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三阶段教学方法
李刚
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552800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教学上基本采用了前苏联的教学模式---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由基础到综合、系统性学习,最后形成完整的系统的知识。对于刚成立的新中国而言,百废待兴,基础是一张白纸,并无任何经验,前苏联的成功及与我国的关系,为我国提供了借鉴的对象。国家提出了各行各业学习苏联老大哥口号,在教育行业也一样。
建国以来的几十年里,我国是传统农业大国,大部分人在农村,国家私人工厂、企业很少,基本是自给自足。建国之初,接受教育的人少得可怜,接受过中学教育的人都很少,“国家急需”各行各业的接受专业教育的人才去填补空白。这种需求的要求是懂得专业知识(哪怕是理论)就可以了,培养出的人才不缺岗位,而是供不应求,所以采用前苏联的教学体系帮助我国解决了从无到有的问题,这一阶段的教学是为计划经济服务的,典型的精英教育,评价就是考上大中专学校,拿到文凭分工作。
经过建国后的几十年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发展,国情发生了重大变化。以前空白岗位基本填满,新生工厂企业大量出现,农村人口迅速转移到城里及工厂企业,从几千年的农业大国在二三十年里迅速转变成工业大国。显然人才的培养方式已不能满足现代社会需求,职业教育的教学体系、评价体系已不能满足现代社会。
在约三十多年前,即 1990 年前后,国家已经提出了人才需求将由计划经济模式转向市场经济模式。职业教育也将随之改变,各大中专学校已有所动,但动作很小,对将来怎样培养人才,怎样教学并不知道,真正的生存问题并末大量出现。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终于普遍出现了职业学校培养人才问题,招生少,就业困难,生存维艰,已经到了生死边沿。穷则思变,对当今国情,大家的分析都差不多,社会是需要职业院校的,而且是大量需要,因为作为工业大国,需要大量有技术的工人,而这正是我们职业院校的长处。哪为什么职业院校又出现了生存问题呢?一是社会对新生的职业院校认识不够;二是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出现了问题,培养的人才不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
关于职业院校怎样办,教师怎样教等问题,摆在了院校本身、国家教育系统等部门的面前,实际大家都在摸索。约 2014 年左右,时任教育部长到世界多国考察,结果认为德国职业教育办得最好,国内职业院校应向德国学习。而德国这个国家的情况是,老牌发达工业强国,有很多企业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如西门子、施耐德和奔驰汽车等,他们生产的产品需要大量的工人,由此带动整个国家经济,创造可称支柱产业的就业岗位。德国职业教育就是以这一国情出发办学的,从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结果看,就是当时国家教育部提出的“师傅带徒弟,工匠精神,学生一技之长”。
现在我国的国情呢?从几千年农业大国迅速变成工业大国,甚至工业强国。大量企业旦生并发展壮大,需要众多技术工人象德国一样支撑企业运转,进而巩固和发展国家经济,显然我国国情变了,原来的计划经济那一套,需要改变了,特别是我们职业院校要以市场经济的需求改变,职业院校的教育已不在是计划教育、精英教育,而是普通的平民教育、岗位教育。
为了做到“师傅带徒弟,工匠精神,学生一技之长”,我把《信息技术》这门课分成三个阶段来上。第一阶段:师傅带徒弟。讲课所采用的方法多种多样,所谓教无常法,如先讲理论再讲实践等等很多,我采用的是以项目为中心边讲理论边讲实践的侧重实践的方法。理由何在,对于初学者,对于不是精英的教学,学生得知道一定的理论知识,课本中的内容涉及哪些理论呢?何为文档,何为创建,何为打开,何为模板等等不计其数,这些若干专业术语学生都要明白。如果重点放在理论上或偏重于理论,会造成故燥无味,抽象难懂,对于不是精英的学生他不会听、不会动,也学不好。采用以项目为中心的、有目的的、手把手教的方法,才能让学生听起来、动起来、有兴趣,才能有所学。这种师傅带徒弟的教学方法,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简单化,而且以项目为中心,目的明确,学生觉得有用、不难、能动。在学习过程中,随时有学生动手的地方,学生感觉充实,没有空闲时间去玩手机等。当然这种方法也有缺点,就是理论的讲解和学习不够,不利于毕业后自学。第二阶段:任务驱动,巩固第一阶段成果。有了第一阶段的实践、理论基础,就可以准备一些循序渐进的项目,让学生在没有老师讲解的前提下独立完成,从而掌握一般作品的做法。第三阶段:综合性教学,侧重于理论弥补,第一阶段有理论的不足,第二阶段有动手的不足,学生毕业后遇到的问题千差万别,光靠教师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还得会自学,即终生学习。这个时候专业术语这些理论就显得很重要,自学主要从书本,从其它媒体获得知识,但要懂理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让学生边看书本理论边动手做(沿着书本上做),老师指导,严格按书本内容进行,当然老师先要示范几节课,后面主要靠学生独立完成。由于有了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的基础,学生在按书本学习动手时,就容易多了,这个时候再来看前面列出的课本内容,那些专业术语及怎样操作,学生基本上都会。
以上三个阶段的教学特点,1、学生学习容易 2、循序渐进 3、学习充实 4、学习目的明确 5、学有所长,6、为后继学习、自学打好基础。进而达到“师傅带徒弟,工匠精神,学生一技之长”这一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