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提问设计与思维能力培养研究
李美丽
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第九中学 065200
引言
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不仅是学生语言能力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其思维品质培养的关键阶段。阅读教学是英语学习的核心环节,而课堂提问作为引导学生思维和促进理解的重要手段,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传统的阅读课堂提问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点的考查和文本细节的复述,忽视了学生思维层次的提升与思维品质的培养,导致课堂缺乏深度与活力。在核心素养导向下,英语阅读课堂的提问设计应当兼顾语言知识与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同时进行思维加工与延伸,从而实现知识掌握、能力提升与素养发展的有机统一。本文旨在探讨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提问设计的优化路径,分析其在思维能力培养中的作用机制,以期为英语教学改革提供借鉴与启示。
一、核心素养视角下英语阅读课堂提问的理论基础
核心素养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在阅读课堂中,提问设计不仅是教学过程的组织手段,更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抓手。从教育学理论来看,建构主义强调学习是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通过互动和探究实现意义建构的过程,课堂提问正是激发学生主动建构的关键途径。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提出了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等认知层次,这为课堂提问的层级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在语言习得理论中,克拉申的“输入假设”指出可理解性输入是语言学习的必要条件,而提问能够为学生创造可理解性输入与输出的互动环境。此外,批判性思维理论也表明,问题是思维的起点,课堂提问能够促进学生多角度思考和反思。由此可见,英语阅读课堂的提问设计应立足于核心素养要求,结合认知发展规律和语言学习特点,推动学生在语言学习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
二、当前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提问的现实困境
在实际教学中,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提问仍存在诸多不足,影响了思维能力培养的有效性。首先,提问目标单一。许多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只关注词汇、语法和文本细节的再现,而忽视了推理、评价和创造等高阶思维目标。其次,提问层次过于集中。课堂提问往往停留在记忆和理解层面,缺乏层层递进的问题链,难以促进学生深层次的思维加工。再次,提问方式传统。教师多采取单向提问、学生回答的模式,互动性不足,学生参与度低,思维过程容易流于表面。最后,评价机制不完善。课堂对学生回答的评价多为对错判断,缺乏对思维过程和表达方式的肯定,难以激励学生进行深入思考。这些问题导致阅读课堂的提问环节未能充分发挥作用,学生的思维潜力和核心素养难以得到有效发展。
三、提问设计的优化路径
在核心素养导向下,英语阅读课堂的提问设计应从多方面进行优化。首先,明确提问目标。教师在设计提问时应同时考虑语言能力与思维品质的培养,不仅关注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还应引导其进行分析、评价和创造性思考。其次,构建层次递进的问题链。问题设计应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从词句理解到篇章分析,再到价值判断和延伸拓展,使学生在逐步深入的思考中提升认知水平。第三,丰富提问方式。教师可以采用开放性提问、探究性提问和对话式提问,鼓励学生进行多角度思考和表达,增强课堂互动性。第四,融入情境化与跨学科元素。通过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和其他学科知识,设计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引导学生将语言学习与实际生活和跨文化理解相结合。第五,完善评价机制。教师在对学生回答进行反馈时,应关注思维过程的合理性与表达的多样性,鼓励学生勇于提出新观点,从而营造积极的思维氛围。
四、课堂提问与思维能力培养的关系
课堂提问不仅是教学环节的组织形式,更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工具。首先,提问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通过分析性和推理性问题,学生能够在对比、归纳和演绎过程中形成清晰的逻辑思路。其次,提问能够促进批判性思维。当教师提出的问题具有一定挑战性时,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对信息进行质疑、辨析和评价,这一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意识,使其在阅读中不再只是被动接受,而是能够主动思考和判断。提问的设计若兼顾开放性,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面对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时,学生需要突破常规的思路框架,尝试提出独特的见解与创新性的解决方案,从而不断增强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必须进行语言的组织与逻辑的梳理,将自己的观点清晰地表达出来,这不仅是对语言运用能力的直接锻炼,也是对思维条理性与表达逻辑的综合训练。
五、未来发展趋势与实践启示
随着教育信息化与智能化的不断推进,初中英语阅读课堂的提问设计正展现出新的发展方向。智能化手段的介入,使教师能够借助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析,更精准地掌握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学习需求,从而设计出更具个性化和针对性的提问。课堂提问也将更加注重合作化与互动化,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交流,激发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营造开放共享的学习氛围。跨学科的融入为阅读课堂注入了新的深度与广度,提问内容不再局限于语言本身,而是引导学生联系历史、文化、社会等多维度背景,提升思维的广阔性与综合性。在课堂评价方面,教师将更加重视过程性评价,通过动态记录和分析学生在提问互动中的思维表现,全面了解其思维发展水平。这些趋势表明,课堂提问作为教学设计中的关键环节,将在未来承担更加重要的角色,推动学生语言能力与核心素养的同步提升。
结论
在核心素养导向的背景下,初中英语阅读课堂中的提问设计已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教学的手段,更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抓手。科学合理的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回答过程中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通过有层次的提问,学生能够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逻辑思维,学会在多角度中进行分析与判断;在深度提问的引导下,学生可以锻炼批判性思维,对观点进行质疑与反思;在开放性问题的探索中,还能够促进创造性思维的生成,激励学生提出新颖的见解与表达方式。研究指出,未来的英语阅读课堂提问设计应当更加注重多元化目标的确立,形成层层递进的提问结构,运用多样化的方式进行互动与引导,并在评价体系中强调科学性与发展性。通过不断优化提问设计,英语课堂将成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综合能力的关键阵地,为其全面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1]王晓红.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提问设计研究[J].中学外语教学,2021(5):63-67.
[2]李芳.初中英语课堂提问与思维品质培养的有效路径[J].外语教育研究,2022(3):72-76.
[3]张强.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9):98-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