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火电厂电气设备运行安全管理技术研究

作者

刘万祥 张浩楠 孙淼 张萌

河南京能滑州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河南省 安阳市滑县 456400

1 火电厂电气设备运行管理的重要性

1.1 保障电力供应的稳定性

火电厂的电气设备承担着发电、输电和配电的重要任务,是整个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核心组成部分。这些设备包括发电机、变压器、开关设备、线路等,它们共同构成了电能生产、传输和分配的链条。如果电气设备出现故障或运行异常,例如绝缘老化、接触不良或保护误动等,将直接影响电力的稳定供应,可能导致局部供电中断,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导致大面积停电事故,对社会生产、人民生活和公共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并加强电气设备的运行管理,通过有效的监测、维护和检修手段,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存在的潜在问题和隐患,防患于未然,这对于保障电力供应的连续性、可靠性和稳定性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1.2 降低设备故障率

电气设备的故障率直接影响到电力生产的效率和成本。高故障率不仅会导致设备非计划停运,中断电力供应,还会增加维修投入和更换设备的成本,甚至可能引发安全事故。通过实施科学的运行管理,例如建立完善的设备巡检制度、利用在线监测技术实时掌握设备状态、定期进行预防性试验和保养,可以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潜在问题,如绝缘劣化、部件磨损、性能下降等早期迹象。在此基础上,能够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如调整运行参数、安排计划性维修或更换部件,从而有效降低设备的故障发生率,提高设备的可用率和运行效率,保障电力生产的经济性和稳定性。

1.3 提高经济效益

电气设备的运行管理与企业的经济效益密切相关,是火电厂实现经济运行的重要保障。通过优化电气设备的运行管理,可以采取多种有效措施降低生产成本。例如,通过精细化的运行调整和负荷优化,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损耗,降低发电煤耗或气耗等能耗成本;通过加强状态监测和预测性维护,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隐患,避免因突发故障导致的大规模维修或紧急更换,显著减少设备维修费用和备品备件成本;同时,稳定的设备运行还能减少非计划停机时间,提高机组利用小时数,从而直接增加发电收益。这些综合措施共同作用,有助于显著提高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

1.4 确保安全生产

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是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公司财产安全的重要基础。电气系统具有高电压、大电流的特性,一旦发生故障或操作不当,极易引发触电、短路、火灾甚至爆炸等严重事故,对现场工作人员的生命健康构成直接威胁,并可能造成巨大的设备损坏和财产损失。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并加强电气设备的运行管理,通过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落实各项安全防护措施、定期开展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加强员工安全技能培训等方式,有效预防和减少各类电气事故的发生,切实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同时保护公司的财产不受损失,营造安全稳定的生产环境。

2 火电厂电气设备运行安全管理的关键技术

2.1 设备选型与配置

电气设备的选型与配置是确保火电厂电气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电厂的运行效率、可靠性和经济性。在进行设备选型时,必须充分考虑火电厂的实际运行工况、负荷特性以及未来发展规划,选择那些技术先进、性能稳定、安全可靠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电气设备。同时,设备的配置应进行合理规划,不仅要确保满足当前的生产需求和电力负荷,还要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和扩展性,预留必要的备用容量和安装空间,以适应未来可能的技术升级、设备更新换代或电厂扩建的需求,避免因配置不当而影响电厂的长远发展和运行效率。

2.2 电气系统设计

电气系统设计是保障火电厂电气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性工作。在设计过程中,必须全面考虑火电厂所处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地震烈度以及主要供电负荷的特性与分布。基于这些因素,科学合理地选择适用的电气主接线方式、保护配置方案,并挑选合适的电气设备(如变压器、开关设备、互感器等)和电缆类型及其敷设方式,以确保整个电气系统具备高度的可靠性、运行安全性和经济性。此外,还应积极采用先进的电气设计软件、仿真分析工具和成熟的设计技术手段,以提高设计的准确性、优化资源配置,并满足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2.3 运行监控与维护

运行监控与维护是确保火电厂电气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是保障电厂连续可靠供电的关键环节。通过在关键电气设备上安装先进的传感器和监测设备,构建全面的在线监测系统,可以实时、准确地采集设备的运行状态参数,如温度、振动、电流、电压等,从而及时发现设备性能的异常变化和潜在的问题、故障隐患,为预防性维护提供依据。同时,必须建立并严格执行完善的维护管理制度,根据设备特性和运行状况,制定科学的维护计划,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细致的检查、必要的保养以及及时的维修,消除缺陷,恢复性能,确保所有设备始终处于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的良好状态,最大限度地减少非计划停运风险。

2.4 故障诊断与处理

故障诊断与处理是保障火电厂电气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电厂的供电可靠性和生产安全。通过积极采用先进的故障诊断技术和手段,例如利用在线监测系统获取的实时数据、结合专家系统或人工智能算法进行深入的数据分析、应用红外热成像等状态检测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定位故障发生的具体位置和根本原因,为后续处理提供科学依据,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有效的处理方案。同时,必须建立一套完善、规范的故障处理流程和行之有效的应急预案,明确故障报告、分析、隔离、修复、恢复等各环节的责任与步骤,并定期组织演练,从而显著提高故障处理的响应速度、工作效率和处理成功率,将故障对生产造成的影响降至最低。

2.5 人员培训与管理

人员培训与管理是保障火电厂电气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性工作。通过制定系统化、有针对性的完善人员培训计划和管理制度,可以持续提升运行、维护和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使其熟练掌握电气设备的操作、维护知识和故障处理能力。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并加强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教育,反复强调电气作业的危险性和安全规程的重要性,确保所有运行人员能够时刻保持高度警惕,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和安全规定,杜绝违章操作,从人员素质和管理层面为电气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坚实保障。

结束语:火电厂电气设备的运行安全管理对于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火电厂电气设备运行安全管理技术的研究,探讨了设备选型与配置、电气系统设计、运行监控与维护、故障诊断与处理以及人员培训与管理等方面的关键技术措施。通过加强技术研究和实践探索,我们有信心进一步提升火电厂电气设备的运行安全水平,为电力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张良虎. 火电厂电气设备运行安全管理与故障处理分析[J]. 电力设备管理,2024(03):211-213.

[2] 赵桂申. 火电厂电气设备运行安全管理及故障问题探索[J]. 电力设备管理,2022(23):283-285.

[3]文发红.火电厂电气设备运行的安全管理与故障处理分析[J].集成电路应用,2022,39(09):60-62.

[4]吴垠.关于火力电厂安全管理相关问题的思考[J].大众标准化,2020(02):194+196.

[5]杨尚军.电厂燃料输煤系统运行安全问题与相关措施分析[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7,7(21):83-8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