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以“声”为桥,连接世界

作者

杨英

福建省连江县安凯学校

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它跨越国界、种族和文化,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凝聚力。正如贝多芬所说:“音乐应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日益频繁,小学音乐教学也应顺应这一趋势,以“声”为桥,连接世界,将多元文化融入教学中,为学生打开一扇了解不同文化的窗户。

一、小学音乐教学中多元文化融合的意义

小学音乐教学中多元文化融合具有重要意义。音乐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音乐反映着独特的文化习俗、历史传统和价值观念。正如贝多芬所说“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中国古典音乐如《高山流水》《广陵散》蕴含着中国古代文人的高尚情操和哲学思想,西方古典音乐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莫扎特的《安魂曲》体现着西方文化的英雄主义、浪漫主义等精神。通过学习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音乐,学生能拓宽文化视野,增强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同时,音乐作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具有超越语言和文字的优势,古语“音乐无国界”,学生在学习多元文化音乐过程中,能学会欣赏和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更好地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合作,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此外,多元文化融合的音乐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审美能力,培养情感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全面发展,正如古人云“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学生在学习中能尝试用不同乐器、节奏和旋律创作表演,表达情感思想,提高相关能力,还能培养审美能力,学会欣赏不同文化之美,提高艺术修养。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多元文化融合的实践策略

(一)教材选择与整合

选择多元文化特色的音乐教材,如中国的《茉莉花》、日本的《樱花》、非洲的鼓乐、拉丁美洲的salsa音乐等,让学生接触不同文化的音乐风格和表现形式。整合教材,以“世界音乐之旅”为主题,将不同国家的音乐作品组合,如中国的《茉莉花》、日本的《樱花》、俄罗斯的《喀秋莎》、美国的《乡村路带我回家》等,引导学生对比音乐要素和文化内涵,提高音乐欣赏和文化素养。

(二)教学方法创新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创新教学方法对于多元文化融合至关重要。情境教学法能够让学生沉浸式地感受不同文化的音乐魅力[1]。比如在教学印度音乐时,播放印度电影片段并展示传统服饰和舞蹈,能为学生营造出浓郁的印度文化氛围。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不仅能听到印度音乐独特的旋律和节奏,还能通过视觉感受印度文化的特色,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印度音乐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同理,在教学非洲音乐时,播放非洲鼓的演奏视频,强烈的节奏和独特魅力能瞬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其仿佛置身于非洲大地,感受那份原始而奔放的音乐力量。而在教学中国古典音乐时,展示古代乐器和书画作品,能让学生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理解中国古典音乐与传统文化的紧密联系。

比较教学法有助于学生发现不同文化音乐的异同,加深对不同文化的理解。以中国的《茉莉花》和意大利歌剧《图兰朵》中的《茉莉花》旋律为例,学生通过比较可以体会到不同文化背景下对同一音乐主题的不同演绎方式。中国的《茉莉花》旋律优美婉转,充满了江南水乡的柔情。而意大利歌剧中的《茉莉花》则融入了西方音乐的元素,更加大气磅礴。再如俄罗斯的《喀秋莎》和美国的《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学生可以感受到不同国家音乐在节奏和情感表达上的差异。《喀秋莎》节奏明快,充满了战斗的激情。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节奏舒缓,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热爱。还有非洲的鼓乐和拉丁美洲的salsa音乐,比较之下,学生能了解到不同文化的音乐风格和特点。非洲鼓乐充满活力,节奏感极强。而salsa音乐则热情奔放,富有动感。

合作学习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将学生分成小组,分别研究非洲音乐、拉丁音乐和亚洲音乐的特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需要相互交流、分工合作,共同探究不同文化音乐的特色。比如研究非洲音乐的小组,可能会一起查找资料、欣赏非洲音乐作品、分析非洲音乐的节奏和旋律特点。然后各小组进行汇报交流,分享学习成果。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们不仅提高了对多元文化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还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促进了自身的全面发展。

(三)课外活动拓展

于小学音乐而言,课外活动拓展是实现多元文化融合的重要途径。举办音乐文化节能够为学生带来丰富的多元文化体验。定期举办音乐文化节,邀请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音乐家来校演出,学生可以近距离感受多元文化音乐的魅力。比如在音乐文化节上安排中国民族乐器演奏、西方古典音乐演奏、非洲鼓表演等节目,学生在欣赏这些不同风格音乐的同时,能够直观地了解不同国家的音乐文化特色。此外,举办音乐文化讲座、音乐比赛等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例如,音乐文化讲座可以邀请专业的音乐学者或音乐家,为学生深入讲解不同文化音乐的历史、特点和发展趋势,让学生对多元文化音乐有更系统的认识。音乐比赛则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展示自己对不同文化音乐的理解和演绎,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新能力。

开展音乐社团活动能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和学习不同文化的音乐艺术形式。成立民族乐团、合唱团、舞蹈团等各种音乐社团,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加入。民族乐团演奏中国传统音乐作品,能让学生深入感受中国传统音乐的韵味和魅力。合唱团演唱不同国家的民歌,可以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风情。舞蹈团表演不同民族的舞蹈,能让学生体会到不同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社团活动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比如在学校的文艺汇演中,音乐社团的学生们可以展示其在社团活动中学习到的不同文化音乐和舞蹈,赢得师生们的掌声和赞誉,这将进一步激发其对多元文化音乐的热爱和追求。

组织音乐文化之旅可以让学生实地了解不同文化的音乐历史和发展现状。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音乐厅、艺术中心等文化场所,学生可以亲身感受不同文化的音乐氛围。例如,参观中国音乐博物馆,学生可以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历程,看到古老的乐器和珍贵的音乐文献,感受中国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参观西方古典音乐和音乐厅,学生可以沉浸在庄严与神圣的氛围中,体会西方古典音乐的高雅和精致。与当地的音乐家进行交流,学生可以学习不同文化音乐的演奏技巧和表现方法,提升自己的音乐素养。通过音乐文化之旅,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不同文化的音乐内涵,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和文化素养,为学生的音乐学习和人生成长带来丰富的滋养。

三、结论

小学音乐教学中多元文化融合是时代所需,有助于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通过教材选择、教学方法创新和课外活动拓展等策略,能将多元文化有效融入教学,为学生了解不同文化提供契机。教师应不断探索创新,根据学生实际制定教学方案,提高教学质量。相信以“声”为桥,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世界音乐文化,为构建多元、和谐、美好的世界贡献力量。这是培养新时代人才的重要途径,应予以重视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刘纯冰.多元文化互动话语分析——以影片《婼玛的十七岁》为例[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37(1):16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