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整本书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
卜娟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中宁县中宁中学 755100
在语文课程改革持续深化的背景下,整本书阅读成为高中教学重点,《乡土中国》凭借对中国传统社会的深刻剖析,成为培育学生思辨能力的重要文本。但现实教学中,教师多将教学重心放在“差序格局”“礼治秩序”等概念阐释上,学生自主思辨空间被严重挤压,难以建立理论与现实社会的关联,探索符合《乡土中国》特质的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对革新语文教学模式、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一、构建情境化阅读任务链
具身认知理论主张认知过程与身体感知紧密交织,这为《乡土中国》的教学实践提供了重要启示,对于高中生而言,《乡土中国》中“差序格局”“礼治秩序”等抽象概念往往难以理解,若能将这些理论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场景结合,就能降低学习门槛,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的欲望。
在“解码身边的乡土基因”主题任务中,教师引导学生先从生活场域入手开展调研。有学生留意到,自家所在社区的老年人自发组织起“互助小组”,谁家遇到急事,邻里之间都会主动帮忙,这种守望相助的模式与《乡土中国》中描述的乡土社会邻里关系不谋而合;还有学生发现,在家族微信群里,春节时晚辈向长辈拜年、家族重大事项集体商议决策等行为,体现了血缘关系在现代社会的延续。带着这些观察,学生再去研读《乡土中国》相关章节,尝试运用书中理论分析现象背后的文化逻辑。在小组研讨环节,学生们各抒己见,有的提出社区团购这种新型邻里合作形式,是乡土社会互助传统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有的则认为社交媒体虽然扩大了人际交往范围,但也导致传统地缘关系中的情感联结变得相对薄弱,学生通过撰写调研报告,系统阐述自己对现代社会乡土文化传承与变异的思考。
二、开展跨学科议题研讨
布鲁纳的学科结构理论强调,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有助于学生实现知识的理解和迁移。《乡土中国》这部作品融合了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知识,是开展跨学科教学的优质素材。围绕特定核心议题,组织学生从不同学科视角展开研讨,能帮学生打破学科壁垒,培养多维分析问题的能力,更全面、深入地理解复杂社会现象。
以“社会治理模式的历史演进与现代转型”议题为例,语文、历史、政治学科教师共同设计教学活动。在语文课堂上,学生精读《乡土中国》相关章节,梳理乡土社会礼治秩序的特点:依靠世代相传的习俗和长老权威维持社会运转,纠纷解决多依赖调解而非法律诉讼。在历史课堂中,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从周代宗法制的血缘政治,到秦汉郡县制的中央集权,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结构变化对治理模式的影响。政治课堂上,则聚焦现代法治社会,探讨民主选举、权力制衡、法律体系等治理要素。
三、运用数字工具搭建互动平台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帮助,利用必要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知识的过程。数字技术搭建的互动平台,能够为学生创造开放、共享的学习环境,支持学生开展协作式学习,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积极性[1]。
教师创建的“乡土中国数字研习社区”整合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平台不仅提供《乡土中国》电子文本、专家解读视频,还链接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等专业机构的相关研究成果数据库。在“思辨论坛”板块,教师抛出“直播带货如何重塑乡土经济与文化”等紧贴时代的议题。学生C 结合网红助农直播案例,提出直播带货打破了乡土产品的销售地域限制,促进了乡土经济发展;学生D 则指出,过度商业化的直播可能导致乡土文化的原真性受损,学生利用平台的互评功能,对他人观点进行补充、质疑和反驳,形成层层深入的讨论。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面临发展的快速期,需要人才保障与支持,社会越来越需要思维品质高、思维能力强的人才,需要培养具有底蕴深厚、科学涵养高、思维能力强的全面型人才。当下网络信息发展迅速,面对网络上形形色色的信息,学生需要保持清醒,明辨是非,提取应用对自身有用的信息,因此,不管是出于国家还是自身发展的需求,都需培养能力与素质相结合、创新能力强、思维发展水平高的综合型人才。
四、实施分层式阅读指导
多元智能理论表明,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智能结构和学习风格,在学习能力和知识储备上存在客观差异,《乡土中国》作为一部理论性较强的著作,不同水平的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需求各不相同。实施分层式阅读指导,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个性化学习任务,能够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学习区间内获得成长,实现阅读能力和思辨能力的逐步提升。
教师通过课堂观察、阅读测试、学习日志分析等多种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将学生分为基础层、提高层和拓展层。基础层学生主要完成“知识筑基”任务,如制作《乡土中国》核心概念卡片,详细标注“差序格局”“横暴权力”等概念的内涵、特征;绘制各章节内容关系图,梳理文本逻辑结构。提高层学生承担“理论应用”任务,例如分析某特色小镇建设案例中,乡土文化传统与现代发展理念的融合与冲突;撰写评论文章,探讨网络热词中体现的乡土社会观念变迁。拓展层学生开展“学术探究”任务,像选择某个少数民族村寨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乡土中国》的理论框架,结合田野调查和文献研究,分析其社会结构和文化传承特点;撰写研究综述,梳理国内外关于乡土社会转型的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2]。
结束语:
高中语文教学里,《乡土中国》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的创新直接影响学生思维培育和文化素养提升。把生活化任务当作桥梁连接文本与现实,借助跨学科研讨拓宽思维边界,运用数字平台强化互动交流,通过分层指导满足学生不同学习需求,再配合教学保障。教师需不断调整优化策略,才能有效推动学生思辨与综合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肖天琦 . 高中小说整本书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D].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3.
[2] 莫秀秀 . 高中语文思辨性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D].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