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推进基础教育质量评价改革实践研究

作者

哈申塔娜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突泉县突泉镇突泉工农小学 137500

引言

在基础教育质量评价改革深化与数学核心素养培育的背景下,小学数学评价面临传统评价模式与现代教学需求脱节的问题。随着“双减”政策推进与素质教育深化,单纯以分数为导向的评价方式已无法适配小学数学“培养综合能力”的教学目标。明确小学数学评价改革的核心方向、实践路径及保障体系,对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数学教学质量,推动基础教育评价改革在小学阶段落地具有重要意义。

一、小学数学质量评价改革的核心方向

1.1 小学数学质量评价内容多元化的改革方向

小学数学评价内容多元化需突破“重知识、轻能力”的局限,将核心素养维度纳入评价范畴。除基础的数学概念、公式运用等知识类内容外,还需评价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如解决复杂应用题时的推理过程;实践操作能力,如几何图形拼接、测量工具使用的熟练度;以及数学表达能力,如用语言或图表清晰阐述解题思路。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与习惯,如课堂参与积极性、作业完成的认真程度,通过多元化内容覆盖,全面反映学生数学学习的综合情况,避免评价内容单一导致的片面性。

1.2 小学数学质量评价主体协同化的改革方向

小学数学评价主体协同化需打破教师单一评价的模式,构建多主体参与的评价体系。教师负责专业维度评价,如课堂表现、学业成果的系统性评估;学生参与自评与互评,通过对照评价标准反思自身学习不足,在小组内互评解题方法的合理性,培养自我认知与合作评价能力;家长参与日常学习评价,反馈学生在家完成数学作业、参与数学实践活动的情况,如家庭测量任务的完成质量。

1.3 小学数学质量评价方式动态化的改革方向

小学数学评价方式动态化需改变“一考定结果”的静态模式,关注学生学习全过程。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结合的方式,过程性评价通过课堂观察记录学生的即时表现,如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小组讨论的贡献度;通过成长档案袋收集学生的作业样本、数学实践报告,记录能力发展轨迹;结果性评价则优化期末测试形式,增加开放性试题与实践类任务。同时,根据学生学习进度动态调整评价重点,如低年级侧重学习习惯评价,高年级侧重思维能力评价,实现评价与学生发展节奏的适配。

二、小学数学质量评价改革的实践实施路径

2.1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优化的实践路径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优化需聚焦“教”与“学”的双向提升。评价教师教学时,关注教学目标是否贴合核心素养要求,如是否设计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教学环节;关注教学方法是否激发学生主动性,如是否通过情境创设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评价学生学习时,采用即时性评价与延时性评价结合,对学生的精彩发言及时肯定,对存在困惑的思路给予引导后再评价;引入课堂观察量表,从参与度、思维活跃度、合作能力等维度量化评价,避免仅凭主观印象判断,让课堂评价更具针对性与指导性。

2.2 小学数学作业评价创新的实践路径

小学数学作业评价创新需摆脱“重批改结果、轻反馈过程”的模式,突出评价的激励与指导作用。采用分层评价标准,针对不同能力学生的作业设置差异化评价重点,如对基础薄弱学生侧重作业正确率,对学有余力学生侧重解题方法的创新性;丰富评价反馈形式,用鼓励性语言肯定进步,如“你的解题步骤比上次更清晰”,结合错题标注具体改进建议,避免仅打“√”“×”;引入实践性作业评价,如对“家庭购物预算”类作业,评价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非仅关注计算结果,让作业评价成为提升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

2.3 小学数学学业测评改革的实践路径

小学数学学业测评改革需重构测评内容与形式,契合素质教育要求。在测评内容上,减少机械记忆类试题,增加开放性、探究性试题,如设计“制定校园运动会赛程表”类任务,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时间、统计知识的能力;在测评形式上,采用“笔试 实践操作”结合的方式,笔试考查知识掌握,实践操作考查动手与应用能力,如让学生测量教室面积并计算地砖用量;在测评结果呈现上,采用“等级 .+ 评语”形式,用 A、B、C 等级反映整体水平,结合评语具体说明优势与不足,避免分数排名带来的负面影响,减轻学生学业压力。

三、小学数学质量评价改革的保障体系构建

小学数学质量评价改革的保障体系构建,需从评价理念更新、教师评价能力提升、评价资源整合三方面协同发力。理念更新上,通过学校专题培训解读素养导向评价政策,帮助教师跳出“分数至上”认知;以家长会、家校群推送等形式向家长传递多元评价价值,强调过程性评价对学生思维发展的意义;在校内宣传栏展示数学实践成果与评价案例,营造重视综合能力的氛围。教师能力提升层面,开展专项培训指导教师运用课堂观察量表、设计分层评价标准;组织“作业反馈策略”等研讨活动促进经验共享;建立师徒结对机制,通过听课评课提升新教师评价实操能力;鼓励教师参与评价改革课题,深化理论与实践结合。资源整合方面,搭建校内评价资源库,收录优秀案例、分层作业与测评试题;联合教研机构引入核心素养评价量表等专业工具。

四、结论

小学数学质量评价改革需以评价内容多元化、主体协同化、方式动态化为核心方向,通过课堂教学评价优化、作业评价创新、学业测评改革的路径落地,再依托评价理念更新、教师能力提升、资源整合的保障体系支撑。推广该体系,能有效提升小学数学评价的科学性与全面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育数学核心素养,对推动基础教育评价改革在小学阶段深入实施、实现素质教育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为小学数学评价实践提供可行路径。

参考文献:

[1]冯淑慧.数字时代小学数学学业质量评价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24.

[2]熊利琴.小学数学教育改革中的评价体系研究[N].科学导报,2025-05-29(B03).

[3]江翠玉.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教师,2025,(14):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