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基层环卫队所党建工作创新路径研究
张丽伟
天津市滨海新区市容市政和公用事业服务中心(天津市滨海新区垃圾分类处理中心)
引言:
随着社会治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城市管理水平的持续提升,基层环卫队作为保障城市环境卫生的重要力量,其党建工作正面临转型与创新的关键时期。新时代提出的高质量发展要求,使党建工作不仅是政治建设的需要,更是推动环卫事业现代化管理的内在动力。如何通过党建引领实现队伍凝聚力提升、工作效能优化和社会服务价值彰显,成为亟待探索的重要课题,也为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新的实践方向与发展契机。
一、新时代基层环卫队党建工作的现实挑战
新时代基层环卫队党建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面临多方面的现实挑战。首先,党员队伍的结构性矛盾突出。环卫队伍整体文化水平偏低,党员年龄偏大,新鲜血液补充不足,导致党建活动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受到限制。同时,部分基层党组织存在弱化、虚化、边缘化现象,组织生活开展不够规范,政治功能和凝聚力难以充分发挥。在新时代更高要求的背景下,这种现状容易造成党建工作与环卫事业发展脱节,难以发挥应有的引领作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环卫队伍整体形象和工作成效。
其次,党建工作与环卫管理的融合度不够。传统模式下,党建活动多停留在形式层面,缺乏与环卫业务的深度结合,难以真正转化为推动环卫工作质量提升的内在动力。一些基层党组织对创新路径的探索不足,活动内容单一,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未能充分调动党员和群众的积极性。此外,信息化管理手段在党建工作中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线上线下结合不够紧密,导致党建活动的传播力与影响力有限,难以满足新时代党建信息化、智慧化的发展趋势。这种滞后性不仅削弱了党建的引导功能,也制约了环卫队伍管理方式的转型升级。
最后,制度保障与资源支持相对薄弱。部分基层环卫队党建工作经费投入不足,活动场所匮乏,缺乏必要的物质条件支撑,限制了党建创新的空间。同时,党建责任落实不到位,考核机制不够健全,往往出现重业务轻党建、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削弱了党员的主体作用。社会公众对环卫党建工作的关注度较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社会认同和宣传效果。部分地区缺乏典型经验推广和示范效应,难以形成整体合力。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下,如何破解这些制约因素,补齐党员结构、制度建设和资源配置上的短板,成为基层环卫队党建工作亟需正视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二、基层环卫队党建工作的创新实践路径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基层环卫队党建工作必须探索创新实践路径,以实现党建引领和环卫管理的深度融合。首先,应强化思想引领,打造政治坚定的党员队伍。通过常态化开展理论学习教育,充分利用党课、宣讲会、线上学习平台等多种形式,提升党员的政治素养与理论水平。同时,结合环卫队伍的工作特点,设计更具针对性的学习内容,使党员在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与向心力。通过榜样示范作用,带动全体环卫职工在思想上统一、行动上合拍,形成以党建引领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其次,要创新组织建设和活动方式,推动党建工作常态化、制度化。环卫队伍工作时间分散、任务繁重,传统的集中会议和线下活动常常难以保障效率,因此可以依托数字化平台,建立线上党支部,实现学习、交流和考核的灵活开展。同时,注重将党建活动与业务工作有机结合,例如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在日常环卫作业中彰显党员的示范作用。围绕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和服务群众需求,党组织可以策划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和主题党日活动,使党建工作不再流于形式,而是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实效,增强党员的责任感和群众的获得感。通过不断丰富党建载体,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使党建真正成为推动环卫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最后,应完善制度保障和激励机制,增强党建工作的持续动力。加大对基层环卫队党建工作的经费支持和场所建设,确保活动有条件、有阵地。同时,建立健全党建工作考核机制,将党建成果纳入绩效评价,推动责任落实到人。通过表彰先进典型、推广优秀经验,形成比学赶超的良性氛围。还应鼓励多方参与,推动党建与社区、企业、社会组织联动,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合力格局。通过党建与环卫管理的有机结合,不仅能提升队伍管理水平和服务效能,还能进一步增强环卫队伍的社会认同感和职业荣誉感。党建创新实践的推进,将不断树立基层党建的新标杆,为新时代城市治理注入持续动力,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迈向新高度。
三、党建引领下环卫队治理效能的提升价值
党建引领为环卫队治理效能的提升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障和方向指引。在党的思想理论武装下,环卫队能够始终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确保环卫事业与新时代社会治理要求相契合。通过党组织的思想引领和政治教育,党员干部能够强化责任担当意识,将政治优势转化为推动环卫工作的实际动力。党建工作不仅提升了队伍的凝聚力,还在价值观层面树立了服务为民的理念,使环卫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能够更加自觉地履职尽责,形成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从根本上提升治理效能。
党建引领还促进了环卫队管理方式的科学化和制度化。通过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环卫队在组织架构、工作机制和制度建设上不断优化,推动管理的精细化和规范化。例如,依托党员责任制和示范岗制度,能够有效提升岗位执行力,减少管理盲区;通过党组织主导的信息化平台建设,使环卫作业实现数字化调度、智能化监管,既提高了管理效率,也增强了监督的透明度。这种机制创新使得党建不再是附属工作,而成为提升治理水平的重要手段,推动环卫队从传统粗放型管理向现代精细化管理转型。特别是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城市环境整治专项行动中,党建工作的组织优势和动员能力得到充分发挥,进一步体现出制度化建设的价值。
此外,党建引领增强了环卫队的社会服务功能和公众认同感。通过党建活动的开展,环卫队能够更好地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密切联系群众,回应社会关切。在主题党日和志愿服务中,党员带头参与环境整治、文明宣传,不仅改善了城市环境,也提升了居民的满意度和参与感。同时,党建工作的典型经验和先进事迹的推广,塑造了环卫队良好的社会形象,增强了环卫工作的职业自豪感和社会价值感。在新时代城市治理体系中,党建的引领作用使环卫队从单一的环境维护者转变为社会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不仅承担着环境卫生管理的职能,更成为社会治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从而全面提升了治理效能与社会影响力。
结语:
新时代背景下,基层环卫队党建工作的创新不仅是组织建设的需要,更是提升治理效能的重要途径。通过强化思想引领、优化组织体系、创新活动方式和完善制度保障,党建工作实现了与环卫管理的深度融合,推动了队伍凝聚力和执行力的全面提升。党建引领下的环卫队,不仅在环境卫生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更在城市文明建设和基层治理现代化中展现出独特价值,为构建宜居、和谐的社会环境提供了坚实支撑。
参考文献
[1]本报评论员.把党建做成生产力创新力竞争力凝聚力[N].滨州日报,2025-08-21(001).
[2]孙若华.构建“智能体”模型擦亮党建品牌名片[J].企业文明,2025,(08):31-32.
[3]沈三博.新形势下事业单位党建工作的创新路径探索[N].重庆科技报,2025-06-1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