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住宅建筑给排水施工中节水节能技术的应用

作者

王琪琦

中交(临沂)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公司(山东临沂) 276002

中图分类号:TU8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伴随着社会经济稳步健康发展,逐渐加剧了能源供应问题产生频率,同时人们对建筑用水提出的要求也变得更加严格。为逐渐减少水资源消耗量,将节能、节水技术引入到建筑工程建设活动中,缓解用水压力。绿色建筑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理念在于通过建筑设计、建造、使用和维护过程中的创新,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影响的最小化。在这一领域,给排水系统的节水节能技术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绿色建筑的给排水设计不仅关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循环再生,还涉及能源的节约和高效管理。

1、建筑给排水施工中节水节能技术的必要性

在建筑给排水的施工过程中,节水节能技术带来的积极影响可以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大大减少环境污染的危害。比如在生活污水处理中,可以利用节水节能技术对生活污水进行加工处理,避免污水直接排放对周边环境产生的破坏;还可以利用现代污水处理工艺辅助去除污水中的有害物质,有效规避废水排放对自然水体产生的污染。在给排水施工中运用低流量的洁具和智能供水系统,可以在满足用水需求的情况下起到节约用水的效果,比如智能供水系统可以根据家庭实际需求进行供水控制,利用感应装置起到自动供水的效果,避免由于忘记关水而产生的水资源浪费问题。基于节水节能技术带来的积极影响,可以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避免生产生活中的水资源浪费问题。传统建筑给排水系统中,热能可能在排水和供给过程中被消耗浪费,利用节水节能技术则能提高热能的回收利用效率,将废水中的热能转化为可利用能源同时降低家庭生活中的能源消耗。节水节能技术相较于其他技术手段更强调如何控制能源消耗,基于新型给排水系统带来的积极影响可以实现对供水排水设备的动态监测,从而满足水资源分配的相关需求,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

2、住宅建筑给排水施工中节水节能技术应用分析

2.1、多种清洁能源应用

清洁能源,指常见的太阳能、风能等“零排放”绿色能源。如今,在能源运用实践中,太阳能的相关利用技术较为成熟,使用范围也较广。太阳能属于可再生类的清洁能源,合理利用这种能源的可行性高,常见的太阳能利用实例如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池等。其中,太阳能热水器是把太阳能直接转化成热能,促使水温升高。热水器的集热管适用于多种气候条件,即使在非晴朗的天气下也能收集到一定的太阳能。它主要组成构件有集热箱、给水泵、水箱等。在能源转换中,集热管是关键的一个部件,根据不同类型的设备型号,分为平板型和真空管型两种。平板型循环的主要方式是直接将水在集热器内部加热,而后存储到水箱当中,这种构件的成本低廉。真空型则是利用将非承压水箱与真空管连接到一起的方式,利用落水的形式获取热水。在绿色建筑给排水系统中,平板型集热管作为热水供应系统的一部分,为居民提供环保且成本效益高的热水解决方案。

2.2、高效节水设备

在建筑给排水系统的施工过程中,采用高效出水马桶或低流量淋浴喷头、水龙头,可有效减少用水量,避免水资源浪费的发生,利用这些先进的设备对水流量进行科学的控制,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日常用水的需求,同时避免产生水资源的浪费。此外,给水系统施工环节还可以安装流量计,对水资源的使用状况进行有效的监测,结合流量计反馈的实时检测结果,就能够第一时间发现给排水系统中潜在的异常状况,进而采取更具规范性的处理对策,有效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最后,定期对用水量进行有效的统计和分析,也能够为相关方面针对供水系统进行优化和改进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1]。

2.3、利用第二水源

中水是指为了提高人们日常生活中非饮用水的利用效率,对各种污水进行处理,使其完全达到相关标准要求的污水。因为中水工程与建筑整体系统工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再加上资金投入费用相对比较高,便会逐渐增加现有建筑改造难度,但通过分析发现,有效开发利用第二水资源是缓解水资源缺乏问题的重要策略之一。提高第二水资源使用开发效果,能为日后建筑给排水施工实现节能目标创造有利条件。此外,将中水系统与建筑施工活动融为一体,对经济效益以及环境效益的提升起到促进作用。由于现阶段水资源缺乏问题逐渐加剧,业内人士越来越关注中水技术在具体施工中的有效使用,将此施工技术自身所具有的作用以及价值完全凸显出来,进一步提升给排水节能技术使用的有效性和高效性[2]。

2.4、分制供排水

常规供水系统主要由低压供水系统、分散加压供水系统、集中加压供水系统组成。其中,低压供水系统主要就是将建筑工程内生活用水、消防用水及市政供水系统连接起来,不必单独设置泵房或高位水箱。如某段时间内市政供水系统的供水量增大,系统内水量及水压下降,会一定程度影响供水效果。建设分散加压供水系统,在加压泵站的作用下进行供水,划分供水对象。低层用户的用水需求可以借助市政供水系统满足,高层用户需要借助加压泵站加压,确保水量及水压稳定。集中加压系统主要用于为特定区域供水。在建筑工程高度确定的情况下,施工单位可根据不利给水点实际需求水压确定供水区域范围内的水压力值,而后在建筑内修筑加压泵。国内建筑供水系统很长时间都是依照单一的饮用标准设置,没有区分用水用途及目的。现阶段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多,水资源景区矛盾问题日渐突出,为最大限度节约水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需积极推广使用分质供水方式[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给排水系统中,科学合理的使用节能节水技术,能够有效减少水资源的消耗,切实提高能源利用率,同时减少建筑物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同时,尽可能提高给排水系统的节水节能效果,促进建筑项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同步提升,为建筑领域向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芳.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研究[J].佛山陶瓷,2024,34(12):86-88.

[2] 相 海 凤 . 建 筑 给 排 水 设 计 中 的 节 能 节 水 措 施 [J]. 石材,2024,(12):133-135.DOI:10.14030/j.cnki.scaa.2024.0618.

[3] 杨 芳 . 绿 色 建 筑 中 给 排 水 节 能 新 技 术 应 用 [J]. 佛 山 陶瓷,2024,34(11):15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