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AI 虚拟情境教学: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沉浸式德育的突破路径

作者

廖娟

四川省内江市第一中学

一、导语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的重要使命。然而,传统教学模式下,德育往往停留在理论说教层面,学生缺乏真实的情感体验和深度参与,导致德育效果不尽如人意。AI 虚拟情境教学作为一种新兴教学手段,能够为学生创造高度逼真、沉浸式的虚拟环境,使学生在身临其境的体验中深化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和感悟,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沉浸式德育开辟了新的突破路径。

二、AI 虚拟情境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应用的必要性

(一)增强德育的感染力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许多内容较为抽象,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精神层面的教育。传统教学方式难以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AI 虚拟情境教学可以通过模拟历史场景、社会事件等,将抽象的道德与法治概念转化为直观、生动的画面和情境,使学生仿佛置身其中,从而增强德育的感染力。譬如,在教授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国家利益至上”这一单元时,通过 AI 技术虚拟出抗日战争时期的艰苦场景,让学生感受到革命先辈们为了国家利益不惜牺牲一切的伟大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传统课堂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参与度较低。AI 虚拟情境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互动交流的平台,学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任务驱动等方式积极参与虚拟情境中的活动,成为学习的主体。在七年级下册“在集体中成长”这一单元教学中,利用AI 虚拟情境构建一个班级集体活动的场景,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共同完成一项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到集体力量的强大以及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

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学习风格和需求。AI 虚拟情境教学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和体验。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和行为,系统能够为学生推荐适合其学习水平和兴趣的虚拟情境,实现因材施教。例如,对于对法律知识感兴趣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多与法律案例相关的虚拟情境,让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学习法律知识。

三、AI 虚拟情境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应用策略

(一)精准创设AI 虚拟情境,贴合教材内容

1.依据教材主题创设情境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围绕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国家等多个层面展开,每个单元都有明确的主题。在创设AI 虚拟情境时,要紧扣教材主题,确保情境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以九年级上册“富强与创新”这一单元为例,可以虚拟一个科技创新园区,展示我国在科技领域的重大成就和创新成果。让学生扮演科研人员、企业家等角色,在虚拟园区中开展交流合作,探讨科技创新对国家富强的重要意义,从而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2.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情境

道德与法治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AI 虚拟情境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能够在熟悉的场景中产生共鸣。以七年级上册“友谊与成长同行”为例,虚拟一个校园生活的场景,包括教室、操场、食堂等。让学生在虚拟校园中结交新朋友、处理朋友间的矛盾和冲突。通过这种贴近生活的情境创设,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建立和维护真挚的友谊,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二)强化互动体验,深化德育内涵

1.角色扮演互动

角色扮演是AI 虚拟情境教学中常用的互动方式。通过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角色的情感和行为,能够增强学生对道德与法治问题的理解和感悟。在八年级下册“遵守社会规则”这一单元,虚拟一个交通路口的场景,让学生分别扮演行人、司机、交警等角色。在模拟交通过程中,学生需要遵守交通规则,处理各种突发情况。通过角色扮演,学生能够深刻认识到遵守社会规则的重要性,培养规则意识和责任感。

2.任务驱动互动

设置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引导学生在AI 虚拟情境中完成任务,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学习动力。诸如,在教学九年级下册“世界舞台上的中国”这一单元时,虚拟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的场景,给学生布置任务,要求他们代表中国

企业在论坛上介绍中国的发展成就和合作优势,与其他国家的企业进行洽谈合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了解中国的经济政策、外交理念等知识,同时锻炼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国际视野。

(三)利用AI 技术实现实时评价反馈

1.过程性评价

AI 虚拟情境教学系统可以实时记录学生在虚拟情境中的行为表现、互动情况等数据,进行过程性评价。教师可以通过系统反馈的数据,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如,在学生参与虚拟社区活动时,系统可以记录学生参与讨论的次数、提出观点的质量、帮助他人解决问题的情况等,为教师评价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提供依据。

2.多元化评价

除了教师评价外,还可以引入学生自评和互评。在AI 虚拟情境教学结束后,让学生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情境中的收获和不足。同时,组织学生进行互评,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比如,在完成虚拟法庭审判活动后,让学生先进行自我评价,然后小组内成员互相评价,最后教师进行总结评价。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德育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四、AI 虚拟情境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应用的案例分析

以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这一课为例,设计AI 虚拟情境教学方案。

(一)情境创设

利用AI 技术虚拟一个大型商场的场景,商场内有各种店铺、行人、电梯等设施。同时,设置一些违反规则的行为,如有人在商场内吸烟、乱扔垃圾、插队等。

(二)教学过程

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现实生活中商场的一些混乱场景图片,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2.虚拟情境体验:学生戴上VR 设备,进入虚拟商场。在虚拟商场中,学生可以自由观察周围的环境和人们的行为。当学生看到有人违反规则时,系统会发出提示音,并引导学生思考这种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

3.角色扮演: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别扮演商场管理人员、顾客等角色。商场管理人员需要制定商场的规则,并对违反规则的行为进行制止和处理;顾客需要遵守商场规则,同时可以提出对规则的建议和意见。

4.讨论交流:各小组完成角色扮演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让学生分享自己在虚拟情境中的体验和感受,讨论规则对社会生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更好地遵守规则。

5.总结归纳: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归纳,强调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规则保障社会秩序和人们的自由。同时,引导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自觉遵守社会规则。

(三)教学效果评价

通过AI 虚拟情境教学系统记录学生在虚拟情境中的行为表现,如是否遵守规则、是否积极参与讨论等。同时,结合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评,全面评价学生对“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这一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及规则意识的培养效果。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学生在虚拟情境中能够深刻体会到规则的重要性,比传统教学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了德育的实效性。

五、结论

AI 虚拟情境教学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沉浸式德育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通过精准创设贴合教材内容和生活实际的虚拟情境,强化互动体验,利用AI 技术实现实时评价反馈,能够增强德育的感染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合理应用AI 虚拟情境教学,有助于突破传统德育模式的局限,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然而,AI 虚拟情境教学在实际应用中还面临一些挑战,如技术成本较高、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有待提升等。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技术研究和教师培训,推动AI 虚拟情境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广泛应用和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