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高中学生音乐素养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李冬鸽
万荣县第一高级职业中学
引言: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当下,音乐素养作为学生综合素养的关键构成,对职业高中学生的全面发展意义重大。然而,当前职业高中音乐素养培养模式存在课程结构单一、教学方法陈旧、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因此,探索创新培养模式,提升职业高中学生音乐素养,成为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职业高中音乐素养培养现状与问题分析
职业高中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音乐素养教育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当前职业高中音乐素养培养仍存在诸多问题。
从课程结构来看,多数职业高中音乐课程以必修课为主,内容集中在基础乐理和简单歌曲演唱,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例如,部分学校仅开设《音乐鉴赏》一门课程,且教材内容陈旧,未能及时更新流行音乐元素,导致学生兴趣不足。此外,选修课程开发不足,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以某职业高中为例,全校仅提供钢琴、声乐两门选修课,且每学期仅限20 个名额,难以覆盖全体学生。
教学方法层面,传统“填鸭式”教学仍占主导地位。教师往往通过单向讲授传授知识,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在某职业高中的音乐课堂上,教师花费80%的课时讲解五线谱知识,仅留10 分钟让学生试唱,导致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实践机会。这种教学方式不仅降低了学习效率,还削弱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师资力量薄弱是制约音乐素养培养的另一关键因素。部分职业高中音乐教师数量不足,且专业背景单一。据调查,某省 32 所职业高中中,仅 12 所配备专职音乐教师,其余学校均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即便在配备专职教师的学校,也存在教师培训不足的问题。例如,某校音乐教师未参加过任何省级以上培训,对现代音乐教育理念和技术掌握有限,难以开展创新教学。
二、多元化课程体系构建:分层教学与跨学科融合
针对传统课程结构的弊端,职业高中需构建多元化课程体系,通过分层教学和跨学科融合提升音乐素养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分层教学方面,学校可根据学生音乐基础和兴趣爱好设计差异化课程。例如,将课程分为基础层、提高层和拓展层:基础层面向零基础学生,重点教授乐理知识和简单演唱技巧;提高层针对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增加和声分析、作曲入门等内容;拓展层则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音乐制作、音乐商务等前沿课程。某职业高中实施分层教学后,学生音乐考试平均分提升 15% ,且选修音乐制作课程的学生在省级比赛中获三等奖,验证了分层教学的有效性。
跨学科融合是提升音乐素养的另一重要途径。职业高中可将音乐与专业教育、信息技术等学科有机结合,打造复合型课程。例如,针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开设“音乐与旅游文化”课程,通过分析不同地域音乐特色,增强学生对旅游资源的文化理解;针对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音乐与编程”课程,引导学生利用编程技术创作电子音乐。某职业高中与当地科技企业合作开发“AI 音乐创作”课程,学生利用人工智能软件完成音乐作品,不仅提升了音乐创新能力,还掌握了前沿技术,实现了“音乐+科技”的跨界融合。
此外,学校还应加强选修课程开发,丰富课程类型。例如,开设“民族音乐鉴赏”“流行音乐创作”“音乐治疗基础”等课程,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某职业高中通过增设 10 门选修课,学生选课率从 30%提升至 70%,且音乐素养测评优秀率提高 20% ,表明选修课程对提升学生兴趣和能力具有显著作用。
三、教学方法创新:项目式学习与情境教学
教学方法的创新是提升音乐素养培养质量的核心。职业高中可引入项目式学习和情境教学,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文化理解。
项目式学习以具体任务为驱动,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音乐作品创作或表演。例如,教师可设计“校园音乐节策划”项目,要求学生分组完成节目编排、舞台设计、宣传推广等任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需综合运用音乐知识、团队协作能力和项目管理技能,实现“做中学”。某职业高中开展项目式学习后,学生音乐作品完成率从60%提升至 90% ,且85%的学生表示通过项目实践加深了对音乐文化的理解。
情境教学通过创设与音乐相关的文化场景,帮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音乐魅力。例如,在讲解古典音乐时,教师可播放《莫扎特传》片段,展示18 世纪欧洲宫廷音乐会的场景;在分析民族音乐时,可邀请非遗传承人进校园表演,并讲解乐器制作工艺。某职业高中与当地剧院合作开展“音乐情境体验日”活动,学生观看歌剧《图兰朵》后,撰写音乐评论并参与讨论,其音乐文化理解能力测评得分提高 25% ,表明情境教学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此外,学校还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手段。例如,通过音乐制作软件辅助教学,让学生利用 GarageBand、FL Studio 等工具创作电子音乐;通过虚拟现实(VR)技术还原音乐会现场,增强学生的沉浸式体验。某职业高中引入VR 技术后,学生音乐课堂参与度提升 40% ,且对复杂音乐作品的理解能力显著增强。
结语
职业高中学生音乐素养培养模式的创新是适应新时代教育需求的必然选择。通过构建多元化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职业高中可突破传统培养模式的局限,提升学生的音乐能力、文化理解和创新能力。未来,职业高中需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探索“音乐+专业”“音乐+科技”等跨界融合路径,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红革. 高职声乐教学中学生音乐素养培养的路径 [J]. 琴童, 2025, (10): 185-187.
[2]王楠,杨丽荣. 探讨铃木教学法对中学生音乐素养的影响效果 [J]. 戏剧之家, 2024, (34): 105-107.
[3]王蕊.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学生音乐素养培养的实践 [J]. 琴童, 2023, (22): 111-113.
[4]周柳丹. 素质教育视域下培养中学生音乐素养的路径研究[D]. 东华理工大学,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