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中施工项目成本核算对策
杨永春
150103196609091040
摘要:本文深入探讨建筑工程造价审计与施工项目成本核算相关内容。开篇阐述工程造价审计核心原理,涵盖审计目标、流程及方法应用;解读施工项目成本核算理论,包括概念、原则与方法。剖析成本核算与工程造价审计关联机制,明确成本核算为审计提供关键数据支撑。针对建筑工程造价审计中成本核算现存问题,如审计制度与规范不完善、审计方法与技术落后、人员专业素养与管理存在短板等,从造价审计方视角提出优化对策。通过健全审计制度架构、优化审计流程设计,完善审计标准与规范。融合新兴审计技术,构建智能化审计平台,革新审计手段。提升人员专业素养与管理水平,强化审计团队能力,全方位提升建筑工程造价审计中成本核算质量,助力建筑行业合理控制造价,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造价;审计制度;对策
引言
现今在我国建筑行业高速发展的潮流之下,建筑工程造价审计和工程造价施工项目成本核算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实现建筑工程造价审计和施工项目成本核算对于建设工程项目实现经济效益、有效控制工程项目成本具有重要作用。建筑工程造价审计施工项目成本核算在建筑工程中开展仍然存在问题较多,建筑工程中部分问题没有造价审计制度、技术方面和人力等方面的成熟工作,也就很难保障工程造价审计工作及其结果,也就制约了工程造价审计和施工项目成本核算。
一、工程造价审计与施工项目成本核算理论基础
1.1工程造价审计核心原理概述
建设项目审计指在建设项目的造价中,通过验证建设工程的建设各费用项目是否合理合法,使得工程造价接近或者反映实际成本。目的是防止设计高估冒算、工程造价估算偏差过大、施工成本节超不合理等等,常见的审计方法有对项目的各项招投标文件和建设施工合同进行分析理解,明白各个部分的工程造价计算、建设施工付款安排等各项内容,然后对在建工程施工现场进行实地勘察,在明确计算施工项目工程量,并与现场设计图进行相互检验,并进行相应的核对,查证施工现场的工程量和工程价款的计价变化,检验设计图纸施工和建筑施工之间的变化,合理调整实际施工量与设计图纸之间的偏差。
1.2施工项目成本会计核算相关理论
在对施工项目成本会计核算的相关理论进行简析时,会对整个成本管理流程以及企业项目实际发生的开支进行核算,因此在施工项目成本核算审计的过程中,常使用的审核手段就包括全面审核法。建设工程成本的核算主要是对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各个成本项目归集计算,依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凡是当期已实现的收入和已发生或当期应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在当期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或费用,确认建设施工成本的准确性与及时性。其采用的具体核算方法主要包括品种法、分批法与分步法。品种法多用于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的工程项目,典型的如标准化的住宅建筑的基础工程,将各个成本项目的成本费用分配归集起来。
1.3成本核算与工程造价审计的关联机制
成本核算为工程造价审计提供关键数据支撑。准确的成本核算数据,能帮助审计人员判断各项费用支出的合理性。例如,审计人员可依据成本核算中的材料成本数据,对比市场价格,审查材料采购是否存在价格虚高问题;通过人工成本核算数据,分析用工数量与施工进度是否匹配,防止出现人工费用浪费。
二、建筑工程造价审计中成本核算现存问题剖析
2.1审计制度与规范不完善
建筑工程造价审计对工程成本核算是这样规定的,审计制度规范有缺陷。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核算是没有统一的明确化规定,不同成本核算审计项目在内容包括涉及的材料价格认定、工人工资的确定等没有统一化量化标准。所以,审计从业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针对同一类费用进行审计存在不同的判断,审计结果不具备横向评价,不能准确地判断项目工程成本的合理性与精确性。
2.2审计方法与技术落后
在传统的建筑项目成本核算工作中,存在着对成本核算的实际数据进行人工核算的方法和审计抽样方式。而且,在成本数据较多时,人工核算过于复杂,这很容易造成较大的偏差,无法保证工作的进度和审计结果的精准性。在成本样本数量较大时,采用抽样的方式,就难免无法完整地反映整个项目工作中的成本,存在较大的偶然性。审计技术运用比较落后。信息化技术发展普及以后,在其他产业出现了大量的新技术手段,如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但是在建筑工程造价审计过程中,其使用不足。
2.3人员专业素养与管理问题
核算人员专业水平较低,不能适应当代较复杂的成本核算。一些施工企业中的成本核算人员,缺少科学的专业财务知识与成本管理经验,不够了解成本核算方法,不能灵活运用先进的核算方法。例如,不了解作业成本法的知识与要点,依旧沿用传统的简单核算方法,并无法精确地摊分分配间接成本,成本核算不够准确。
三、基于造价审计方的施工项目成本核算优化对策
3.1健全审计制度架构,优化审计流程设计
由造价审计方向领导提出建立审计制度结构。首先统一各成本核算审计办法,联合各行业协会、主管管理部门,明确人工、材料价格的认定、劳务费、机械费等内容,明确标准,这样有助于在各自区域、项目当中比较。由造价审计方提出审计流程要统一。首先是造价的原始凭证编制从收集源头上开始,设定施工单位提供成本资料凭证的样例表,包含凭证的种类,填制内容等内容,严格的审批程序,复审各凭证的真实性、完整性。
3.2融合新兴审计技术,构建智能化审计平台
积极学习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审计技术,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多途径搜集市场材料价格、人工费等资料,建立数据库,运用数据分析和对比,及时准确判断材料成本起伏、项目各施工阶段成本变化趋势,迅速定位成本异动点。运用智能化审计平台,将审计全过程的各个流程全部融入,运用平台将成本数据实时上传、自动审核、智能分析,审计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平台实时在线远程监控项目成本核算过程,及时下发整改通知书,大大提高审计效率以及对成本核算控制的力度,推进工程造价审计的智能化和高效化。
3.3提升人员专业素养与管理水平
增强对核算人员的技能培训,定期开展财务知识培训、成本核算知识培训、先进成本核算技术应用培训,聘请行业专家作专题讲座,深入分析作业成本法等先进核算方法的相关原理与实务操作步骤,进一步增强核算人员的业务水平。企业负责人要增强成本核算工作的重视程度,将成本核算工作纳入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的进程,加强企业对成本核算部门的人财物投入力度,为企业财务人员购置专业成本核算软件、设备工具,提升工作效率;在项目决策中要积极考虑成本核算数据信息,逐步形成以成本核算信息为主的项目决策机制;制定成本核算奖励机制,将工作过程中取得优异成绩、为企业节约成本、降低成本的人员进行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调动核算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保证成本核算工作顺利开展。
结语
本文通过以上文献探讨工程造价审计和施工企业成本核算的相关理论知识,分析当前存在的审计体制、技术和人员等缺陷,进而从造价审计角度对健全体制、融合技术和强化人员素质等方面进行相关研究,通过本篇文章的研究可以促进完善建筑工程项目造价审计、严控工程成本的重要性,促进建设行业有序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秦艳丽.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中施工项目成本核算对策[J].砖瓦,2025,(03):128-130.
[2]周东.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中施工项目成本核算的优化策略[J].陶瓷,2024,(09):19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