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管道工程施工技术研究
蒋玲玲 赵晶
1.上海城投水务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上海市 201103; 2.上海市安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市 201103
引言
在城市水环境治理力度不断加大的背景下,污水处理厂建设朝着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管道工程作为连接格栅、反应池、沉淀池等处理单元的“纽带”,承担着污水输送、污泥转运及中水回用等关键功能。由于污水处理厂管道涉及介质复杂、敷设环境多样,施工过程中易受地质条件、交叉作业等因素影响,面临沟槽坍塌、接口渗漏等风险。因此,深入研究污水处理厂管道工程施工技术,优化施工流程与质量控制措施,对保障污水处理厂稳定运行、提升水污染治理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一、污水处理厂管道工程施工特点与难点
(一)施工特点
污水处理厂管道工程施工具有显著的功能导向性与协同性特征:一方面,管线功能差异化明显,需根据输送介质特性选用适配管材与工艺,如污水管需具备耐腐蚀性能,污泥管需耐受高浓度流体磨损,中水回用管需满足洁净度要求;另一方面,管道施工与土建构筑物施工、设备安装等专业交叉紧密,如与AAO 生物池、污泥脱水机房的进出水口衔接需精准把控时序,避免工序冲突;同时,约 80% 的管道采用地下敷设,隐蔽工程占比高,对施工过程的质量管控提出更高要求[1]。
(二)施工难点
污水处理厂管道工程施工面临多重挑战:地质条件复杂是首要难点,多数项目地处城郊冲积平原,地下水位高、土壤承载力低,易导致沟槽开挖时出现边坡坍塌、管基沉降;管线衔接精度要求严苛,不同处理单元管道对接需控制轴线偏差在 smm 以内,否则会增大水流阻力、加剧管道磨损;防腐防渗难度大,污水与污泥中的腐蚀性物质易侵蚀管道,若处理不当可能引发渗漏,造成土壤与地下水污染。
二、管道工程施工前期准备技术
(一)详细勘察与方案优化
施工前开展全面地质勘察,通过钻探、物探等手段明确土壤类型、地下水位及既有管线分布,绘制勘察报告与管线布置剖面图。结合污水处理厂分区布局特点优化敷设方案,如按处理单元划分管道系统,采用“主干管辐射、支管连接”的布局形式,确保各单元互联互通;同时避开地下管线密集区与软弱地基段,减少施工对周边设施的影响。
(二)管材选型与质量把控
依据管线功能与介质特性科学选型:污水主干管选用HDPE 双壁波纹管,利用其耐腐蚀、重量轻、接口密封好的优势;污泥输送管采用Q235B 碳钢管,兼具强度与耐磨性,适配高浓度污泥输送需求;中水回用管选用PE 给水管,满足洁净度与承压要求;屋面及场地排水选用PVC-U 落水管,具备轻质、抗老化特点。管材进场时严格验收,核查出厂合格证与检验报告,对HDPE 管抽样检测环刚度、冲击强度,对Q235B 碳钢管检查壁厚与力学性能,杜绝不合格材料入场[2]。
(三)测量放线与精度控制
采用全站仪建立平面控制网,水准仪测定高程控制点,根据设计图纸进行管线定位放线。沿管线走向每隔 20m 设置中线桩,转弯处增设加密桩,标注管底标高与沟槽开挖深度。针对关键衔接部位,采用GPS 定位与人工复核相结合的方式,反复校准轴线与高程,确保偏差控制在设计允许范围内。
三、管道工程核心施工技术应用
(一)沟槽开挖与支护技术
根据地质条件采用分层开挖方式,粉质黏土层按1:1.5 放坡,地下水位以下区域采用“钢板桩支护+井点降水”组合工艺:选用拉森Ⅳ型钢板桩,长度 6-9m ,通过振动锤打入形成连续支护;同步设置轻型井点降水系统,将地下水位降至槽底以下 0.5m ,避免积水扰动土壤。开挖完成后验收槽底平整度与承载力,对软弱地基采用级配砂石换填,压实度不低于 96% 。
(二)管基施工技术
针对不同管材采用差异化管基方案:HDPE 管与PE 给水管采用 200mm 厚级配砂石基础,分层夯实确保密实;Q235B 碳钢管采用C20 素混凝土基础,厚度 150-200mm ,用平板振动器振捣密实,表面平整度偏差控制在 5mm/m 以内;PVC-U 落水管采用砖砌支墩固定,确保安装牢固。管基施工后及时覆盖土工布洒水养护,混凝土基础养护时间不少于 7 天,防止出现裂缝影响承载性能[3]。
(三)管道敷设与接口处理技术
管道敷设采用汽车起重机吊装,HDPE 管与PE 给水管使用专用吊具避免变形,Q235B 碳钢管采用两点吊装保证平衡,PVC-U 落水管采用人工配合轻放安装。管道放入沟槽或固定位置后用木楔临时固定,调整轴线与高程至设计要求,控制相邻管道间隙 10-15mm 。接口处理需严格把控工艺:HDPE 管与 PE 给水管采用热熔连接,清理接口杂质后将热熔机温度调至180-200‰ ,对接时施加均匀压力并保压至熔合紧密;Q235B 碳钢管采用氩弧焊接,焊接前打磨接口至露出金属光泽,控制焊接电流与速度,避免咬边、气孔等缺陷,焊后进行焊缝探伤检测;PVC-U 落水管采用承插式粘接,涂抹专用胶粘剂确保密封牢固。
(四)沟槽回填技术
管道安装与接口验收合格后及时回填,遵循“分层回填、分层夯实”原则:槽底至管顶500mm 范围内采用素土回填,压实度不低于 90% ;管顶 soomm 以上采用原土回填,压实度
不低于 93% 。回填时避开接口部位,使用小型夯实机振捣,避免机械直接碾压管道,减少后期沉降风险;PVC-U 落水管周边采用细土回填,防止管材受压破损。
四、管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一)过程质量监测
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全程监测:沟槽开挖阶段通过全站仪跟踪边坡稳定性;管道敷设阶段用水准仪实时测量管底高程;接口施工阶段对HDPE 管、PE 给水管热熔接口进行外观检查与剥离试验,对 Q235B 碳钢管焊缝开展 ΔX 射线探伤;回填阶段每 50m 采用环刀法检测压实度,发现问题立即返工。
(二)水压与气密性试验
管道安装完成后进行专项试验:压力管道(如 PE 给水管、Q235B 碳钢管污泥管)采用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设计压力的 1.5 倍,保压 30min 无压降为合格;无压管道(如 HDPE污水管)采用闭水试验,浸泡 24h 后观测渗水量,确保不超过规范允许值;PVC-U 落水管进行灌水试验,检查接口无渗漏为合格。试验不合格的管道需查明原因并整改,重新试验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
(三)防腐质量控制
重点强化Q235B 碳钢管与HDPE 管的防腐处理:Q235B 碳钢管内壁涂刷环氧树脂涂层,厚度不低于 0.4mm ,外壁采用聚氨酯发泡保温层+聚乙烯外护管组合防护;HDPE 管外壁在敷设前涂刷抗紫外线涂料,延长使用寿命。施工前清理管道表面油污与锈蚀,涂层施工后进行厚度检测与电火花检漏,确保无针孔、漏涂缺陷,提升管道使用寿命。
五、案例分析
以竹园污水处理厂四期工程3.1 标为例,该项目选址于浦东高东镇,用地南至华东路、东至洲海路、西至规划高东新路、北至外高桥船厂,面积 58.7ha,分为西部 50 万 m3/d 污水处理区、东部70 万 m3/d 污水处理区及中间120tDS/d 污泥处理区,管道工程涵盖HDPE双壁波纹污水管、Q235B 碳钢污泥管、PE 给水中水管、PVC-U 落水管等多类型管线,总长度超10 公里。
施工中,针对项目地下水位高、粉质黏土承载力低的特点,采用“拉森钢板桩支护+井点降水”技术开挖沟槽,有效避免坍塌风险;根据管线功能精准选用各类管材,通过进场抽样检测严格把控质量关;关键衔接部位采用GPS 定位校准,确保轴线偏差 ⩽3mm ;接口处理阶段对 HDPE 管、PE 给水管热熔连接进行全程温度监控(如图所示),对 Q235B 碳钢管焊缝100%探伤检测,对 PVC-U 落水管粘接质量逐一检查。通过上述技术措施,项目管道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 100% ,运行至今无渗漏、堵塞等问题,验证了施工技术的可靠性。
图1 管道安装图

六、结论
污水处理厂管道工程施工需以地质条件为基础、功能需求为导向,通过科学的前期准备、精准的核心技术应用及严格的质量控制,解决施工中的难点问题。竹园污水处理厂四期工程3.1 标的实践表明,针对不同管材优化施工工艺,强化沟槽支护、接口处理等关键环节管控,可有效提升管道工程施工质量。未来,应进一步融合 BIM 技术、非开挖施工技术等先进手段,实现管道施工的可视化、精细化管理,为污水处理厂的稳定运行提供更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王晓宁,狄明轩,孙贤东.污水处理厂管道安装的高效施工技术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5,(15):185-187.
[2]孙宏昌,苏云飞,蒋永翔,等.基于 IGWO-BP-PID 的污水处理管道流体控制[J].传感器与微系统,2025,44(06):91-94.
[3]秦成龙.污水处理厂管道工程施工技术[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0,(04):1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