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AI 技术赋能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研究
林丹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650000
引言
在新媒体技术蓬勃发展的当下,人工智能(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教育领域,推动着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核心学科,肩负着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思维品质与文化素养的重要使命。如何借助 AI 技术突破传统教学瓶颈,实现教学内容、方法及评价的创新,成为教育工作者亟待探索的课题。本文立足新媒体时代背景,深入分析 AI 技术赋能小学语文教学的价值与路径,旨在为构建智能化、个性化的语文教学新生态提供参考。
1 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价值
1.1 资源智能推送,减轻备课负担性
传统备课过程中,教师需耗费大量时间检索筛选教学素材,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下,可自动解析单元主题与语文要素的关联网络,生成结构化的资源供给方案。这种定向推送机制不仅降低信息筛选的冗余成本,更通过跨文本资源的深度关联,拓展教学设计的创新空间。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下,通过解构课程标准与学情特征的双重维度,能够输出符合认知规律的教学内容组合方案,使基础性备课工作实现标准化与个性化统一。教师得以从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将精力集中于教学策略优化与创造性活动设计。技术赋能的资源供给模式,既保障教学核心目标的落实精度,又通过开放性的资源扩展接口,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最终形成减负与提质协同并进的教学生态。
1.2 增强个性化教学精准度
传统语文教学难以兼顾每个学生的差异化需求,而AI 技术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识别学生的学习短板和优势。例如,智能批改系统能够分析学生的作文,指出语法错误、逻辑问题,并提供针对性改进建议,帮助教师制定个性化辅导方案。同时,AI 算法能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动态调整习题难度,确保学习内容始终处于“最近发展区”,避免过难或过易。这种精准化教学不仅提升了学习效率,还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使其能够更专注于教学策略优化和人文关怀,从而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2 新媒体时代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困境
2.1 教学模式固化,个性化需求难满足
传统小学语文课堂多以教师讲授为主,“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在识字、阅读、写作等环节的学习节奏与能力水平不同,但教师难以兼顾全体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导致部分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效果参差不齐。
2.2 资源整合低效,情境创设局限性大
小学语文教学依赖教材及有限的教辅资源,新媒体环境下虽有海量资源涌入,但教师缺乏高效整合工具,难以将优质资源转化为生动的教学内容。同时,传统课堂的情境创设多依赖图片、视频等静态或单向输出形式,沉浸式、互动性的学习场景构建不足,难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与深度参与。
3AI 技术赋能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路径
3.1 教学方法创新:打造人机协同的高效课堂(1)AI 辅助的情境化教学
结合课文内容,利用 AI 技术创设多模态教学情境。例如,在《爬山虎的脚》教学中,通过 AR 技术将爬山虎的生长过程“搬”进课堂,学生可通过手机或平板观察叶片伸展、茎蔓攀爬的动态细节,配合 AI语音讲解植物生长原理,将语文观察能力培养与科学认知结合;在口语交际课中,利用虚拟场景模拟“商场购物”“校园采访”等真实情境,学生与 AI 虚拟角色对话,系统实时评估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流畅度及礼貌用语使用情况,提升口语交际能力。
(2)小组协作与智能支架结合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引入AI 智能支架,引导学生有序开展探究活动。如在“神话故事创编”任务中,AI 可提供故事框架模板、角色设定提示、情节冲突设计建议等,学生在智能支架的支持下分工协作,编写故事片段并通过 AI 平台分享互评,系统自动汇总小组反馈并生成优化建议,提升合作学习的效率与深度。
(3)游戏化学习设计
基于 AI 的智能游戏化教学平台,将语文知识与闯关、竞赛、角色扮演等游戏元素结合。如“汉字拼写大挑战”游戏中,学生通过语音输入或触屏书写完成汉字拼写,AI 实时判断正误并给予语音鼓励,错误汉字自动加入“错题本”以便复习;“古诗飞花令”智能对战游戏,学生与AI 或同学在线对决,系统根据诗句储备量、反应速度等维度评分,激发学生积累古诗的兴趣。
3.2 教学评价创新:构建数据驱动的评价体
(1)多元智能评价指标构建
突破传统纸笔测试的局限,结合AI 技术构建涵盖语言能力(识字、阅读、写作、口语)、思维品质(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文化素养(传统文化认知、审美情趣)等多元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例如,通过分析学生在课堂问答、小组讨论中的发言内容,评估其逻辑表达与观点提炼能力;利用作文语义分析技术,判断学生对传统文化主题的理解深度与情感表达水平。
(2)动态实时的过程性评价
借助 AI 学习平台实时采集学生的学习数据,生成可视化的学习进展报告。教师可通过报告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瓶颈,如某学生在“比喻修辞”运用上频繁出错,可针对性推送专项训练;学生也可通过个人终端查看自己的学习轨迹,了解优势与不足,自主调整学习计划。此外,AI 还可对班级整体学习情况进行分析,为教师调整教学策略提供数据支撑,如发现多数学生对某类文言文句式理解困难,可及时补充相关语法讲解与练习。
(3)人机协同的评价反馈
采用“AI 初评 + 教师精评”相结合的方式,提升评价效率与准确性。AI 完成基础知识的快速批改(如字词拼写、病句修改),并生成初步评价报告;教师则聚焦于学生的思维过程、情感表达等复杂维度进行深度点评,如在作文评价中,AI 分析语言流畅度与结构合理性,教师关注立意创新性与情感真挚度,二者协同为学生提供全面反馈。
结语
新媒体时代,AI 技术为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提供了强大动力,其价值不仅在于技术工具的应用,更在于推动教学理念、模式与生态的变革。通过精准化教学、沉浸式体验、智能化交互与过程性评价,AI 技术正助力小学语文课堂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型,为培养具有创新思维与核心素养的时代新人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炳智 . 基于学生需求的小学语文个性化教学方法探索 [J].读写算 ,2025,(08):46-48.
[2] 余媛媛 . 人工智能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J]. 教师博览 ,2025,(09):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