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践视角的图书馆读者赔书状况分析与分编处理对策探讨
陈肖冰
佛山市图书馆
引言:图书馆作为文献资源存储的核心阵地,其馆藏图书完整性与流通效率可直接影响服务质量。本文以为例,结合其运行情况分析,伴随读者数量与借阅频次的逐年攀升,其图书损坏丢失后的赔偿现象日益增多,书页撕裂、整书遗失等情况的频发,直接增加图书重新进入流通环节的管理成本,造成馆藏资源损耗问题。基于此,本文着重分析图书馆读者赔书状况,拆解分编处理的实操要点,旨在为图书馆优化读书管理体系提供实践路径,从而更好地平衡读者服务与馆藏资源保护。
1 图书馆赔书状况分析
本文以为例,结合图书馆赔书状况分析,主要涉及以下问题:一是信息不符,包含分册不符、价格不符、页码不符、版本不符以及赔书问题标签填写信息不全或错误。以价格不符为例,图书馆丢书《笨狼的故事》第 1 版价格 25 元,在读者赔书过程中赔回第 2 版价格 16 元,因赔书价格低于丢书价格被退回流通部门。二是盗版书类,包含版本有异、复印本、其他盗版特征等情况,以版本有异为例,我馆丢失《西游记》第4 版下册,赔回第 2 版下册,个别章节、页码以及文字内容不符,跟丢书第 4 版上册内容连接不上,且排版字号和行距具有差异性,经查证相关版并本未出版发行,作为盗版书被退回流通部门。三是条码有误类,在接收赔书时所提供的赔书条码有误,涉及名称不符、条码号少位等情况,需退回流通部门核实。四是外馆藏书或个人图书取代类,部分读者会运用外馆藏书取代本馆赔书,例如,赔回的《湖中公子》有其他馆加工痕迹,且提名页和版权页被撕掉,作为外馆藏书不被接收。五是特殊馆藏状态类,馆藏状态为剔除的图书和污损严重的图书均退回流通部门[1]。
2 图书馆赔书处理困境分析
2.1 赔书流程不合理
结合赔书处理规范来看,当前赔书流程存在多环节衔接不畅问题,导致处理效率低下。以跨部门协作为例,读者赔书需经流通部门核对信息填写问题,图书便签条补充信息后移交资源建设部,在其加工完成后,通知流通部门签收,整个流程涉及两次部门交接,缺乏自动化流转机制,易因人工操作延迟造成周期拉长问题。同时,赔书流程对特殊情况适配性不足,对于外馆赔书、盗版图书等情况,虽规定由流通部门自行处理,但未明确具体操作子流程,例如,盗版图书鉴定标准等,导致实际处理成效较低。
2.2 赔书管理缺乏科学性
当前,赔书管理在标准统一性等方面存在短板,无法实现精细化管理目标。一方面,对于赔书接收与判定标准而言,虽明确我馆只接收馆藏条码 FS001 开头的赔书,标准为 ISBN 号、书名、出版社、分册号和责任者信息相符的正版图书,原则上赔书价格不低于丢出价格。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出现分册不符、价格不符、手工填写条码号错误等问题,其反映出流通部门在前端接收环节对标准执行不到位,直接增加无效工作量。另一方面,赔书管理缺乏数据支撑与风险防控意识,对于现有流程而言,仅记录赔书基本处理结果,未对赔书原因涉及图书类别等数据进行系统统计,例如,少儿类图书是否更易损坏等,导致图书馆无法精准预判排除风险,无法实现针对性处理目标[2]。
3 图书馆赔书分编处理的实践路径分析
3.1 简化赔书流程
结合赔书流程方面问题,需全面简化流程内容,提升流转效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搭建跨部门线上协同平台,凭借技术优势替代部分人工操作。在 UILAS 系统中,可新增赔书处理模块,流通部门核对赔书信息后,可直接在系统内录入书名、ISBN 号、条码号等数据,并生成电子问题图书便签条,同步推送至资源建设部系统端。在接收图书信息后,可系统扫描条码,调取前期录入信息,在加工完成后点击通知流通,即可触发自动提醒,有效解决交接耗时问题。同时,细化特殊情况处理细则,针对外馆赔书、盗版图书等类别而言,需制定具体处理操作手册。以外馆赔书为例,如馆藏条码开头为 NH00、SS00、GM00 等佛山五个区图书馆的赔书,需通过条码开头快速识别并直接转交体系建设部物流处理。
3.2 加强赔书管理
为提升赔书管理科学性与规范性,需加大赔书管理力度,强化全流程标准执行与监督。在流通部门前端接收环节,需设置标准核验清单,根据实际需求,要求工作人员逐一核对书名、ISBN 号、出版社、分册号、价格等信息,并通过 UILAS 系统校验图书状态,在核验无误后方可进入后续流程。同时,统一盗版书、污损图书判定标准,制定可视化指南,例如,《污损程度分级示例》等,增强判定结果一致性与标准性。另外,建立赔书数据统计分析机制,依托赔书处理模块,可自动采集赔书类型、图书类别、问题出现频次等数据,并生成赔书处理分析报告,以便提前规避风险,从被动处理转向主动预防,提升赔书管理精细化水平。
结论:综上所述,图书馆读者赔书管理、分编处理是连接读者服务与馆藏维护的关键环节,其工作质量可直接影响馆藏资源完整性与流通效率。结合本文内容分析,通过对赔书现状深入分析,可明确当前读者赔书处理工作中的主要痛点。在此基础上,提出简化赔书流程、加强赔书管理等措施,提升图书流通效率,有效减少馆藏损耗,优化读者体验,为图书馆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参考文献:
[1]赵亚平.图书馆赔书业务流程的六西格玛优化探讨[J].河南图书馆学 刊,2024,44(06):84-86+96.
[2]肖燕.图书采分编的自动化技术运用——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采编图灵”为例[J].图书馆论坛,2024,44(04):2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