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亮〉女声三声部合唱作品的声部处理与情感表达研究
任瑶
南京市第十三中学 210008
《光亮》是一首有着颇高艺术价值的女声三声部合唱作品,作品原为大型纪录片《紫禁城》主题曲,融合北宋苏轼《定风波》名句,通过现代旋律与京剧元素的结合,传递豁达坚韧的人生态度。此作品借助精巧的声部设计,呈现出丰富的音响层次,营造出动人的艺术效果,在声部处理环节,该作品充分运用女声三声部的音色特点,凭借声部交织、此起彼伏的音响效果,构建成和谐统一的整体,于情感表达方面,作品运用多样化的演唱技巧和声部配合,呈现出细腻动人的艺术情感,对这部作品展开研究,对于提升女声三声部合唱作品的演唱水平有着意义。
一、《光亮》女声三声部合唱作品的创作背景与艺术特色
《光亮》原为大型纪录片《紫禁城》的主题曲,由著名歌手周深演唱,女声三声部合唱版本保留了原曲的戏腔段落并融入京剧青衣行腔技巧与念白,将宋词《定风波》的经典诗句与京剧韵调相结合,展现出婉转柔美的传统声腔艺术。其整体结构运用三段体形式,旋律优美且动听,和声色彩丰富还多变。作品凭借女高音、女中音以及女低音这三个声部的配合,构建出丰富多样的音响层次,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作品在音乐表现力方面极具感染力,三个声部的编配十分巧妙,音色特点相当鲜明,在演唱技巧上,作品对演唱者提出了较高要求,需要声部之间默契配合,才可呈现出作品应有的艺术效果。作品在教学实践里也拥有关键价值,能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又可提升艺术鉴赏水平[1]。
二、《光亮》女声三声部合唱作品的声部处理研究
(一)声部音域与音色特点分析
《光亮》这部作品在声部音域设计方面呈现出精妙的艺术构思,女高音声部的音域集中于中音 d2 到高音 a2 这个区间,可充分将明亮清澈的音色特点呈现出来,女中音声部的音域主要分布在 a1 至 e2 之间,其音色呈现出温暖饱满的特质,女低音声部以 e1 至 b1 作为主要音域,呈现出浑厚深沉的音色特征。这样的音域合理分配,让三个声部各有特色且可完美融合,在和声织体当中,三个声部的音程关系维持着适当间距,避免出现声部交叉的情况,保证音响效果清晰,作品在高潮段落时会适当扩展声部音域范围,女高音最高可达到 b2,形成强烈的戏剧性效果,而女低音声部借助将音域降低至d1,加强了音响的纵向层次感。
(二)声部织体与配合方式探究
声部织体设计乃是《光亮》这部作品取得艺术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作品起始部分以女高音声部独唱的形式引入主题,紧接着女中音声部与女低音声部相继进入,营造出一种层层递进的音响效果,于主题展开阶段,三个声部运用了多种配合方式,其中有齐唱织体,也有对位式的手法,还采用了声部轮唱等手段。在作品的中段部分,三个声部借助交错模进的方式,营造出如波浪般起伏的音响效果,在合唱织体的变化方面,有时会让两个声部维持和声进行,另一个声部作为主旋律独立发展,有时则采用三个声部的密集进行,形成厚重的和声效果,这般丰富多样且变化多端的织体设计,保证了音乐有层次感,还提高了作品的表现力[2]。
(三)声部进入与衔接技巧探讨
在声部进入与衔接这一方面,《光亮》呈现出精巧的设计构思,作品里各声部的进入时机都经过了精心的安排,如此一来,可避免出现生硬的切换情况,又可以维持音乐的连贯性,比如说在过渡段落的时候,采用声部渐次进入的办法,从单声部慢慢地过渡到二声部,最终发展成为三声部合唱,让音响层次自然变得丰满起来。在声部衔接处理过程中,运用了声部渐强渐弱的动态变化,使得声部转换更为流畅。
三、《光亮》女声三声部合唱作品的情感表达研究
(一)力度变化与情感表现
《光亮》于力度处理方面呈现出细腻的情感层次,该作品起始于中等力度,随着情感的慢慢推进,力度逐渐加大,在高潮段落运用强音来呈现,凸显音乐的戏剧性效果,作品在力度变化上运用了多样的处理方式,像渐强渐弱的动态转变、突强突弱的对比效应等,在三声部的力度配合中,依据声部的主次关系合理分配力度层次,主要声部适度突出,其余声部作为衬托以突出旋律线条。力度的变化与歌词内容紧密相连,在抒情段落采用柔和的力度来表达细腻的情感,在高潮段落采用较强的力度来呈现激昂的情绪。
(二)京剧与流行的创新融合
《光亮》在情感表达上巧妙融合了京剧艺术与现代流行音乐的表现手法,在戏腔演唱段落,三个声部通过对京剧青衣声腔的运用,展现出细腻婉转的传统韵味。女高音声部运用京剧“导板”式的念白以抑扬顿挫的方式吟诵“莫听穿林打叶声”,中声部和低声部则以柔和的和声织体烘托,营造出空灵典雅的意境,而在流行音乐段落,作品采用现代的和声语言,三个声部以饱满的音色演绎富有张力的旋律线条,表达坚定豁达的情感,这种传统与现代的交织融合,不仅丰富了作品的表现力更使情感表达既具有典雅韵味,又富有现代气息,形成独特的艺术魅力。
(三)咬字吐字与语气表达
《光亮》对于咬字吐字有着相当严格的要求,这对作品的艺术表现效果有着直接影响,在字音处理方面,要做到清晰准确,声母和韵母的发音位置要统一规范,在关键词句上,运用重音处理来突出语气,以此提高表现力,在连音词组的处理过程中,要留意气息的连贯性,防止断气对音乐表现产生不良影响。不同声部在咬字吐字上也应当保持一致,在齐唱段落。
四、结语
经过对《光亮》女声三声部合唱作品展开较为细致的研究,揭示出这部作品于声部处理以及情感表达层面所有的独特艺术价值,该作品借助精妙的声部编排方式,呈现出丰富多样的音响层次,依靠细腻的情感处理手段,营造出可打动人的艺术效果,在声部处理这一方面,作品充分施展女声三声部的音色优势,搭建起立体的音响画面,于情感表达方面,凭借多样化的演唱技巧以及声部配合,呈现出细腻且有深度的艺术内涵。对这部作品的研究所得成果,会给女声三声部合唱作品的演唱实践带来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刘韵涵, 韦辉. 论女声合唱《山在虚无缥缈间》的创作技法[J].当代音乐 ,2022,(10):106-108.
[2] 赵静雨.《二泉映月》的传承与创新-- 以女声三声部合唱《二泉映月》为例 [J]. 黄河之声 ,2023,(09):38-41.
[3] 王秋诗. 关东豪情 妙笔绮丽——徐占海三声部无伴奏女声合唱《摇篮曲》排演札记[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24,(03):6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