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不动产权调查中地理测绘技术的应用与优化策略
赵安静
江苏火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聚焦农村不动产权调查中地理测绘技术的应用。在应用方面,地理测绘技术在土地权属调查、房屋等建筑物测绘以及数据采集与处理环节均发挥关键作用,如利用GPS 确定土地边界、RS 获取建筑物影像等。但在应用过程中,存在技术层面精度受环境影响、数据融合困难,人员与设备层面专业人员短缺、设备老化,管理与应用层面成果管理不规范、技术与业务流程融合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技术上采用组合测绘技术、研发数据融合算法,人员与设备上加强人才培养引进、更新维护设备,管理与应用上健全管理制度、优化业务流程等方面提出优化策略,旨在提升地理测绘技术在农村不动产权调查中的应用效能。
关键词:农村不动产权调查;地理测绘技术;应用;优化策略
引言
农村不动产权籍调查对于切实维护农村农民利益和规范管理农村土地资源以及在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农村不动产权籍调查各个环节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现阶段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研究其应用情况、问题及有效的解决途径,从而提高农村不动产权籍调查水平,进而保障农村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
一、地理测绘技术在农村不动产权调查中的应用
1.1土地权属调查中的应用
GPS是基于定位精准,能够瞬时准确判断土地边界点的准确坐标,土地权属调查过程中,工作人员手持GPS接收机,到田地里实际测量,取得准确坐标数据后通过接收机进行数据实时录入,这些准确的坐标通过专业软件转换成土地权属范围,能够很大程度上规避边界不明确产生纠纷的问题。GIS主要应用于对土地的相关数据进行存储,GIS会将土地的权属性质、面积大小、利用现状等信息进行数字化存档和管理,建立土地信息数据库,使用GIS中的空间分析功能可以快速反映各种地块之间的相对位置,作为土地权属确认的科学数据分析基础。
1.2房屋等建筑物测绘中的应用
卫星(RS)遥感可以有效加快房屋及其附属建筑物信息的采集。利用高分遥感卫星或者无人机高空俯拍农村土地信息,图像清晰,通过建筑影像信息的提取判断可以初步了解农村建筑信息分布情况、形状、大小等概况。三维激光扫描对于准确度量房屋及其附属建筑物,具有快速采集被测建筑空间表面三维坐标点,建立建筑物点云模型的优势。对建筑物的三维点云模型信息可以做到精准的房屋内尺寸、房屋高度、房屋建筑面积等测量,为不动产登记提供精准建筑数据。
1.3数据采集与处理中的应用
地理测绘技术可实现多源数据采集,GPS提供数据的空间位置信息,RS提取影像信息,GIS实现数据的管理和分析,多种技术相配合。数据采集过程中利用数据采集软件将多源数据进行整合,数据处理过程中,利用数据清洗算法剔除噪声数据、利用坐标转换将不同的坐标系下数据统一、利用空间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挖掘,挖掘出土地权属、建筑物特征等信息,为农村不动产权调查提供综合、准确的数据基础。
二、农村不动产权调查中地理测给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
2.1技术层面问题
目前,地理测绘技术在农村复杂的环境中精度易变,在山区,GPS信号易受山体阻挡影响,从而弱化或中断GPS的信号,造成GPS的定位偏差,使得在土地权属范围划定中很难准确地确定土地边界点的坐标。在林区,茂密的树冠容易干扰遥感影像采集,使得建筑物、土地的特征难以看清、看准,进而影响测量的精度。测绘技术的多样化,不同测绘地理信息数据在格式、坐标系统、精度等方面的差异,不利于数据融合。
2.2人员与设备层面问题
在农村进行不动产权调查时,专业的测绘人员比较稀缺,现有的人员对新的地理测绘技术,如3D激光扫描、GIS深层次的应用掌握程度不够,技术不熟练,在实际的调查工作中无法及时地发挥技术的优势,工作执行的效率不高,数据的精准性得不到保障。有些农村的地理测绘设备陈旧,GPS接收机的定位准确性出现误差,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不稳定,遥感传感器的分辨率不够高。
2.3管理与应用层面问题
测绘资料管理不规范。在农村不动产权调查工作中存在数据存储无序的问题,缺少统一的存储格式与管理。档案归档无序,造成数据查询、调用不便、出现数据丢失的现象,导致调查工作无法延续,数据应用失去价值。地理测绘技术与不动产权调查业务流程的结合不紧密。在权属确认阶段出现测绘与实际权属数据对接不便,增加权属确认的难度;在登记发证阶段出现测绘数据无法及时传递的现象,造成登记工作与调查工作无法形成整体。
三、农村不动产权调查中地理测给技术的优化策略
3.1技术优化策略
对于复杂地形条件下地理测绘技术的精度损失问题,可以采取组合测绘技术。山地情况下,GPS+全站仪。将GPS定位获取大约位置后,再用全站仪对边界点在GPS定位基础上依据角度和距离校正,将因为信号被遮挡造成的GPS精度损失加以补偿,从而准确确定土地边界。林地区,利用激光雷达技术辅助遥感影像取得。激光雷达能穿透森林获取土地及房屋建筑三维数据,与遥感影像数据相结合,清晰反映土地和房屋建筑特征,提升测绘精度。针对数据的融合难的问题,开发数据融合的专业算法与平台。算法利用不同格式、坐标系、精度数据间的信息特征提取与匹配实现数据自动转换及融合。为增强算法实用性,可结合常见测绘软件接口,开发专用数据融合平台,实现多源地理测绘数据的高效整合,降低人工处理成本与出错概率。
3.2人员与设备优化策略
强化人员的培养和引进,一是开展有关农村不动产权的调查工作人才培训,聘请各相关领域专业人士介绍并讲解测绘工作中新的地理测绘技术原理及操作流程,如三维激光测绘扫描、GIS高级使用等,并预留实践性课程,提升测绘人员的技能水平。二是联系大学里的测绘人员,培养并接纳相关专业毕业的优秀学生到农村,补充测绘人员的队伍。三是加大农村测绘设备上的投入,在测绘设备逐步老旧化的进程中,及时进行更换,购入GPS接收机精度较高、高分遥感无人机以及三维激光扫描测绘仪等先进的设备。建立设备维护保养机制,定期对新购设备进行检测与维护,确保设备始终处于最佳运行状态,延长使用寿命,保障测绘工作的持续高效开展。
3.3管理与应用优化策略
完善测绘成果内部管理制度。统一下发数据格式,将成果数据统一采用通用的地理信息数据格式,例如GeoTIFF、Shapefile格式存储,方便数据交换;通过集中数据管理系统,对测绘成果进行分类存储、分类归档,建立具体的数据目录和数据索引,方便查询、调阅数据,保证数据的安全和完整性。对地理测绘技术与不动产权调查业务流程做有机融合。在确权过程中,建立测绘数据与权属资料的对应关联机制,当测绘数据发生变更时,能及时与权属信息进行对比核实,提高的确权效率。在登记发证环节,建立数据即时传递途径,将测绘数据及时准确地送达登记部门,避免贻误,实现调查工作的各环节有机同步高效推进。建立数据使用追溯机制,详细记录数据流向与使用情况,确保数据使用合规性与可查性。
结语
农村不动产调查当中,地理测绘技术有着较多的应用,但也带来不少的问题。体现在技术精度方面不够高,在人员和设备方面缺乏保障,在应用管理方面不尽人意。经过探究改变方法,能够实现改变现状的目标。今后继续进行技术革新,做好人员和设备的保障工作,在应用管理方面做好。以满足农村不动产调查工作的更好、更加准确地推进,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陈常国.新形势下测绘技术在农村土地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5,(01):69-71.
[2]刘阳.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4,14(35):179-182.
[3]吴杰,姜海艳,吴秋华,等.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J].北斗与空间信息应用技术,2024,(06):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