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五步审议法 推动主题活动探索的思与行

作者

刘秀霞

广州市从化区温泉镇景业荔都幼儿园

本文系广州市从化区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基于“儿童视角”开展本土资源主题活动的实践研究》(立项编号24A08)的研究成果

摘要:幼儿园主题审议是教师在班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围绕某一个主题所进行的讨论、商议,做出一致性的决定以及相应的策略选择。近年来,调查幼儿的原有经验以及当下的兴趣与需要,以幼儿有价值的问题为导向层层递进深入开展主题活动,是幼儿园探索主题活动的基本路径,基于此,主题审议成为了贯穿整个主题开展始末的重要手段。本文围绕如何运用五步审议法,有效推动主题活动进行了相关的实践与思考。

关键词:五步审议法; 主题活动; 实施;思考

主题审议是幼儿园在主题实施过程中,围绕幼儿的已有经验、兴趣和问题、主题的各种资源筛选、核心价值分析、主题网络图预设等进行的讨论、商议、调整,注重幼儿在开展主题活动的过程中习得经验、提升能力,体现以幼儿为主体而不是成人为主体的主题教学模式。本文围绕五步审议法的操作路径,浅析推动主题活动开展的实践路径及思考。

一、五步审议法的概念和程序

“五步审议法”是指在对主题审议进行逻辑性分析、实践性操作、经验性总结、反思性提升的基础上,融合审议要素而形成的具有一定适宜性的审议程序。这一程序包括五个环节:一审儿童,二审教材,三审资源,四审过程,五审经验(如图一)。从时间上看,前三环节属于主题前审议,第四环节属主题中审议,第五环节属于主题后审议。

二、主题活动过程中五步审议法的实施策略

(一)主题前审议实施路径与策略

前审议阶段主要是调研阶段,通过谈话、调查表、收集资料等方式调查幼儿的原有经验以及当下的兴趣和需要、调研教材的丰富性和可用程度,主题背景下幼儿园的现有的各种物资资源和人力资源是否能支持主题活动持续有效的开展。

1.一审儿童,调查已有经验与兴趣

(1)记录有效的师幼谈话

《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以下简称评估指南)指出:教师认真记录幼儿幼儿的行为表现,并做出客观全面的分析,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教师通过聆听幼儿的对话,师幼间的谈话,从零碎的信息中了解到幼儿的已有经验和兴趣的话是什么,然后筛选有价值的问题进行讨论。例如:孩子们围绕“我的家乡有什么”的话题展开讨论,孩子们根据生活经验列举了自己的发现,教师向幼儿提出了引发思考的问题:家乡还有哪些农产品?可以做什么好吃的食物?从幼儿的对话我们找到了孩子的兴趣点。

(2)教师之间的问题讨论

针对幼儿的经验和兴趣,老师们之间进行了商讨,筛选有价值的信息确定主题的范围。A老师:我发现幼儿对身边的农作物很感兴趣,能大胆的和同伴分享自己认识的、品尝过的农产品,还能说出它们的名字。B老师:幼儿园也有种植园,孩子们每周都有劳动实践活动,他们对常见的蔬菜的特征和种植方法都有接触和了解,如果开展农作物的主题活动,能给孩子们亲身体验场地资源,我们幼儿园地处农村,家长资源不缺乏,家长在家引导孩子进行观察、种植、采摘等,实现家园共育这方面有优势。

(3)发放调查问卷进行数据分析

亲子之间的交谈,能挖掘更有价值的信息,老师们经过商讨,设计了调查问卷,希望能挖掘更有价值的话题。

通过调查数据分析(见图三),我们发现了有30%孩子对于周边的热门旅游景点有了解,比较熟悉的是溪头村、从化大桥、儿童公园,对中秋节、春节、端午节这三个传统节日比较熟悉,其中有62%的孩子对常见的农优产品如荔枝、龙眼、番薯、花生等农作物了解并熟悉,感兴趣的方面大多数都是围绕农产品的生长和食用。有38%的孩子对常见的美食如肠粉、糯米糍、松糕、凤爪、叉烧包等有品尝过……从这些数据得知,孩子们对农优产品的了解和想探索的问题是最多的。

2.二审教材,提供教学指导和依据

主题活动的教材详细列出每个主题活动的教学目标和内容,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例如:《农产品大发现》主题活动前审议阶段,教师结合当下幼儿的兴趣与经验,查阅了相关的教师用书,找到了《幼儿园“活教育”课程》、《智慧鹰》、《幼儿园渗透性课程》、《卓越》等书籍,里面有相关的教学设计、主题网络图,为教师的主题备课提供了教学指导和参考依据。

3.三审资源,充实主题实施的路径

在主题活动过程中需要使用教具和素材,例如图书、图片、玩具、游戏、音乐、视频、软件、人力资源等,能提高主题活动实施的有效性,促进幼儿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手段获得深入的实践体验,对其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审议资源内容时,教师主要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巧妙运用资源的整合让幼儿获得知识经验的提升。

在主题活动前期阶段,基于幼儿感兴趣的问题,教师针对教材资源、网络资源、社会资源和家长资源进行深入了解和调查,梳理幼儿园及附近社区的资源,将适合的资源整合,以充分发挥环境、材料的作用,使之成为推动主题活动深入开展的重要载体。注重家园教育的合力,与家长共同开发活动资源,充分发挥资源的整合力量。

(二)通过主题中审议,优化内容和策略

主题中审议主要是五步审议法中的第四步审过程。通过对前期活动过程回顾、幼儿在主题探究过程中的兴趣和遇到的挑战进行梳理分析,发现新的学习契机,优化实施路径,生成新的内容。

1.回顾与分析,调整优化内容

前期回顾的内容包括已经完成的主题教学活动内容、室内外区域活动、幼儿表征、绘画手工作品等的幼儿在主题行进中所呈现的学习行为和表现。在主题活动《农产品大发现》的前期回顾中,教师进行了主题起源的回顾,罗列了幼儿产生的新问题,如:为什么花生要拿去晒干?是不是所有的番薯都长得一样呢?花生和番薯是怎样种出来的……记录了探究过程中幼儿的兴趣以及活动的深入实施路径:如在剥花生活动中,孩子们对花生怎么剥展开了讨论:花生怎么剥才能保留完整的花生壳?把花生煮熟需要多长时间?从而产生了煮花生的探究活动。进行了实施方法策略不足的反思:每个活动都侧重于某一个领域的探讨,忽视了整合教育的意义,个别活动采取的形式没有兼顾到每个幼儿的操作体验,于是对个别活动进行了优化整合。

2.生成与预设,重构新网络图

《评估指南》指出:教师善于发现各种偶发的教育契机,尊重并回应幼儿的想法和问题,支持和拓展每一个幼儿的学习。随着主题的深入开展,教师在倾听、记录幼儿话语的同时,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解读和分析,善于捕捉幼儿新的兴趣和需要。

在拔花生的过程中,孩子们引发了以下问题的讨论:怎样处理花生苗?花生为什么有长有短,里面的种子数量一样吗?针对幼儿的问题,教师们通过审议重构了主题脉络图,从而新增加了活动《花生苗的秘密》、《拔花生》、《花生浮沉》、《花生壳大变身》,通过户外实践活动组织幼儿拔花生,让幼儿掌握拔花生的方法,通过数数和目测找出花生种子的数量与长短的关系,通过晒花生和煮花生等对花生有深入的了解。

在主题课程实施过程中会有很多新的资源和线索,需要对主题前审议预设内容进行不断深化与调整。追随幼儿的生成活动开展沉浸式主题探究实践。

3.园级别审议,论证中期成果

当生成性主题活动得到拓展或自然顺延到新的主题活动时,幼儿园组织全体教师开展园级中期审议。教师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对照《指南》,围绕主题目标、内容以及活动设计进行讨论。主题审议研讨,能够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实践反思能力,使教师的课程思路越来越清晰,所设定的课程目标越来越明确。

(三)主题后审议,建立资源库

主题后审议的主要内容是五步审议法中的最后一步——审经验。通过对整个主题活动过程的回顾、目标达成度、实施路径策略和幼儿新经验进行深入评估和分析,优化主题网络和整理资源库,形成一套可以推广的主题课程实施方案。

1.以课程故事为载体,评估幼儿能力的发展

在主题活动推动过程中,教师通过拍照、话语记录等记录幼儿的“哇”时刻,反映幼儿在探索过程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以及教师的支持性策略,解读幼儿行为的能力,形成有价值的课程故事,以此评估幼儿新经验的提升。在《农优产品大发现》主题活动中,教师从农产品大调查→种植花生→照顾花生生长→拔花生→锄番薯→制作番薯美食→腌制芥菜→我为农产品做代言的几个实录片段详细记录,说明了幼儿收获对农产品的种类和特征、种植的方法和收成方式等知识经验,也收获了坚持、合作、积极乐观的良好品质。

2.以实施路径为基调,归类和整理课程资源

实施路径反映着主题活动的推进过程,当主题结束后,我们进行了主题后审议,通过对主题内容实施的系统梳理,反思主题实施的效果、幼儿的发展、主题目标的达成等,梳理主题实施经验,整理主题资源包,为下一轮实施本主题提供思路和借鉴。

(1)审议主题实施路径

在审议主题实施路径时,在《指南》的指引下,围绕对主题网络优化、主题目标落实情况、亮点分析、存在问题反思、评价论证等。旨在剖析主题实施路径的方向、策略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进行审议。

①亮点和存在问题分析

本主题的亮点一是能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收集活动材料、提供实践的场地和助教资源。二是构建趣味化情境,满足幼儿的探索需求。三是开展真游戏,丰富生活经验。存在问题是:在部分主题活动中,教师过于注重结果而忽略过程。如在开展“花生苗的秘密”探索中,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更多的关注“孩子是怎样探究的”,而不是一味注重“孩子探究了什么”。有个别幼儿在游戏中属于“被活动”状态,不够大胆地参与游戏,教师为了游戏持续进行安排好角色,有包办代替的痕迹。

②评价实证,检验经验的获得

在评价实证过程中我们得知,在整个主题活动中,幼儿获得了调查、合作与分享的方法,学会了用绘画、符号等记录农产品的颜色、形状、种植方法、生长过程的观察以及收成的技巧。在主题活动中,教师用了谈话、实验、操作等多种方式,发现幼儿的兴趣,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最大程度满足幼儿对农产品产生好奇的探索欲望。

(2)收集资源,建立主题资源库

主题资源库是主题审议的重要成果之一,它将主题中的材料分门别类整理,便于为下一个主题提供策略和实施路径的借鉴,这是主题活动最现实的意义。 主题资源一般都是由视频课件资源、图片资源、各类文本资源组成,具体组成如图五。

主题审议是教师的课程观和教育观的体现,根据课程动态性原则,基于儿童视角,运用“五步审议法”通过多种手段了解幼儿的兴趣与经验,追随幼儿的问题和发现,利用教师集体智慧,分析主题核心价值,整合各方资源,架构主题,付诸实践,实现专业成长。

参考资料:

[1]王岐猛.幼儿园教师课程审议现状调查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23.DOI:10.27435/d.cnki.gxsfc.2023.000202.

[21]蒋文飞.“五步审议法”:幼儿园主题审议的路径探析[J].幼儿100(教师版),2018,(11):39-42.

[3]刘丽凤.高质量发展视域下的幼儿园主题活动审议[J].教育界,2024,(13):107-109.

[4]赵迎春.聚焦主题审议,让课程更加贴近儿童的心灵——以大班“人们的工作”主题审议为例[J].幼儿100(教师版),2024,(04):33-35.

[5]金虹青.《幼儿园主题审议实践手册》[M].宁波出版社,2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