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跨学科实践作业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创新探索

作者

张倩倩

颍东区和谐路小学 安徽阜阳 236000

引言

在核心素养导向的教育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核心素养强调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传承等方面的综合发展,这要求小学语文教学突破传统学科界限,通过跨学科实践作业,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同时,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应用,为跨学科实践作业的设计、实施与评价提供了丰富的工具和平台。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跨学科实践作业相融合,不仅能丰富作业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能提升作业的实效性,助力核心素养的落地。因此,深入探索二者融合的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跨学科实践作业与信息技术融合的意义

(一)助力核心素养的全面培养

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具备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小学语文跨学科实践作业本身就打破了语文与其他学科的壁垒,而信息技术的融入,能为学生提供更多获取知识、处理信息的途径。例如,学生在完成与科学、英语相关的语文实践作业时,可通过信息技术查阅资料、整合信息,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提升了语文能力,还培养了信息素养、跨学科思维,从而推动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二)丰富跨学科实践作业形式

传统的小学语文跨学科实践作业形式较为单一,多以书面作业、手工制作为主,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信息技术的融入能丰富作业形式,如借助多媒体制作语文主题短片、通过在线平台开展跨学科合作探究、利用编程完成语文情境任务等。多样化的作业形式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让跨学科实践作业更具吸引力和实效性。

(三)提升跨学科实践作业的实施效率

在跨学科实践作业的实施过程中,资料收集、小组协作、成果展示与评价等环节往往需要耗费较多时间和精力。信息技术能为这些环节提供便利,例如,在线协作平台可让学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时交流合作;云存储工具方便学生整理和共享资料;在线评价系统能快速收集反馈,及时调整作业实施策略。这些都能有效提升跨学科实践作业的实施效率,确保作业目标的顺利达成。

二、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跨学科实践作业与信息技术融合的现状

(一)融合意识有待提升

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对核心素养的理解不够深入,尚未充分认识到跨学科实践作业与信息技术融合的重要性。在教学中,仍以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为主,缺乏主动设计融合型跨学科实践作业的意识。即使有部分教师尝试融合,也多停留在表面,未能将信息技术与跨学科实践作业深度结合,难以充分发挥二者的协同作用。

(二)融合能力存在不足

要实现小学语文跨学科实践作业与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语文专业知识、跨学科整合能力以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但目前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跨学科知识储备和信息技术应用方面存在不足,难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出科学合理的融合型跨学科实践作业。例如,一些教师虽然掌握了基本的信息技术工具,但无法将其与跨学科内容有机结合,导致作业设计缺乏逻辑性和实效性。

(三)融合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科学的评价体系是保障跨学科实践作业与信息技术融合效果的关键。当前,针对二者融合的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评价内容多关注学生作业的最终成果,忽视了学生在作业过程中的参与度、思维发展和能力提升;评

价方式较为单一,以教师评价为主,缺乏学生自评、互评以及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多元化评价;评价标准不够明确,难以准确衡量融合型作业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实际效果。

三、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跨学科实践作业与信息技术融合的策略

(一)强化教师融合意识与能力培养

在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跨学科实践作业设计中,教师作为关键实施者,其融合意识与能力直接决定作业质量与教学效果。学校需搭建分层培训体系,定期组织教师参与 “语文 + 信息技术 + 跨学科” 专题培训,通过案例分析(如借助思维导图软件梳理 “传统文化” 主题下语文、美术的跨学科关联,利用在线协作平台设计小组实践任务)、实操演练(学习使用教育 APP 制作互动式阅读作业、用数据工具分析学生作业反馈)等形式,帮助教师打破学科壁垒与技术焦虑。同时,鼓励教师参与校际教研交流,分享跨学科作业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实践经验,在集体研讨中深化对 “技术服务于语文素养提升” 的认知,逐步将融合理念内化为教学自觉,主动探索符合学情的作业设计路径。

(二)设计科学合理的融合型作业内容

在设计融合型跨学科实践作业时,教师应围绕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结合语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选择合适的跨学科主题和信息技术工具。作业主题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具有探究性和实践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写景类散文时,可设计 “家乡美景推介” 跨学科实践作业,让学生结合地理学科知识,利用摄影、视频剪辑等信息技术工具,制作家乡美景推介视频,并撰写解说词,在这个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地理认知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同时,作业难度应适中,循序渐进,确保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能获得成就感。

(三)构建多元化的融合评价体系

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首先要明确评价内容,不仅关注学生作业的最终成果,还要重视学生在作业过程中的资料收集、小组协作、问题解决等环节的表现,以及学生语文能力、跨学科思维、信息素养等方面的提升。其次,丰富评价方式,将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同时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在线评价,如通过学习平台收集学生作业成果,组织学生进行线上投票、留言评价等,让评价更加全面、客观。最后,制定明确的评价标准,根据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和作业内容,细化评价指标,确保评价有章可循,准确反映融合型作业的实施效果。

结束语

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跨学科实践作业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是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虽然当前二者融合还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强化教师融合意识与能力、设计科学合理的融合型作业内容、构建多元化的融合评价体系等策略,能够推动二者深度融合,充分发挥跨学科实践作业和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未来,还需进一步探索融合的新路径、新方法,不断完善融合机制,让小学语文教学在核心素养的引领下,焕发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曾俊莉.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探索[J].甘肃教育,2025,(15):91-94.

[2]冯娟丽.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策略研究[J].作家天地,2025,(21):142-144.

[3]施慧妮.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跨学科作业设计策略[J].新课程导学,2025,(14):119-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