双层石膏板采取错缝拼接,其接缝处应适当留缝(一般3~6mm),并必须坡口与坡口相接,缝隙采用专用嵌缝材料填充,板缝要嵌满嵌实,与坡口刮平,并在缝隙位置加入玻纤带,防止开裂。
二、室内墙地砖常见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
常见质量问题:
(1)室内墙地砖空鼓。如果是瓷片砖,瓷砖泡水时间不够,瓷砖没有吸收充足的水分,粘贴过程中将水泥砂浆中的水分吸走,容易造成粘接不牢。如果是玻化砖,吸水率很低,粘贴时未刷瓷砖胶,瓷砖和水泥砂浆粘接力不足,造成空鼓。
(2)室内墙地砖平整度差,缝隙大小不均匀。由于瓷砖自身曲翘不平,导致地砖接缝处不平。施工人员专业技能不足,裁砖大小头,造成砖缝错缝,随手贴砖,未采用十字架,造成瓷砖缝隙大小不一。
(3)厨房、阳台、卫生间地砖找坡坡度不足,施工人员未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找坡,造成倒坡或者坡度不足,排水不畅、积水。
(4)墙地砖破损、划痕、污染。施工完成后未采取成品保护措施或者保护措施不足,造成后序施工将墙面或地面的瓷砖划伤、污染。后续施工操作不当,在瓷砖上开孔,未采用专用钻头,造成瓷砖破损。
防治措施:
(1)要求施工队伍在施工前一天,提前将瓷片砖浸泡,让瓷砖充分吸水。专职质量人员对上墙瓷砖进行查验,发现泡水不足和未涂刷胶的瓷砖,禁止粘贴上墙。对于局部空鼓的瓷砖可以采用注浆的方式进行整改。
(2)对进场的瓷砖进行验收,发现曲翘变形的瓷砖不得使用。选择技术过硬的施工队伍,发现施工技术不足的人员及时进行更换。要求施工人员采用激光水平仪和十字架进行贴砖,确保墙面的垂直度平整度以及缝隙大小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3)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找坡,地砖粘贴完成后,进行排水实验,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4)地砖粘贴完成后及时采取有效的成品保护措施,采用质量较好的材料作为保护措施,保护措施未完善前禁止进行下道工序施工,控制工序的交接。
三、室内木地板常见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
常见质量问题:
(1)木地板软榻。由于基层平整度不满足规范要求,地板安装完后大面积软榻。地砖和地板衔接位置高差不满足要求,采用局部找坡的方式进行处理,导致地板安装后在门口处局部软榻。
(2)木地板曲翘、变形、异响、拼缝不严。由于原材料施工工艺的问题,导致部分地板变形弯曲。木地板存放的位置不当,造成地板干缩或者湿胀变形。变形后的地板在安装过程中,无法拼接到位,造成局部缝隙过大,踩踏异响。
(3)木地板划痕、破损。施工完成后未采取保护措施或者保护措施不足,造成后序施工将木地板划伤、损坏。开荒保洁时采用腐蚀性清洁剂、刀具、湿拖把进行清洁,造成地板损坏。
防治措施:
(1)木地板对基层平整度要求较高,地板铺设前对房间平整度进行查验,对不符合要求的基层及时整改,整改完毕后再进行施工。
(2)对进场的材料进行验收,不合格的材料及时退场。验收合格的材料转运至室内进行存放,底部垫高,注意防潮。安装过程中确保房间不渗水、渗雨,防治地板泡水变形。
(3)木地板安装完毕后,及时进行成品保护。将地板表面打扫干净(不得留有沙粒)先满铺地板防潮保护膜,然后用塑料薄膜做进一步保护,周边和衔接部位用胶带纸封闭并固定。室内保持正常通风,雨天及时关闭门窗,防止雨水进入室内浸泡木地板。地板表面保洁时不宜用湿拖把,禁止使用铲刀、美工刀等铲刮,禁止腐蚀性液体接触地板损伤漆面。
四、结语
建筑室内装修工序繁多,各个工序之间相互穿插衔接,后期整改复杂,代价大。必须做到提前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减少损失。我们要首先应对进场的材料进行验收,确保使用的材料合格,在过程按照设计和规范要求施工,对各工序质量严格把关,落实三检制,验收合格之后再进入下道工序施工。各工序做好成品保护,避免交叉污染,各单位互相爱惜劳动成果。这样大部分室内装修质量问题都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
郑鸿文+1992年12月+男+四川省简阳市+本科+工程师+建筑工程-室内装饰装修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