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417例肛门湿疹治疗的回顾性研究
胡顺芳
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中医院 618000
肛门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肛周炎症性疾病[1],常表现为瘙痒、烧灼和皮肤渗出性损伤,为各种肛门直肠疾病、皮肤疾病、过敏或病原体感染引起的主要症状或后遗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 发病率无性别差异, 中位发病年龄为 50.7 岁,其中女性占比 56.5%[2] 。本病病程缠绵,给患者造成了极大的身心负担。为缓解患者痛苦、降低医疗费用,我院拟整理出一条治疗肛门湿疹的最佳路径,故对近 1 年来在我院肛肠科及皮肤科门诊就诊的肛门湿疹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总结分析如下:
1 病例分型
1.1 中医分型
参考湿疹中医诊疗专家共识(2021 版)[3],将肛门湿疹分为湿热浸淫证、脾虚湿蕴证、血虚风燥证及其他证型。
根据湿疹诊疗指南(2011 版) 根据皮损特点将湿疹分为急性、亚急性及慢性三期。
2 病例资料
排除合并有其它皮肤病需要治疗影响本病治疗、婴儿肛门湿疹、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临床资料不全或依从性差者,共计对419 例患者的治疗进行研究。
中医组脾虚湿蕴型 47 例、血虚风燥型33 例、湿热(浸淫/下注)型38 例;西医组急性期89 例、亚急性期 33例、慢性期 43 例;中西结合组脾虚湿蕴型48 例、血虚风燥型37 例、湿热(浸淫/下注)型 49 例。因其他证型患者数量过少,未纳入统计分析。经统计分析,各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男女比例与流行病学一致[5-6]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3 治疗方法
3.1 中医治疗组
3.1.1 内治法
3.1.1.1 湿热(浸淫/下注)型治则: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疏风方药:清化止痒汤加减(自拟)
青蒿10g,土茯苓10g,白鲜皮10g,粉葛10g,黄芩5g,黄连5g,黄柏5g,
栀子5g,苦参5g,龙胆草5g,北柴胡5g,枳壳5g,丹皮5g,藿香 5g,佩兰5g,苍术5g,薏苡仁15g,豆蔻 5g,地肤子5g,浮萍5g,生甘草5g,虎耳草5g。
每日1 剂,水煎服。
3.1.1.2 脾虚湿蕴型治则:健脾益气、化湿止痒方药:健脾止痒汤加减(自拟)
党参5g,茯苓10g,炒白术10g,山药 15g,土茯苓10g,地肤子5g,北柴胡5g,桂枝5g,余甘子5g,大豆黄卷5g,积雪草 5g,炙甘草 5g。每日1 剂,水煎服。
3.1.1.3 血虚风燥型
治则:滋阴润燥、纾卫和营、润肤止痒方药:育阴止痒汤加减(自拟)
大豆黄卷10g,生地10g,玄参 10g,当归5g,牡丹皮5g,刺蒺藜5g,浮萍5g,北柴5g,枳壳5g,余甘子5g,积雪草 5g,桂枝 5g,赤芍 5g,大枣 10g,
炙甘草 5g。每日1 剂,水煎服。
3.1.2 外治法
3.1.2.1 潮湿瘙痒者
自拟湿痒擦剂(土茯苓5g,苦参5g,黄柏5g,大黄5g,浮萍5g,薄荷5g,冰片2g)水煎局部涂搽,每日1 剂。
3.1.2.2 干燥瘙痒者
自拟干痒擦剂(黄芪5g,生地5g,徐长卿5g,蛇床子5g,皂角刺5g,紫苏叶5g,冰片 2g) 水煎局部涂搽,每日1 剂。有明显浸润肥厚、苔藓样变者,加用黄芪霜。
3.2 西医治疗组
3.2.1 内治法
口服氯雷他定片10mg qd,瘙痒严重者加用盐酸左西替利嗪片5mg qn,病情严重时配合复方甘草酸苷片2片tid、雷公藤多苷片
tid。
3.2.2 外治法
3.2.2.1 急性期
糜烂渗出者予0.1%乳酸依沙吖啶溶液湿敷,每天3 次、每次2 小时。
无明显糜烂渗出者予外用地奈德乳膏局部涂搽、每天2 次。
3.2.2.2 亚急性期
地奈德乳膏局部涂搽、每天2 次。
3.2.2.3 慢性期
糠酸莫米松乳膏局部涂搽、每天2 次。
3.3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
根据中医辩证证型口服中药,根据皮损外用西药治疗。
4.疗效评价
以《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7]为依据,评估皮损状况、瘙痒程度并设定评分标准。三组病例最低疗程为7天,临床观察周期为21 天,应用CRF,每7 天观察并记录一次病情变化。21 天疗程结束后,评定患者疗效。
4.1 疗效指数
疗效指数=(治疗前疾病评分-治疗后疾病评分)/治疗前疾病评分 *100% 治愈:疗效指数≥95.0%;显效:95.0%>疗效指数≥60.0%;有效:60.0%>疗效指数≥30.0%;无效:疗效指数<30.0%4.2 平均治疗时间
分别计算各组平均治疗时间,比较各治疗组的平均显效时间及治疗时间。
4.3 例均费用
分别计算各组例均费用,比较各治疗组的例均费用。
4.4 随访评价
疗程结束后,及时按以下规程随访:每个月随访一次,随访时间为3 个月。记录患者是否复发,复发后皮损及用药情况。
5.结论
三种治疗方法疗效指数及临床总有效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西医治疗组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平均治疗时间无统计学差异、两者的治疗时间小于中医治疗组,中医治疗组例均费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西医治疗组。三种治疗在1 月内的复发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3 月复发率中医组及中西医结合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明显低于西医治疗组。详见下表。
表 1 疗效评价表


研究同时发现,约 80%的肛门湿疹患者伴有肛门及周围疾病,如痔、肛瘘、肛窦炎等疾病,因此积极治疗肛门及周围疾病在肛门湿疹的治疗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70%的患者表示疾病的发生与情绪有明显关系,超过90%的患者表示过食辛辣或甜腻食物会诱发和/或加重疾病,这与中医病因病机一致。盖因忧思伤脾,脾主运化,脾气受损则水液代谢失常,日久湿邪凝滞,耗伤阴血,肌肤失养而发病[8-9]。这与西医学认为心理精神因素[10-13]会影响湿疹发作一致。我们对在治疗过程中没有邀请身心医学科医生参与诊治表示遗憾。
6.结语
西医疗法起效快、费用低,是最经济的治疗方法,但易复发。中医疗法疗效确切但治疗周期长、费用高。中药口服配合西药局部涂搽可扬长避短,在治愈疾病的同时达到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复发率的目的。去除病因是治疗本病的关键:治疗时应先找出发病原因——避免接触及食用致敏物质;积极治疗原发病(痔、肛周脓肿、肛瘘等);保持心情舒畅;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海鲜、甜腻类食物。
参考文献
[1] Weyandt G, Breitkopf C, Werner RN, et al. German S1 guide- 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erianal dermatitis (anal eczema)[J]. J Dtsch Dermatol Ges, 2020, 18(6): 648-657.
[2] Agulló-Pérez AD, Hervella-Garcés M, Oscoz-Jaime S, et al. Pe- rianal Dermatitis[J]. Dermatitis, 2017, 28(4) 70-275.
[3] 刁庆春,刘毅.湿疹(湿疮)中医诊疗专家共识[J].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21,20(5):517-521.
[4] 李邻峰,高兴华,顾恒,等. 湿疹诊疗指南(2011 年)[J]. 中华皮肤科杂志,2011,44(1):5-6.
[5] 赵雪松,于海洋,王红禄,等.基于肛肠检测设备技术的医联体社区居民常见肛肠疾病筛查研究[J]医学装备,2022,19( 5) : 160-164.
[6] 阿米娜·胡马尔,燕虹,李十月,等. 成年人饮食习惯与肛肠疾病相关症状发生风险的调查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8,21( 8) : 975-980.
[7] 郑伟红.清热除湿汤加减联合放血拔罐在急性湿疹皮 损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北方药学,2024,21(4):40-42
[8] 李晓燕,李月英,王良,等. 祛风止痒汤对湿热下注型肛周湿疹患者 Treg/Th17 免疫平衡的影响研究[J].中国免疫学杂志, 2021,37(4): 492-496.
[9] 李邻峰,李元文.中成药治疗湿疹临床应用指南(2020 年)[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41(2):133-142
[10] Halvorsen JA,Lien L,Dalgard F,et al.Suicidal ideation,[J].J Invest Dermatol,2014,134(7):1847-1854.
[11] Ravnn H,Hailing A-S,Berkowitz A G,et al.How does parental histoiy of atopic disease predict the risk of atopic dermatitis in a child?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 analysis[J].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20,145(4):1182-1193
[12] Rademacher F,et al.Staphyloccoccus epidermidis activates aryl hydrocarbon receptkeratinocytes:Implications for cutaneous defense.J.Innate Immun.2019,11(2):125-135.doi:10.1159/000492162.
[13] 刘宏胜,肖晋,吴集龙等.慢性湿疹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调查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2,26(04):332-333.
作者简介:胡顺芳,女,硕士研究生,副主任中医师,从事中医肛肠及疮疡专业近20 年,擅长手术治疗痔、瘘、裂疾病,并擅长治疗便秘、慢性腹泻、各种原因导致的肛门坠胀及瘙痒、糖尿病足、压疮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