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研究

作者

李孟庭

重庆科技大学 401331

引言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多为说教模式,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讲解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心理,思政教育效果不佳。新时代背景下,更多新媒体手段、人工智能技术等被应用至教学实践中,可以改变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氛围,将更多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基于学生个性开展多元化的思政教育,实现了“灌输”到“启发”的完美转变,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使其真正成为社会所需的技能性人才。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信息时代的到来,大学生面临的文化冲击与价值体系更加复杂,一些西方意识形态的渗入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三观树立。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可以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形成良好的品德修养。在实际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堂讨论、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方式,能够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认识自我、认识社会,从而在理想追求、职业选择中做出正确的决策,实现个人价值。同时,在思政教育中,不单纯是对学生进行传统的思政理论教育,亦会关注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多方面素养,在多元化教学活动下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此外,思政教育开展亦能强化学生的文化自信,在面对多元化文化冲击时,思政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不同文化差异,帮助学生坚定思想立场,一定程度上避免大学生的思想困惑与认知偏差,使其成为有担当的时代栋梁,为国家发展与进步贡献个人价值。

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

(一)创新教育方式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传统单向传输的教学模式存在较大的滞后性,严重制约学生思政学习的积极性,为了有效提升思政教学效果,教师应当主动创新教育方式,积极引进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为学生带来数字化与智能化的教学体验,更能强化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数字化教学能够打破传统面对面教学存在的时间、空间限制,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就疑惑问题与教师展开深入探究,同学之间也能开展多元沟通,在思维碰撞中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理念。同时,数字化思政教学还能为学生带来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灵活学习,在查阅丰富资料、自主讨论、观看视频课程的过程中,强化思政教育的针对性。此外,相对于传统灌输型教学模式而言,基于数字媒体开展的思政教育,更具互动性与体验性,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不仅能够与教师开展实时的交流与沟通,亦能通过 VR、AR 等技术沉浸式体验思政相关内容,此种具象化、情境化的教学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形成健全的价值理念。

(二)创新教育内容

在以往的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主要依赖教材内容对学生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教学内容相对比较单一。新时代发展背景下,教师能够基于互联网平台搜集不同渠道、不同来源的教育资源,为学生带来相对广阔的学习资料,更容易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帮助学生更好应对社会挑战。具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借助互联网搜集新观点、新理论、新思想,通过时事政治的分析与讨论,提升思政教育实效性。例如,教师可以就当前社会存在的伦理困境、职业道德等具体的情境,鼓励学生就这一情境展开深入的讨论与分析,在激烈的小组分析中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还能加深学生对思政理论的理解,主动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困难,达到思政育人目的。同时,新课程改革下,不仅要求学生专业知识的提升,更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重视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亲身参与实践中锻炼自身多方素养,亦能强化思政教育效果。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养老院,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开展红色主题实践活动,在参观各类遗址与纪念馆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实施精准教育

受学生个体差异影响,学生的个性化特征显著,为了保证思政教育的全面性与覆盖率,教师可以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开展思政教育,在精准设定教育目标、匹配教育资源、选择教育方法的过程中提升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收集与分析学生的学习偏好、行为数据、思想动态、社会实践等全样本数据,挖掘出每个学生的潜在兴趣、价值观等特征,以此更加准确掌握学生的成长需求与思想动态,并基于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思政教育目标与教学方案,为学生提供精准的学习资源与辅导,强化思政教育效果。同时,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还能更加全面、客观地评价思政教育过程,能够全方位、全过程采集与分析学生的学习进度与行为模式等信息,自动处理与分析相关数据,为教师改进教学方案提供参考,提升思政教学效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言,思政教育的积极开展,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为了培养出符合新时代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高校应当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并主动引入多媒体手段、人工智能技术开展多元化教育活动,强化思政育人实效性,为社会发展输送源源不断的新时代青年,助力国家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郑鉴航.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优化研究[J].新丝路,2025(2):0117-0119.

[2]何爱华,黄蓉蓉.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优化[J].高教发展与评估,2025,41(4):F0002F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