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互动失衡与课堂消极行为的关联性研究
周琴
常州市东青实验学校
摘要:现代教育背景下师生互动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良好的师生互动可以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提升学习效率,反之师生活动失衡则会造成课堂消极行为的产生,本文将针对师生互动失衡与课堂消极行为的关联性进行分析,并针对这种情况提出合理化建议,目的在于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师生良性互动对于人才培养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师生互动失衡;课堂消极行为;关联性
一、引言
师生互动失衡与课堂消极行为互为因果,导致师生互动失衡的原因很多,造成的结果即是不和谐的师生关系,由此则会引发课堂消极行为,同样课堂消极行为也会造成师生互动失衡,从而形成恶性循环,造成课堂教学效率下降,这对于课堂教学是极为不利的,需要一事一议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案,更好的推动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师生互动失衡与课堂消极行为的关联性
1.师生互动失衡导致课堂消极行为产生
师生互动失衡是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重要问题,良好的师生互动能够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反之则会大大降低课堂教学效果,从而导致课堂消极行为的产生。从教育实践来看师生互动失衡的原因在于教师角色转变的失败,教师难以改变传统教学观念,仍然以知识传授者居于高高在上地位,无法与学生形成和谐平等的关系,导致师生互动过程中氛围过于严肃紧张,学生会感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感和归属感被削弱,这种被动接受知识的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大幅下降,进而产生抵触情绪和消极行为。
2.课堂消极行为造成了师生互动失衡
课堂消极行为主要表现在学生回答问题不积极,不主动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注意力无法集中,产生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学生对于学习内容不感兴趣,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这种课堂消极行为让课堂教学效率低下,也会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同时,这种课堂消极行为的出现也会造成师生互动失衡,打消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获得应有的成就感,进而影响到教师的教学热情和教学动力。
三、师生互动失衡与课堂消极行为的解决路径
1.转变教师角色,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新课标背景下教师的角色发生转变,不再是单向的知识传输者,而是更加趋向于学生学习的伙伴与引导者,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过程当中,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这也是解决师生互动失衡与课堂消极行为的有效路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与讨论,增强与学生的互动,激发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深入贯彻落实新课标对于现代课堂的要求。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中“卖火柴的小女孩”这部分内容时,这是一篇安徒生童话中经典的故事,在学习这篇故事时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讨论这篇童话的内容,“小女孩当时生活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下?”“小女孩最终的结局会如何呢?”“还知道哪些安徒生童话中的故事呢?”“如果让你来写卖火柴的小女孩结局你会如何来写呢?”这样的引导让师生共同参与到了学习当中,实现了师生协同发展,提升了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效率,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意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让不同性格和学习基础的学生都能得到提升。如此更加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与教师配合度更高,提升课堂教学效率[1]。
2.加强学生引导,营造和谐课堂氛围
师生互动失衡与课堂消极行为的解决除了从教师角度出发外,也要从学生维度开展引导,让学生了解知识学习的目的与尊师重道的思想。首先对于任何学科而言教师要让学生明确知识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是为了不断提升学生自己的知识应用能力,满足未来社会对于个人综合素质的高要求,明确学习目标可以让学生更加主动的参与到学习当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材中“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明确这部分内容学习的意义,一方面是为以后的学习夯实基础,另一方面也能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在生活中最为常见,教师可以开展生活化教学,将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教学当中,可以是超市的结算或者是饭馆的结账,都需要用到整数的四则运算,让学生了解这部分内容学习的实际意义与价值。此外,要将尊师重道的思想渗透到学生思想当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学科知识,更要加强思想引导,教育学生要尊重知识尊重师长,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与品德,这不仅体现在与教师的配合上,也表现在课堂积极行为的展现中,从而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通过加强学生引导,提升学生对于知识和道德的认知,可以更好的解决师生互动失衡与课堂消极行为的问题[2]。
3.创新互动方法,提升师生互动效果
师生互动失衡与课堂消极行为产生的一个重要直接原因就是学生对于师生活动内容兴趣不高,对于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不强,因此,教师需要立足学生的成长特点创新师生互动方法,更好的提升师生互动效果。例如在学习译林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教材中“Unit 1 I like dogs”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与学生互动讨论彼此喜欢的小动物“What small animals do you like?”“dog”“cat”学生会有各种各样的回答,教师可以继续以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Why do you like dogs?”“Why do you like cats?”让学生说出自己喜欢小动物的理由,之后教师可以分享自己喜欢的动物“I like horses because they are hardworking, brave, and gentle in personality. In ancient times, they were important transportation tools, but in modern times, they can be used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have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humanity”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深化学生对于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同时形成积极的师生互动氛围。此外,基于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开展新型师生活动,通过多媒体教学和互动式教学等方式将知识融入生动有趣的活动中,给予学生沉浸式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同时,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让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通过创新师生互动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师生互动效果,培养学生积极的课堂行为,全面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3]。
结束语:
教育改革不仅关注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模式的迭代,同时也着眼课堂氛围的构建和师生关系的协调,师生互动是现代教育背景下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课堂行为对于课堂教学效率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师生关系和课堂行为的关联性已经成为新课标背景下教育关注的重点维度,在未来的教育发展中需要不断做好师生互动关系的处理与课堂行为的引导,解决师生互动失衡与课堂消极行为的影响,更好的保障课堂秩序,构建现代教育背景下良好的课堂氛围,全面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杨思怡. 正确看待大学生英语课堂沉默 [J]. 海外英语, 2024, (06): 174-176.
[2]万力勇,舒艾. 互动失衡对大学生在线学习倦怠的影响研究 [J].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22, (02): 34-41.
[3]梁亮,邢唯杰. 高校医药类专业课堂消极行为影响因素及对策 [J]. 教育教学论坛, 2021, (20): 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