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视角下的小学生德育培养策略研究
梁秀
广东省罗定市榃滨镇中心小学 527238
引言
在素质教育推进背景下,德育是小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石,不仅关系到学生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的养成,还影响其未来人格发展。班主任长期与学生朝夕相处,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性格特点,是开展个性化德育的最佳角色。但实际工作中,班主任常面临多重挑战,比如小学生认知水平有限,对抽象德育知识理解困难;部分班主任德育方式单一,多依赖说教难以激发学生兴趣。
一、班主任视角下小学生德育培养的核心价值与现实需求
1.1 班主任德育培养对小学生品德形成的关键作用
班主任的德育培养对小学生品德形成具有关键作用。小学生正处于模仿能力强、价值观初步建立的阶段,班主任的言行举止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日常相处中,班主任通过规范自身行为、传递正向价值观,为学生树立品德榜样。同时,班主任能够根据每个学生的性格差异、家庭背景,制定个性化德育方案,比如对内向学生采用鼓励式引导,对活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渗透德育,帮助学生在适配的方式中理解品德内涵,逐步形成诚信、友善、责任等良好品质。
1.2 当前小学生德育中班主任面临的实践挑战
当前小学生德育中,班主任面临诸多实践挑战。一方面,小学生认知水平较低,对抽象的德育理论难以理解,单纯的道理讲解容易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难以达到德育效果。另一方面,部分班主任日常教学与班级管理任务繁重,投入德育工作的时间与精力有限,导致德育工作缺乏系统性与深度。
1.3 新时代背景下班主任德育培养的目标导向
新时代背景下,班主任德育培养需明确清晰的目标导向。首先,应聚焦学生的基础品德养成,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尊重他人、爱护环境等基本行为习惯,为后续品德发展奠定基础。其次,要注重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育,通过引导学生关注校园、社区中的公共事务,让学生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树立初步的社会责任感。最后,需结合时代需求融入创新德育目标,比如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合作精神,助力学生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对公民品德的要求,实现全面发展。
二、班主任开展小学生德育培养的关键路径
2.1 融入班级日常管理的德育渗透策略
班主任可通过融入班级日常管理实现德育渗透。在班级纪律管理中,班主任可组织学生共同制定班规,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理解规则的意义,培养规则意识;在卫生管理中,引导学生分工合作打扫班级卫生,让学生体会劳动的价值,养成爱护环境的习惯。此外,在日常班级事务处理中,比如学生间发生矛盾时,班主任不直接评判对错,而是引导学生自主沟通解决,帮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尊重他人,将德育理念自然融入管理细节,实现“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效果。
2.2 结合小学生特点的德育活动设计路径
班主任需结合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直观体验的特点设计德育活动。可开展主题班会活动,比如围绕“诚信”主题,通过讲故事、情景剧表演等形式,让学生在生动的场景中理解诚信的重要性;组织校园实践活动,如校园志愿服务、植物养护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培养责任意识与爱心。
还可利用传统节日开展德育活动,比如清明节组织缅怀先烈活动,中秋节开展家庭感恩分享会,让学生在节日氛围中接受传统文化与品德教育,提升德育活动的吸引力与实效性。
2.3 联动家庭与社会资源的德育协同方式
班主任需联动家庭与社会资源,构建德育协同方式。在家庭层面,班主任可通过家长会、家访、线上沟通等方式,向家长传递德育理念,指导家长在家庭生活中渗透德育,比如鼓励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家务劳动、分享家庭美德故事。在社会资源层面,班主任可联系社区、博物馆、红色教育基地等机构,组织学生参与校外德育实践活动,如参观社区服务中心了解公益工作,走进博物馆感受传统文化,借助社会资源丰富德育内容,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方联动的德育合力。
三、优化班主任视角下小学生德育培养的策略
3.1 提升班主任自身的德育素养与专业能力
提升班主任自身的德育素养与专业能力是优化德育培养的基础。学校可定期组织班主任参加德育培训,邀请德育专家开展讲座,讲解先进的德育理念与实践方法,帮助班主任更新德育认知。同时,鼓励班主任开展德育教研活动,与其他班主任交流德育经验、探讨德育难题,在互相学习中提升德育实践能力。
3.2 创新贴合小学生认知的德育方法与形式
创新贴合小学生认知的德育方法与形式是提升德育效果的关键。班主任可利用多媒体资源开展德育,比如通过动画短片、德育儿歌等形式,将抽象的德育知识转化为直观的视觉、听觉内容,吸引学生注意力。还可采用“同伴教育”的方式,挑选品德表现优秀的学生作为“德育小标兵”,带动其他学生共同进步,利用小学生的同伴影响力增强德育效果。
3.3 构建家校社协同的德育支持体系
构建家校社协同的德育支持体系是强化德育合力的重要策略。学校可建立家校社德育协同机制,明确三方在德育中的职责与分工,比如学校负责系统德育教学,家庭负责日常品德引导,社区提供实践平台。同时,搭建家校社德育沟通平台,如线上德育交流群,及时共享学生德育情况,共同解决德育问题。
四、结论
从班主任视角开展小学生德育培养,对小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班主任需明确德育培养的核心价值与目标导向,直面实践挑战,通过日常管理渗透、特色活动设计、家校社协同等关键路径,将德育融入学生学习与生活。同时,通过提升自身德育素养、创新德育方法、构建协同支持体系,不断优化德育实践。
参考文献
[1]金秀花.提升小学班主任德育能力“九策”[J].教书育人,2023,(08):69-71.
[2]孙锋云.浅议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法与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2,(03):143-144.
[3]王思振,英慧萍.关于新时期小学生德育工作的心得体会[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1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