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

作者

单鑫

东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吉林省吉林市 132000

当前,全球化进程加快,多元文化交融,大学生思想易受多种思潮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对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三观至关重要。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如儒家仁爱礼义、道家顺应自然等理念,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影响深刻,融入传统文化,可丰富教育内容,提升教育实效,助力培育优秀大学生。

一、优化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为一体,为大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训,使学生在思想上牢固树立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也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既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也是学生成长为时代新人的客观需要。高校对于构建完善的传统文化课程体系有着迫切需求。《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这样的课程可以被设置,其能全面且系统地为学生介绍传统文化的整体面貌,从古代哲学思想的发展脉络,到传统民俗在不同地区的呈现形式,涵盖内容极为丰富。与此同时,开设《国学经典研读》课程也是可行之举,引导学生深入钻研经典著作,如《论语》中所蕴含的为人处世智慧,《孟子》里关于道德修养与社会治理的观点,都能让学生从中汲取养分。这些课程应被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当中,可将其设为必修课,使全体学生都能接受传统文化的基础熏陶,以奠定文化素养根基;也能作为选修课,以此满足不同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让有浓厚兴趣的学生能够深入探究。课程内容设计方面,不能仅局限于对传统文化基础知识的传授,比如单纯讲述历史典故、介绍文学艺术形式以及传统习俗等表面内容。更为关键的是要深入挖掘其中潜藏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以讲解儒家“仁”思想为例,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领悟关爱他人、尊重生命在当下社会所具有的重要意义,让学生清晰认识到这一理念与当代社会所倡导的和谐共处观念是内在一致的。当讲述道家“和”文化时,教师要使学生充分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内涵,助力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观,使其认识到在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二、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形式

校园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载体作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够营造出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让学生在不知不觉间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高校能够举办传统文化讲座,邀请在传统文化领域有着深入研究的专家学者前来学校。这些专家学者既可以深入解读传统文化经典著作,对《论语》《道德经》等进行详细讲解,剖析其中的思想精髓,帮助学生理解古人智慧;也能够讲解传统艺术形式,比如京剧背后的历史故事与表演特色、书法艺术的笔法奥秘、剪纸艺术的文化寓意等,以此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组织传统文化竞赛也是不错的方法,例如诗词朗诵比赛,学生在朗诵经典诗词的过程中,能够深切感受诗词所蕴含的情感与文化魅力;书法绘画大赛可以激发学生对传统书画艺术的热爱;传统手工艺制作比赛,像制作中国结、风筝等,让学生亲身体验传统手工艺的精巧之处。这些竞赛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和参与积极性。开展传统文化主题的社团活动同样意义重大。以汉服社为例,学生通过了解汉服的历史、形制,穿着汉服参加活动,感受传统服饰文化的魅力;戏曲社里,学生能够学习戏曲的唱腔、身段,体验传统戏曲艺术的独特韵味;国学社中,学生共同研讨国学经典,交流学习心得。这些社团为学生提供了交流和实践的平台,让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切实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是检验知识的重要标准,同时也是加深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理解和认同的关键途径,高校应当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类传统文化实践活动。比如安排学生参观历史文化博物馆,博物馆内丰富的文物、详实的史料,能够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参观古迹遗址,像长城、故宫等,学生可以亲身领略古代建筑的雄伟与古人的智慧,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参观传统手工艺作坊,学生能够看到传统手工艺人制作手工艺品的过程,了解传统手工艺的精湛技艺。开展文化调研活动也是不错的选择。引导学生深入社区、乡村,去了解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现状,学生可以采访民间艺人,记录传统技艺的传承情况;调查当地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分析其在现代社会的变迁。

结束语:

将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个艰巨又长期的系统任务。高校要着力完善课程体系,组织多样校园活动;教师得注重实践教学,提升自身文化素养。高校、教师与学生携手合作,能助力大学生在接触传统文化时吸收精神养分,树立正确价值观和文化自信,为担当民族复兴重任打基础。

参考文献

[1]卫灵.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J].红旗文稿,2022(5):34-37.

[2]吴维东,吕成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思政教育的路径探究[J].高教学刊,2024(11):181-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