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浅谈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干部的能力培养

作者

贺江斌

北京昌平科技园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一、当前形势下提升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干部能力素养的重要意义

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干部在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中是比较特殊的群体。它的特殊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身份特殊。国有企业纪委是国有企业内设纪检监察组织,不同于派驻/出机构工作人员的公务员身份,企业纪检监察干部身份仍是企业人员。二是组成特殊。国企纪检监察干部一般由纪委书记、纪委委员、纪委办公室和纪检监察部工作人员、各级党组织纪检委员构成。在国有企业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后,国有企业增加了专职纪检监察干部,但由于企业的特殊性,除纪委书记和纪委办公室(监察专员办公室)工作人员外,其他纪检人员一般都是兼职人员。有的企业纪委副书记也由其他岗位人员兼任。三是来源特殊。国企纪检监察干部一般都是“半路入行”,多从企业其他岗位调入,或由其他岗位人员兼任,专业背景复杂多样,而且没有标准的准入门槛。

但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反腐倡廉的现实情况,要求纪检监察干部具有较强的政治性、政策性、专业性。因此,如何不断提升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干部能力素养,以适应新形势下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特点和实际要求,是当前加强国企国资监管、做好纪检监察工作面对的重要命题。

二、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干部能力体系构成

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干部在履职过程中,需要具备多种能力,如政治鉴别、调查研究、审查调查、文字综合、沟通协调、矛盾处理、改革创新、应变处置、思想教育等各种能力;其中,政治鉴别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审查调查能力和文字综合能力是国企纪检监察干部需要具备的最重要的基本能力。这四项基本能力构成了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干部能力素养的“四梁八柱”。

一梁:政治鉴别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要以有力政治监督保障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落实见效。政治监督是督促全党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有力举措,国有企业纪检监察组织作为企业党内监督的专责机构,要立足职能职责,把政治监督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因此,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干部首先要具备面对大是大非问题的政治识别力,具备无论问题千头万绪还是纷繁复杂、都能从政治高度进行鉴别、分析、判断的能力,练就一双政治慧眼。

二梁:调查研究能力。纪检监察工作的本质就是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开启之际,调查研究又被赋予更加重要的使命、摆上了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实现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纪检监察干部必须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大兴调查研究之风,针对企业经营管理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开展高质量的调查研究,不断破解国有企业“四风”问题禁而不绝、腐败现象仍然滋生的难题,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三梁:审查调查能力。审查调查能力是纪检监察干部的“看家本领”。依纪依法查办违纪违法案件,是纪检监察干部的重要职责,也是有效惩治和预防腐败的重要手段。整治国有企业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重拳仍在办案。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干部应具备从复杂的企业经营投资活动中发现问题线索、进行审查调查的能力。通过案件查办,达到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的目的。

四梁:文字综合能力。文字能力是纪检监察干部综合能力的重要体现。无论是日常监督还是案件查办,最终都需要通过文字材料呈现。而且,书写文字材料的过程也是捋顺逻辑和梳理思路的过程。日常工作中,只有经过反复思考、分析、推理、归纳,才有可能最大程度上完整准确科学表达所要呈现的内容。所以,文字综合能力是纪检监察干部必备的素养,提高文字综合能力是提升履职能力必不可少的一环。

三、如何构建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干部能力体系的“四梁八柱”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加强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素质建设,核心是要进一步提高纪检监察干部的基本能力,通过搭建能力体系的“四梁八柱”,达到提升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干部整体能力素养的目标。

1.通过把握方向、加强实践,提高政治鉴别能力。一要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就是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这是衡量国有企业党员干部开展工作的唯一出发点,是在国有企业开展纪检监察工作必须贯彻的“纲”和“本”。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干部要具有政治敏锐性,不断提高政治鉴别力,分析问题要首先考虑政治因素,善于站在全局的高度、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下想问题、做工作,练就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慧眼,保证方向不偏、路线正确,从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是否心怀“国之大者”,是否始终以国家政治安全为大、以人民为重、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本,是否始终坚持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方向、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等就是国有企业最大的“政治”。二要在政治监督的实践中不断检验提升政治鉴别能力,通过不断推动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淬炼纪检监察干部政治监督能力。如探索政治监督有效方式,制定《加强政治监督的实施意见》,对照重要批示细化措施,将监督事项清单化、台账化,确保可执行、不偏向、不走样,既保障政治监督逐渐向具体聚焦、向精准发力、向常态做实,又提升了纪检监察干部开展政治监督的效力。

2.通过提高认识、实事求是、问题导向,提高调查研究能力。一要提高思想认识,就是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系统掌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论述、重要要求,运用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开展调查研究。要站在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解决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推动国有企业健康发展的高度看待开展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和意义。二要坚持实事求是,就是要将实事求是贯穿到调查研究工作的全过程,亲身实地调研和考察。通过现场看、实地听、直接问,真研究问题、研究真问题,真正掌握实际情况。如开展国有企业政治生态研判工作,就不能仅仅只停留在定性层面,要深入剖析每一个问题产生发展的原因、分析形成问题的机理,从国有企业聚焦主责主业、深化改革发展举措、经营业绩等实际从发,把每一个问题、每一起案件与整个政治生态结合起来分析思考,把握问题症结所在,才能真正起底政治生态原貌。三要强化问题导向,就是要将调查研究的方向明确为具体的问题,跟着问题走,奔着问题去。如可以围绕国有企业日常监督中存在的“一把手”监督难、“关键少数”监督难、同级监督难、熟人社会监督难等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将调查研究与正在开展的工作结合起来、与公司纪检监察组织职能职责结合起来,从工作需要出发,破解业务难题,提高监督工作质量。

3.通过增强意识、强化培训、学习交流、树立形象,提高审查调查能力。一要增强依纪依法办案意识,就是要提升企业纪检监察干部法律意识、程序意识、证据意识。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干部多是“半路出家”,能力素质与当前查办案件工作任务不相适应,需要通过系统的法律知识学习、办案业务学习强化依规依纪依法办案的意识。二要强化审查调查业务培训,就是要通过专题讲座、实战演练、业务竞赛、研讨交流、案例分析、情景模拟教学等形式,使企业纪检监察干部系统掌握审查调查方法和技巧,提升线索分析能力、调查取证能力、谈话突破能力、定性处理能力,解决企业纪检监察干部办案专业技能不够、办案业务素养薄弱的问题。三要强化学习交流,就是要通过参加上级纪委常规调训、参与专案办理、外派学习、开展案件经验交流、选派参加巡视巡察等方式,为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干部提供更多学习交流的机会,以达到拓宽视野、充实知识、提高审查调查水平的目的。四要树立良好形象,就是要强化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干部秉公执纪、公道正派的正面形象。日常工作中要锤炼严谨工作作风,始终坚持谦虚谨慎、求真务实、办事公道、客观公允、全面准确,以对党负责、对企业负责的态度,清正廉洁执纪,打造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干部可亲可信可敬的良好形象。

4.通过积累、思考、练习,提高文字综合能力。一要多积累,就是日常工作中要做有心人,养成平常积累素材的习惯。特别是要有意识地收集整理国有企业相关的素材,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的讲话、各级纪委全会报告中关于国有企业的要求、各类优秀监督检查报告分享、各种典型案例分享等等。二要多思考,就是日常工作中要做有思想的 人,养成深度思考的习惯。要通过不断地观察事物、分析事情、思考问题来培养深度思考的能力,从而能够善于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对隐藏在问题之后的症结能够游刃有余地处理。如在撰写监督检查报告时先要认真分析监督对象的基本情况、出现问题的原因以及针对性解决问题的途径。关于问题的原因可能有制度层面的、也有体制层面的、执行层面的,都要深入思考、分析推理,才能形成一篇有理有据、逻辑清晰的报告。三要多练习,就是日常工作中要做勤快人,养成动笔写作的习惯。多动笔、多练习,从工作通知、工作提示提醒、检查情况通报练起,循序渐进,坚持不懈,逐步提高。要注意练习不同文体材料如公文、新闻、报告等的写作。把握不同文体材料的结构设置、行文风格、语言特点,有针对性练习,才能不断提高文字综合能力。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只有结合国有企业实际,不断开展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全面性的纪检监察干部能力培养,才能不断培养出契合国有企业经营管理实际、堪当重任的高素质纪检监察干部。

作者简介:贺江斌(1978.8—),女,汉族,河南省漯河市人,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已毕业),。研究方向:党建,纪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