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作者

王存文

成都嘉德数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611200

摘要:随着环保要求日益严苛,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迫在眉睫。本文深入剖析现有污水处理厂面临的挑战,如出水水质难以满足新标准、处理工艺效能受限、设备老化等问题。聚焦提标改造关键技术,涵盖深度生物处理、高效混凝沉淀、高级氧化、膜分离等领域,详细阐述各技术原理、优势与应用要点。探讨技术集成应用、运行成本控制、污泥处理处置面临的困境,提出优化工艺组合、强化成本管理、创新污泥处理策略应对举措,旨在提升污水处理厂处理效能,确保出水水质达标,为城市水环境改善筑牢根基,推动环保事业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城市污水处理厂作为水污染控制的核心防线,在维护城市水环境质量、保障生态平衡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污水排放总量与成分日益复杂,国家及地方相继出台更为严格的污水排放标准。为顺应环保大势,众多城市污水处理厂亟待提标改造,以提升处理能力、优化出水水质,这不仅是环境工程领域的重要课题,更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面临的挑战

1.出水水质标准提升:现行排放标准对化学需氧量(COD)、氨氮、总磷、总氮等指标限值大幅收紧,传统处理工艺难以稳定达到新要求,尤其是氮磷深度去除成为难点,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2.处理工艺效能瓶颈:部分早期建设的污水处理厂采用的活性污泥法等常规工艺,运行多年后存在污泥膨胀、微生物活性下降等问题,处理效率大打折扣,且抗冲击负荷能力弱,难以应对水质水量波动。

3.设备老化与维护困难:长期运行导致设备磨损、腐蚀严重,如曝气机、泵机、格栅机等故障率上升,维修频繁,不仅影响正常运行,还增加能耗与运维成本,而老旧设备更新改造资金投入大。

三、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关键技术

(一)深度生物处理技术

1.技术原理:以改良型活性污泥法为代表,通过优化微生物菌群结构,如投加特定功能菌剂,强化硝化与反硝化作用,实现对氨氮、总氮的高效去除;采用生物膜法,利用附着生长的微生物膜,增大微生物与污水接触面积,提高有机污染物降解速率。

2.优势:充分利用微生物自然代谢能力,运行成本相对较低,无二次污染,能在不改变主体工艺框架下深度净化污水,与后续工艺兼容性良好。

3.应用要点:合理调控曝气量、污泥龄等运行参数,根据进水水质动态调整微生物营养配比,定期监测微生物活性,及时补充菌剂,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二)高效混凝沉淀技术

1.技术原理:向污水中投加高效混凝剂,如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等,通过电性中和、吸附架桥等作用,使水中细小胶体颗粒脱稳凝聚成较大絮体,再借助沉淀作用快速分离,有效去除悬浮物、部分磷及胶体态有机物。

2.优势:工艺成熟,操作简便,对浊度、磷去除效果显著,能快速应对水质突变,作为预处理或深度处理单元,可减轻后续工艺负荷。

3.应用要点:精准控制混凝剂投加量,依据水质变化实时调整,优化絮凝反应条件,如搅拌强度、时间,确保絮体形成与沉淀效果,定期清理沉淀池,防止污泥淤积。

(三)高级氧化技术

1.技术原理:利用臭氧氧化、芬顿氧化等强氧化性手段,产生具有高活性的羟基自由基(?OH),能无选择性地攻击污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将其氧化分解为小分子无害物质,如将复杂芳烃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2.优势:对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去除能力超强,可显著提升污水可生化性,为后续生物处理创造有利条件,出水水质稳定优质。

3.应用要点:合理设计氧化剂投加量与反应时间,考虑臭氧制备成本与安全性,芬顿氧化需精准控制亚铁离子与过氧化氢配比,妥善处理反应后产生的含铁污泥,防止二次污染。

(四)膜分离技术

1.技术原理:微滤(MF)、超滤(UF)、反渗透(RO)等膜分离技术,依据膜孔径大小对污水进行筛分过滤。微滤可截留悬浮物、细菌;超滤进一步去除大分子有机物、胶体;反渗透则凭借半透膜原理,在压力驱动下,阻挡溶解性盐类、重金属离子等微小污染物,实现深度脱盐净化。

2.优势:分离精度高,出水水质好,占地面积小,自动化程度高,能灵活与其他工艺组合,满足不同水质需求。

3.应用要点:做好预处理,防止膜污染,定期化学清洗与反冲洗,优化膜组件运行压力、流速,根据膜寿命周期及时更换,降低运行成本。

四、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技术应用面临的困境

1.技术集成优化难题:多种提标技术组合时,各技术间兼容性、衔接性需精细调试,如高级氧化与生物处理联用,若氧化过度可能抑制微生物活性,如何优化工艺组合顺序与运行参数,实现协同增效是关键挑战。

2.运行成本攀升:新设备购置、药剂投加、能耗增加等因素导致运行成本大幅上升,尤其一些高端技术如膜分离、高级氧化,膜更换、氧化剂消耗成本高昂,而污水处理收费标准调整滞后,给运营带来经济压力。

3.污泥处理处置困境:提标改造后污泥产量、成分改变,传统污泥处理方式难以满足环保要求,污泥无害化、资源化难度增大,若处置不当易造成二次污染。

五、应对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技术应用困境的策略

1.优化工艺组合:开展小试、中试研究,依据污水水质特性、处理目标,筛选适配技术,优化组合流程,建立数学模型模拟不同工况下工艺运行效果,精准确定最佳运行参数,实现技术协同效益最大化。

2.强化成本管理:引入精细化成本核算体系,全面分析设备折旧、药剂、能耗、人力等成本构成,通过节能改造,如优化曝气系统、采用高效泵机,降低能耗;与药剂供应商谈判争取优惠,探索污泥资源化利用途径,如污泥制砖、发电,弥补成本缺口。

3.创新污泥处理策略:研发新型污泥预处理技术,提高污泥脱水性能;推广污泥厌氧消化、好氧堆肥等无害化处理工艺,结合土地利用、建材生产等实现污泥资源化,建立污泥全生命周期跟踪管理机制,确保环境安全。

六、结论

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是守护城市水环境的关键举措,深度生物处理、高效混凝沉淀、高级氧化、膜分离等关键技术为其提供坚实支撑。尽管面临技术集成、成本、污泥处理等诸多困境,但通过优化工艺组合、强化成本管控、创新污泥处置策略,可有效提升污水处理厂综合效能,确保出水水质稳定达标,为城市水生态修复、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推动环境工程迈向新高度。

参考文献

[1]王峰青,张智,陆磊,等.三峡库区城市污水处理厂功能提升与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研究与综合示范[J].给水排水,2013,39(2):9-13.DOI:10.3969/j.issn.1002-8471.2013.02.002.

[2]卢彦.可提升式微孔曝气系统在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应用研究[D].广东:华南理工大学,2008.DOI:10.7666/d.Y1440481.

[3]何大伟.污水处理厂节能降耗与能源回收利用技术途径与策略研究[D].黑龙江:哈尔滨工业大学,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