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的中学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研究
王晓瑞
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市第三中学
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核心素养已成为教育领域的核心议题。语文作为基础性学科,其教学目标的设计直接关系到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与提升。传统语文教学目标往往侧重于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自信的培养。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基于核心素养重新审视和设计中学语文教学目标,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研究以人教版教材为例,结合具体教学实践,探讨核心素养导向下的中学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策略。
一、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目标的内在关联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段教育中逐步形成的适应终身发展与社会需求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语文核心素养涵盖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四个紧密关联、相互促进的方面,共同构建起语文教学的完整体系。
文化自信是语文教学的根基。人教版教材富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像《春》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彰显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故乡》以对比手法揭示社会变迁对人性与人际关系的影响。这些课文不仅是语言学习载体,更是文化传承媒介。教学目标设计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文化内涵,增强文化自信。
语言运用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口头表达与书面写作的能力皆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体现。教学目标设计应围绕语言建构与运用,借助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形式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如学习《春》时,引导学生模仿作者写作手法描绘自己眼中的春天,加深对语言运用的理解。
思维能力是语文教学关键,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思维。教学目标设计可通过阅读、分析、归纳等活动,提升学生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如学习《故乡》时,组织学生讨论“闰土形象的变化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
审美创造是语文教学的追求,需注重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与能力,引导其发现、感受、创造美。教学目标设计要融入审美教育元素,通过欣赏文学作品、开展艺术创作等活动提升学生审美素养。
二、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目标设计原则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目标设计,需秉持以学生为中心原则,充分考量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与兴趣爱好。不同学段学生,学习需求和能力水平各异,教学目标应体现层次性与差异性。如七年级学生,侧重培养基本语言运用能力和审美情趣;九年级学生,则注重提升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以《春》教学为例,七年级学生好奇春天美景,但对写作手法和情感理解不深,教学目标可设为“通过朗读赏析感受美好,模仿写作描绘眼中春天”;九年级学生则可引导分析作者如何借细腻笔触表达对生命和自然的情感,提升思维与审美素养。
核心素养发展关乎学生终身能力,教学目标设计应以未来为导向,着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语文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教授学习方法,培育自主学习与探究精神。学习《故乡》时,可引导学生查阅资料、分析文本,自主探究创作背景、主题及社会意义。这种探究式学习,既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能培养自主学习与探究精神,为终身学习筑牢根基。
语文教学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社会参与与实践能力。教学目标设计要融入社会实践元素,引导学生将知识应用于实际。可组织“走进自然”“家乡文化探寻”等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以“走进自然”为例,学生通过观察、记录、分析,深入了解自然规律与生态保护重要性,同时运用语言描述现象、撰写报告、小组交流,全面提升语言运用、思维和审美素养。
三、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目标设计实践
朱自清的《春》是描绘春天美景的经典散文,教学目标设计可聚焦语言建构与审美创造。语言建构方面,要求学生准确理解文中生字词与优美语句,掌握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学会运用,还能模仿作者手法描绘自己眼中的春天。审美创造上,学生需感受文中春天美景,体会作者对生命与自然的热爱、敬畏,并通过绘画、音乐等形式展现诗词意境,提升审美创造能力。
教学实践中,可通过多种活动达成目标。朗读环节,引导学生用抑扬顿挫的语调感受春天美好;赏析环节,组织学生剖析作者写作手法与情感表达;模仿写作环节,鼓励学生运用所学修辞描绘春天。
鲁迅的《故乡》是反映社会变迁对人性与人际关系影响的短篇小说,教学目标设计可围绕思维发展与文化自信展开。思维发展上,学生要能通过阅读分析理解小说情节与人物关系,深入探讨主题并提出见解,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分析人物形象特点及变化原因。文化自信方面,学生需了解小说反映的时代背景与社会问题,理解鲁迅的文学追求与思想精神,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忧患意识与人文关怀。
教学实践中,可借助问题探究、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实现目标。问题探究环节,提出“闰土形象的变化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等引导学生思考;小组讨论环节,组织学生交流小说主题、人物形象;角色扮演环节,让学生模拟小说场景与人物对话,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结束语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中学语文教学目标设计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通过以学生为中心、以未来为方向、以参与社会为目的的教学目标设计原则,结合具体教学实践,我们可以构建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目标体系。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还能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研究,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人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马俊才.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J].新课程,2021,(17):34.
[2]杨璐.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教学目标设计[J].2023.
[3]龙泉良.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策略[J].中学教学参 考,2022(1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