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智能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在住培医师培训中应用

作者

唐伟 于丹丹 王威

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 辽宁大连 116044;大连大学医学院 辽宁省大连市 116044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是中国医学教育体系中的关键环节,其核心目标是通过系统化、标准化的临床实践训练,为各级医疗机构培养能独立、规范承担本专业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工作的临床医师[3],同时注重职业道德、医学理论知识与临床技能的全面培养。我们多年来探索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智能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在住培医师培训中应用,总结如下:

(一)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住培人才培养体系

(1)制定智能医疗住培医师培养计划:针对智能医疗领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全面系统的人才培养计划,明确培养目标、路径和方法,以确保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以“人工智能 + 医学”为契机,结合医学产业发展趋势和智能医学工程专业的特点,研究相应的教学体系、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建立具有行业特色的课程群、制定合理的课程大纲,解决学生在医学诊疗和工程技术两方面协调发展的问题,全面提升医学生的综合素养以及未来的职业竞争力。

(2)多元化的住培人才培养体系建立: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 的教学方法,线上课程综合运用慕课、虚拟现实等多种 教学手段,线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基于 PBL、CBL、翻转 课堂等教学方法,并积极尝试“大班讲授 +, 小班翻转分层次教学方法,通过多元化的学习模式,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学、分析和综合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增强住培医师对人工智能专业知识的理解,加速知识向技能的转化。

(二)加强教育资源整合,提升住培医师培训教学质量

(1)引入新技术,更新教学内容:随着智能医疗技术的不断更新,住培医师培训教学内容也需要随之调整和更新,引入最新的技术和理论,保持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实用性。培养已形成自己独特的课程体系和经验,主要围绕在人工智能的概念教学、人工智能在不同医学场景中的应用教学,教学内容从使用、解读、解释三个方面了解在临床背景下人工智能的相关内容,包括人工智能基础知识、算法与程序语言、机器学习、应用场景、大数据与伦理监管以及对结果的解读和解释等,辅助临床决策并改善患者健康结局。在课程设置方面,根据不同层次,内容由浅入深,由基础到高级,充分调动住培医师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建立智能医疗领域专业教师队伍,通过培训、学习交流等方式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确保教学质量。教师掌握多种教学方法,是帮助医学生了解并掌握人工智能相关知识重要保障。人工智能教育部分主要是依托实践教学, 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提供以混合教学方法、讲座、研讨会等教学方法开展人工智能方面的课程和培训

(三)鼓励住培医师创新思维,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1)培养住培医师创新思维:为住培医师提供创新项目导师,指导住培医师进行科研项目或创新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智能医学工程专业教学与知识能力培养的思考是以智能医学学科的特点为基础,通过知识能力矩阵的智能医学工程专业课程创新教学,根据智能医学工程专业课程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和相对独立性,优化核心知识模块形成知识能力矩阵,构建课程内容架构。通过系统理论知识教学、优化课程实验和上机安排,引导学生自主设计性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有效教学效果。

(2)开展团队合作项目:组织住培医师参与团队合作项目,培养住培医师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培养学生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共同完成项目任务。

强化人才培养是推动智能医疗领域发展的关键举措之一。通过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住培医师人才培养体系,加强教育资源整合,提升教学质量,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意识,可以培养出更多具备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智能医疗人才,为智能医疗的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李建周,汪丽燕.新医科背景下智能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与问题分析[J].医学信息学杂志,2025,46(05):98-102.

[2]赵相坤,景斌,武文芳,等.新医科背景下智能医学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医药导报,2025,22(10):88-91.

[3]魏瑷琳,谭清,谭思思,等.西部地区地市级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2025,9(07):489-492.

作者简介:唐伟(1972.11- )男,主任医师。

通讯作者:王威(1979.2- ),女,教授。

基金项目:大连市社科院 2024 年度调研课题人才培养项目(编号 2024dlsky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