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策略

作者

张玉洁

沭阳县第一实验小学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策略。通过分析语感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语言学习规律,提出了多维度的语感培养策略,包括强化听说训练、开展情境教学、引导文本诵读、鼓励英语阅读、运用多媒体资源以及组织英语实践活动等,并佐以教学实例阐述各策略的实施过程与效果,以期为小学英语教师提供实用的教学参考,助力提升学生的英语语感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语感培养;教学策略;语言能力

一、引言

语感是语言学习者对语言的一种敏锐感知和领悟能力,在英语学习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对于小学生而言,培养良好的英语语感不仅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还能为其今后更深入的英语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因此,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成为教育工作者亟待研究与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语感在小学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一)促进语言理解

具有较强语感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能够更迅速、准确地理解听力材料和阅读文本的含义。他们凭借对英语语音、语调、词汇、语法等要素的直觉感知,能够轻松地把握语言信息的主旨大意、细节内容以及隐含意义。例如,在听力练习中,语感好的学生能快速捕捉到关键信息,理解说话者的意图,即使遇到个别生词也能根据上下文和语感推测出大致意思,从而更好地完成听力任务。

(二)提升语言表达

在口语和写作表达方面,语感的作用同样显著。语感能引导学生自然流畅地组织语言,选择恰当的词汇、句型和语法结构来准确传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小学生正处于语言学习的初级阶段,语感的培养可以帮助他们克服母语干扰,养成英语思维习惯,使他们说出和写出的英语更加地道、规范、富有表现力。比如,在口语交流中,语感强的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境和交流对象,灵活运用合适的表达方式,使对话更加顺畅自然。

(三)增强学习兴趣

语感的培养过程往往伴随着对英语语言美的体验与感悟。当学生能够敏锐地感知英语语音的韵律美、节奏美,体会到英语歌曲、诗歌、故事等语言材料中的情感美和意境美时,他们会对英语学习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和更强烈的学习动机。这种兴趣和动机将进一步推动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英语学习活动,形成良性循环,促进英语综合素养的提升。

三、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策略

(一)强化听说训练

听力训练多样化

教师应提供丰富多样的听力材料,如英语儿歌、动画、小故事、日常对话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听力水平需求。在听力教学中,采用多种训练方式,如听录音填空、选择正确答案、听写单词或句子、复述听力内容等。例如,在教授动物相关的单词时,教师先播放一段包含各种动物叫声的音频,让学生听后说出对应的动物单词,如 “dog - woof, cat - meow, duck - quack” 等。然后播放一段简单的关于动物的小故事音频,让学生听完后回答一些关于故事内容的问题,如 “What animals are in the story?” “What did the animals do?” 等,通过这种方式逐步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和语感。

口语交流常态化

创设宽松的英语交流环境,鼓励学生在课堂内外大胆开口说英语。教师可以组织小组对话、角色扮演、英语演讲、英语脱口秀等口语活动。例如,在学习 “购物” 主题时,教师将教室布置成一个小商店,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分别扮演顾客和售货员,运用所学的购物句型进行交流,如 “Can I help you?” “I’d like to buy...” “How much is it?” 等。教师在学生交流过程中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反馈,纠正发音和语法错误,帮助学生提高口语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从而培养语感。

(二)开展情境教学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尽可能真实的英语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和运用英语。例如,在教授 “餐厅点餐” 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餐厅的场景图片或视频,播放餐厅里的背景音乐和人们的交谈声,营造出逼真的餐厅氛围。然后教师扮演服务员,学生扮演顾客,进行点餐对话练习。这样的情境教学使学生身临其境,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相关的英语知识,增强语感。

除了真实情境,模拟生活情境也是培养语感的有效方式。教师引导学生将英语学习与日常生活相结合,模拟生活中的各种场景进行英语交流。比如,在学习 “家庭生活” 主题后,教师布置任务让学生回家后用英语向家人介绍自己的一天,或者和家人一起进行英语角色扮演游戏,如模拟家庭聚会、旅游等场景。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运用英语,语感得到自然的培养。

(三)引导文本诵读

教师注重对学生朗读技巧的训练,包括语音、语调、连读、重读、弱读等方面。在课堂上,教师先进行示范朗读,让学生跟读,模仿教师的语音语调。例如,在朗读英语儿歌时,教师强调儿歌的韵律和节奏,让学生感受英语语音的美感。对于一些较难的句子,教师详细讲解连读和重读的规则,并进行示范,如在句子 “She is a beautiful girl.” 中,“is a” 连读,“beautiful” 重读,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掌握朗读技巧,提高语感。

采用多种诵读形式,如个人朗读、小组朗读、齐声朗读、配乐朗读等,增加诵读的趣味性和实效性。例如,在学习英语诗歌时,教师先让学生个人朗读,体会诗歌的意境和情感;然后小组朗读,小组成员互相交流和纠正;最后配乐朗读,选择合适的音乐为诗歌朗诵营造氛围,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诗歌的情感世界,加深对英语语言的感悟,培养语感。

(四)鼓励英语阅读

根据小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认知能力,教师为学生推荐适合的英语读物,如英语绘本、简易英语故事书、英语童话集等。这些读物内容生动有趣、语言简洁易懂,配有大量精美的图片,能够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对于低年级学生,可以推荐《牛津阅读树》系列绘本,书中的故事围绕一个家庭展开,情节简单、幽默,语言重复性高,有助于学生积累词汇和培养语感。

教师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如精读与泛读相结合。在精读过程中,学生仔细阅读文本,理解每一个单词、句子的含义,分析文章的结构、语法和词汇运用,学习优美的表达方式,并进行摘抄和模仿。在泛读过程中,学生快速浏览文本,了解主要内容,提高阅读速度和语感的敏捷性。

四、结论

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需要教师综合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并持之以恒地加以实施。通过强化听说训练、开展情境教学、引导文本诵读、鼓励英语阅读、运用多媒体资源以及组织英语实践活动等策略的有机结合,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感知和领悟能力,使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敏锐的语感,为其今后的英语学习和语言运用奠定坚实的基础。小学英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语感培养的重要性,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助力学生英语综合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王蔷。英语教学法教程 [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

[2] 程晓堂。英语学习策略 [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22.

[3] 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 年版)[S].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4] 束定芳。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 [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23.

[5] 刘道义。小学英语教学特点与小学英语课面临的挑战 [J]. 课程。教材。教法,2024(8): 49 - 55.

[6] 鲁子问。小学英语游戏教学理论与实践 [M]. 中国电力出版社,2024.

[7] 张莺,付丽萍。小学英语教学法 [M].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8] 胡春洞。英语教学法 [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

本文系宿迁市教育学会“十四五”规划2024年度一般课题“思趣课堂视角下小学生语感适应性障碍及对策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XHLX2024-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