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满意度中的价值
陶玲
无锡市梁溪区扬名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分泌科 江苏无锡 214000
前言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发病机制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作用障碍有关[1]。随着生活方式改变和人口老龄化,其发病率逐年升高,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长期高血糖会引发多种并发症,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增加家庭和社会负担。常规护理侧重患者住院期间病情监测和基础护理,对出院后延续性护理关注不足,导致部分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护理满意度低。全程护理干预是新型护理模式,贯穿患者入院到出院后全过程,强调个性化、连续性和综合性护理服务。本研究对比常规护理与全程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对患者血糖控制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为提升糖尿病护理质量提供实践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4 年1 月至2025 年5 月在扬名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分泌科治疗的 45 例糖尿病患者,22 例随机归入对照组,观察组纳入 23 例患者,对照组纳入男性 12 例,女性10 例患者;研究对象年龄为 45-78 周岁,平均年龄 61.2岁,上下浮动 5.8 岁;糖尿病诊断后病程 3~15 年,患者平均经历 8.5(2.3)年病程,观察组纳入男性 13 例,女性患者 10 例;年龄下限 46 岁,上限 79 岁,平均62.1 岁,波动范围 6.2 岁;糖尿病患病时间 2 至 16 年,患者平均经历9.1年的病程。两组数据信息(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糖尿病护理:入院时对患者进行糖尿病知识简单宣教,定期监测血糖并协助调整治疗方案,指导正确用药,做好基础护理,出院时给予简单出院指导。
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全程护理干预:
(1)责任护士对患者实施系统性综合评估,基于其个体健康需求与临床特征制定动态化全程护理方案,并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详尽阐释与知情告知。
(2)疾病知识健康促进:运用多元化教育策略开展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系统性健康宣教,每周组织不少于 1 次的集中式健康讲座,并辅以常态化、个体化的健康咨询与指导。(3)膳食营养干预:由专业营养师依据患者具体病情、饮食习惯及代谢指标制定个性化膳食治疗方案,责任护士负责该方案的执行监督与日常膳食行为指导,并积极鼓励家属参与膳食管理过程,构建家庭支持系统。(4)运动康复指导:遵循个体化原则,结合患者体能状况、并发症情况及运动偏好制定科学的运动处方,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运动方式、强度与时间,在运动过程中实施必要的生命体征监测,预防运动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5)心理社会支持:责任护士强化与患者的人文沟通,运用专业评估工具动态监测其心理状态变化,针对性实施认知行为干预与情绪疏导,同时积极争取家属的理解与配合,共同营造积极的心理康复环境。(6)药物治疗管理:向患者详细阐明所用药物的药理作用、适应症、用法用量、常见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指导患者正确掌握药物使用方法,建立规范的服药依从性提醒机制,并定期检查患者用药执行情况,确保药物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7)延续性护理服务:患者出院前为其建立标准化健康档案,出院后综合运用电话随访、微信平台、家庭访视等多维度沟通方式进行定期随访,随访频率每周不少于1 次,动态了解患者居家康复状况并给予针对性的健康指导与方案调整,定期组织糖尿病病友经验交流会,构建同伴支持网络。
1.3 观察指标
血糖水平变化对比:实施护理操作前后,运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比较两组FPG、2hPG 与 HbA1c 三项血糖指标差异。护理体验满意度:采用自制的护理满意度测量量表,采用"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级划分。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excel 整理数据,双人录入。采用 SPSS26.0 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
)描述,计数资料使用 [n(%)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 P<0.05 提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2.2 血糖水平变化对比
护理前,两组血糖指标结果相近( P>0.05 );护理后,观察组的各项数值均更低于对照组( P<0.05 )。由表 1 所示。
表1 血糖水平变化对比( x s )
2.2 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见表 2。
表2 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糖尿病是慢性终身性疾病,其治疗和管理需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共同长期努力。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意义重大。本研究对比常规护理与全程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示全程护理干预在改善血糖控制和提高护理满意度方面优势显著。血糖控制上,护理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 2h 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全程护理干预从入院起就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涵盖疾病知识宣教、饮食、运动、用药等多方面,让患者全面了解糖尿病知识、掌握自我管理方法。出院后的延续性护理保证了血糖控制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体现了全程护理干预以患者为中心,从实际需求出发提供全方位、个性化服务的特点。有利于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进一步提升满意度。
综上,全程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朱萍.无缝隙全程护理对糖尿病足手术患者血糖指标、并发症、生命质量的干预价值[J].糖尿病新世界,2024,27(20):1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