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蔡秋怡
罗定市榃滨镇中心小学 527238
引言
词汇是小学英语学习的核心基础,直接决定学生听说读写技能的发展水平。当前不少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仍采用“机械背诵 + 反复听写”的传统模式,忽视词汇“音、形、义”的内在关联,导致学生记忆效率低、易混淆遗忘,且难以在实际语境中灵活运用词汇。自然拼读法通过建立字母(组合)与发音的对应规律,能帮助学生自主拼读、高效记词,破解传统教学痛点。探索自然拼读法与词汇教学的融合方向、应用路径与优化策略,可推动词汇教学从“机械记忆”转向“规律探究”,对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夯实英语基础意义重大。
一、自然拼读法与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的融合方向
自然拼读法与小学英语词汇教学融合,需从记忆逻辑、兴趣激发、实际应用三方面切入。首先,依托字母及字母组合音形对应规律搭建记忆框架:聚焦“见词能读、听音能写”,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如“a”在“cat”中发/æ/、“ee”在“bee”中发/iː/),通过“音→形→义”关联(如见“dog”读/dɒɡ/联想“狗”),形成系统化记忆逻辑,降低词汇记忆难度。其次,结合小学生认知特点设计趣味化活动:针对注意力短、爱游戏的特点,开展“字母发音儿歌学唱”“拼读小火车”游戏,创设“拼读童话王国”情境,让学生在传唱、游戏、故事中记忆拼读规则,化解学习枯燥感。最后,围绕词汇应用场景强化语境关联:在“购物”对话中,先拼读“apple”“banana”再编对话;在短文阅读中,自主拼读“fish”“bird”后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让拼读服务于词汇运用,避免脱离实际的发音练习,提升词汇教学实效。
二、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词汇课堂的应用路径
2.1 开展字母及字母组合发音教学,夯实自然拼读基础能力
开展字母及字母组合发音教学,是自然拼读法应用的基础。教学需遵循“从易到难”的顺序:先教授 26 个字母的基础发音,通过“字母卡片认读”“发音口型示范”帮助学生掌握标准发音;再进阶学习常见字母组合(如“sh”“ch”“th”)的发音,结合“对比练习”(如“ship”与“sheep”)帮助学生区分易混淆组合;还可通过“发音小词典”活动,让学生收集含目标字母(组合)的单词,巩固发音记忆,为后续单词拼读打下扎实基础。
2.2 设计词汇拼读游戏(如拼读接龙、发音寻宝),提升词汇学习兴趣
设计词汇拼读游戏能让词汇学习充满乐趣,提升学生参与积极性。“拼读接龙”游戏中,教师给出首个字母发音(如/b/),学生依次接字母(如∇/b/⟶/a/⟶/g/ ),共同拼出“bag”,再由下一名学生从新字母开始;“发音寻宝”游戏中,教师提前在教室藏好写有单词的卡片,学生找到卡片后需准确拼读才能“获得宝藏”;还可开展“拼读 PK 赛”,将学生分成小组,比拼单词拼读速度与正确率,在竞争与互动中激发学习兴趣,提升拼读熟练度。
2.3 结合词汇读写练习(如拼读书写、拼读造句),深化拼读应用能力结合词汇读写练习深化拼读应用能力,能实现“读、拼、写、用”的闭环。拼读书写练习中,让学生先根据发音写出单词(如听到/dɔɡ/写出“dog”),再对照单词检查拼写,强化“音→形”关联;拼读造句练习中,学生用拼读掌握的单词(如“pen”“book”)造句,如“I have a pen.This is mybook.”,在造句中巩固“音、形、义”的结合;还可开展“拼读日记”活动,让学生用简单拼读单词记录日常(如“I eat an egg.”),逐步提升拼读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应用效果的优化策略
3.1 根据学生拼读能力差异,分层调整自然拼读教学难度与进度
根据学生拼读能力差异分层调整教学,能让每个学生都获得适配的学习支持。将学生分为基础层(刚掌握字母发音)、进阶层(能拼读简单单词)、熟练层(能拼读复杂单词并应用):基础层侧重字母发音巩固与简单单音节词拼读;进阶层增加双音节词拼读与基础词汇应用;熟练层则挑战多音节词拼读与词汇语境拓展。分层后采用“分层任务单”,让学生在能力范围内学习,避免因难度不适导致的学习抵触,逐步提升拼读能力。
3.2 联动家庭与校园课外场景,延伸自然拼读练习与应用空间
联动课外场景延伸拼读练习,能让拼读学习融入日常生活。校园内可设置“拼读角”,摆放含拼读单词的绘本、卡片,供学生课间自主练习;开展“拼读广播站”活动,让学生播报拼读单词与简单句子。家庭中,布置“亲子拼读任务”,如家长与孩子一起“拼读绘本共读”,家长读单词发音,孩子拼出单词;鼓励孩子用拼读单词给家人“讲故事”,让家庭成为拼读练习的延伸场景,巩固课堂学习效果。
3.3 结合词汇教学目标(如记忆、应用),完善自然拼读效果评价标准
结合词汇教学目标完善评价标准,能让评价更具针对性与导向性。若目标是“词汇记忆”,评价侧重“拼读准确率”“单词拼写正确率”,如“能准确拼读 80% 的目标单词并正确拼写”;若目标是“词汇应用”,评价增加“语境运用能力”,如“能拼读单词并在简单对话中正确使用”;评价方式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 ⋅+ 同伴互评”,如教师评价拼读准确性,学生自评练习积极性,同伴互评造句合理性,全面反映学习效果,为后续教学调整提供依据。
四、结论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需通过依托音形对应规律搭框架、结合学生认知设趣味活动、围绕场景强语境关联明确融合方向,以开展发音教学夯基础、设计拼读游戏提兴趣、结合读写练习深化应用落实实施路径,靠依能力分层调整、联动课外延伸、结合目标完善评价优化效果。该路径贴合小学生认知特点,能破解传统词汇教学痛点,推动词汇教学从“机械记忆”转向“规律探究”,对提升学生词汇学习效率与英语核心素养意义重大,也为小学英语词汇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季桂萍.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J].小学生(上旬刊),2025,(07):64-66.
[2]王洁.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J].智力,2025,(11):28-31.
[3]王举.自然拼读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作用及应用[J].学苑教育,2024,(24):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