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丁丁小集市里的那些事儿

作者

朱静贤

嘉定区双丁路幼儿园总部中二班

源起:

最近,小朋友们在远香湖公园游玩时,被热闹的儿童集市深深吸引。孩子们发现公园里有许多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小朋友,用小桌子、野餐垫搭起摊位,售卖手工制作的黏土作品、闲置玩具和绘本。集市里此起彼伏的吆喝声“快来看看我的玩具!”“买东西可以抽奖哦!”,让孩子们兴奋不已。幼儿园里,孩子们在角色游戏中仍热烈讨论集市见闻。星星举着自己的布偶说:“要是我们也能卖东西就好了!”王冠回应:“我家里有好多没拆封的贴纸,可以带来分享!”越来越多孩子加入讨论,表达想在幼儿园举办集市的愿望。教师敏锐捕捉到孩子们的兴趣点,结合中班幼儿正处于社会交往能力快速发展的阶段,以及对买卖、交换等经济行为的好奇心理,决定支持幼儿将“幼儿园集市”的想法落地,通过筹备集市活动,培养幼儿沟通表达、货币认知和社会交往能力,让孩子们在真实体验中收获成长。

问题一:丁丁小集市是什么

当老师宣布要开展“丁丁小集市”义卖活动时,教室里一下子像炸开了锅。明明眼睛瞪得大大的,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抢先说道:“是不是像小区门口卖棉花糖的地方呀,有好多甜甜的好吃的,还能一边吃一边玩!”说这话时,他还吧唧吧唧嘴,仿佛已经尝到了棉花糖的甜蜜。凡凡连忙站起来,反驳道:“不对不对,我觉得是能把自己不玩的玩具卖掉,换钱的地方。我妈妈就会把旧衣服拿到楼下去卖掉,然后拿钱去买新衣服。”他双手叉腰,一副很笃定的样子。

晨晨挠了挠头,小眉头皱着思考了一会儿,慢慢说道:“会不会是可以和小朋友换东西,还能赚钱去买新玩具的地方呀?”

思考与分析:

孩子们的想法真是充满童趣,他们努力从自己有限的生活经验里去理解这个新事物。能看出他们对“丁丁小集市”充满期待,但理解得还很表面、很模糊。这很符合中班孩子的认知特点,他们就是通过熟悉的事物来联想、猜测新东西。接下来得用更直观、有趣的方式,帮他们丁丁小集市是什么弄清楚。

下一步计划:

找一些小朋友参与义卖活动的视频,让大家能更有代入感。同时准备一些色彩鲜艳、图案简单的图片,给孩子们详细讲讲义卖是怎么回事,重点说说可以卖什么、怎么卖,用讲故事的方式帮助他们初步建立概念:丁丁小集市就是可以把自己的闲置物品,像旧玩具、书籍、手工小制作等拿来卖,或者和别人交换的地方。

问题二:我们需要准备什么

·商品准备

孩子们围坐在一起讨论卖什么的时候,你一言我一语,热闹极了。单歆抱着自己心爱的粉色布娃娃说:“我的布娃娃可漂亮啦,每天晚上都陪我睡觉,别的小朋友肯定也会喜欢,我要把它带去小集市。”小葡萄赶紧举起自己的玩具手枪,大声说:“我的手枪才厉害呢,能发出声音,还能瞄准,男生们肯定抢着要。”平时爱画画的陈晞晃着手里的画册,兴奋地说:“我画了好多好看的画,有小兔子、大花朵,我要把画册卖掉,说不定还能遇到和我一样爱画画的小朋友呢。”

 

·商品选择与分类

孩子们带来的东西把桌子都堆满了。老师笑着说:“这么多宝贝,得给它们分分类,这样顾客来买的时候才能一眼找到喜欢的。”

小组讨论开始了,有的小朋友把毛绒玩具放在一起,还轻轻给它们排排坐;有的把拼图、积木等益智玩具归为一类;还有的把彩色铅笔、笔记本等文具放在一块儿。

这时,小宇发现了几个手工折纸和用彩泥做的小摆件,他眼睛一亮,大声说:“咱们把这些手工作品放在一起,弄个‘创意小天地’,肯定很受欢迎。”大家一听,都觉得这个主意太棒了,纷纷动手把小手工都集中到了一起。

 

·商品定价

定价可难住了不少孩子。珺然抱着自己的玩具小熊,一脸纠结地说:“这个小熊陪我好久了,我可喜欢它了,卖100 元吧。”旁边的益宁赶紧说:“太贵啦太贵啦,我都没有 100 元,肯定没人买。”“那卖多少合适呀?”珺然有点发愁。于是孩子们像一群小麻雀,叽叽喳喳地观察着货架上的各种商品发愁。星星认真地说:“我看到商场里小本子才5 元,我的玩具车比本子大多了,也更难制作,卖 8 元吧。” ,“我觉得我的发夹卖 3 元比较合适,就像店里那种小小的头绳差不多价格。”悦悦也跟着说道。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觉得有道理,然后就和身边的小伙伴一起,重新给自己的商品定了价格,还亲手制作了价格标签,有的标签上还画上了可爱的小图案。

·寻找合适的摊位

“在哪儿摆摊呢?”这个问题一抛出来,教室里立刻热闹起来。“操场好,操场大,能站好多人,肯定能吸引好多顾客。”晨晨第一个站起来说。

“可是太阳会把我们晒黑的,而且东西也会被晒坏。”问言皱着小眉头担心地说。

“那在教室走廊吧,走廊有屋顶,不会被晒到。”星星提议。“但是走廊有点窄,要是人多了挤不下怎么办?”又有小朋友提出疑问。

大家争论不休,最后老师说:“咱们用投票的方式决定吧,如果天气好就选二楼的大平台,天气不好就定在室内多功能厅。”孩子们都觉得这个办法很公平,纷纷投出了自己宝贵的一票。

·摊位设计

确定摆摊位置后,孩子们开始动手装扮摊位。若兮像个小指挥家一样,大声说:“我们用彩色纸装饰,就像过生日布置房间一样,肯定特别漂亮。”大家纷纷行动起来,有的小朋友拿着剪刀认真地剪彩纸,把彩纸剪成各种形状;有的小朋友吹气球,腮帮子鼓得圆圆的,不一会儿就吹出了好几个彩色气球;还有的小朋友在纸上画着可爱的图案,准备贴在摊位上。“我们再做个大大的招牌吧,写上吸引人的话。”明明提议。于是,大家一起制作招牌。有的招牌上画着可爱的卡通形象,旁边写着“快来选购,惊喜多多”;有的写着“物美价廉,错过可惜”还有个小组画了个大大的彩虹,下面摆满商品,旁边写着“丁丁小集市,快乐不打烊”,特别有吸引力。

 

·亲子设计宣传单

为了让中班平行班其他小朋友也知道我们中二班的小集市卖什么,孩子们又讨论并分组制作宣传海报。每个小组都围在一起,热烈地讨论着。“我们画个小朋友开心购物的场景吧,这样大家看了就知道在小集市能买到喜欢的东西,会很开心。”大家纷纷点头,然后分工合作。有的小朋友负责画轮廓,有的小朋友负责涂色,还有的小朋友负责写口号。不一会儿,一幅幅色彩斑斓、充满创意的宣传海报就诞生了。有个小组画了个大大的盲盒,下面摆满盲盒,旁边写着“买三个玩具送一次抽盲盒”,特别有吸引力。

 

思考与分析:

在准备过程中,孩子们的积极性超出了我的想象,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每一个环节。但也明显能感觉到,他们在处理实际问题时缺乏经验,有点手忙脚乱。像定价时,完全没有价格概念,只是凭着自己的喜好和感觉;摊位设计也比较随意,没有考虑到整体的美观和实用性。不过,孩子们遇到问题不放弃,积极想办法、互相交流的态度还是忍不住让老师给这些小家伙们点赞。

下一步计划:

组织一次分享会,让孩子们把自己在准备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说一说,互相学习。老师再针对定价、摊位设计这些重点问题,给孩子们讲讲小窍门和注意事项,比如定价可以参考商品的新旧程度、制作难度,摊位设计要考虑顾客的浏览方便等。同时,鼓励孩子们再多观察生活中的商店,找找灵感,把准备工作做得更完善。

问题三:我们如何进行买卖

买卖分工

一开始讨论分工,米豆就像个小大人一样,大声说:“每个摊位得有个老板!老板要管好多事情呢。”这话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好多孩子都高高举起手,争着要当老板。

“我想当老板,我会大声招揽顾客。”“我也想当老板,我会好好照顾商品。”孩子们七嘴八舌地喊着。最后大家决定通过公平竞选,有的孩子上台介绍自己为什么适合当老板,有的孩子展示自己的优势。最后,选出了各个摊位的“老板”。当选的“老板”们可神气了,马上开始挑选自己的“员工”。“你声音大,当宣传员,负责招揽顾客。”“你很细心,当保管员,帮忙看好商品。”“你数学好,当小会计,算钱找零就靠你啦。”“老板”们有模有样地分配着任务,被选中的“员工”们也都特别开心,觉得自己有了重要的职责。

班级内的“小市场”活动

为了让孩子们熟悉买卖流程,老师在班级里组织了一次模拟小市场活动。

孩子们拿着自制的“货币”,兴奋地在“摊位”间穿梭。“老板们”扯着嗓子喊:“快来瞧一瞧,好看的拼图便宜卖啦!”“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可爱的玩偶带回家!”

“顾客们”则东挑西选,还学着大人的样子讨价还价:“便宜点嘛,不然我就不买啦。

“这个拼图 5 元,你要是真心想买,4 元卖给你吧。”“老板”们也有模有样地回应着。

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孩子慢慢掌握了推销技巧,会介绍商品的特点和玩法;有的学会了怎么跟别人沟通交流,用甜甜的语气吸引顾客;还有的小朋友不小心算错了账,在老师和小伙伴的帮助下,也明白了正确的计算方法。大家都收获满满,对真正的小集市活动更期待了。

“小市场·大体验”活动

终于,到了“丁丁小集市”正式开业的日子。天气格外好,孩子们把摊位摆在操场大树下。各种各样的商品琳琅满目,孩子们的吆喝声此起彼伏。“走过路过不要错过,精美的发夹只要 3 元!”“好玩的玩具车,买一送一啦!”在交易的时候,孩子们都特别有礼貌,顾客来了会说“欢迎光临”,顾客走了会说“谢谢光临,请慢走”。遇到找错钱或者顾客不满意的情况,大家也能一起商量解决。

有个小朋友买了个玩具,回去玩了一会儿觉得不喜欢,拿着玩具回来找“老板”。“老板”耐心地问清楚原因,然后说:“那你换个别的玩具吧,看看这个你喜不喜欢?”最后,这个小朋友换到了满意的玩具,开开心心地走了。

思考与分析:

在模拟和实际的买卖活动中,大部分孩子都能积极参与,表现得很不错,充分展现了他们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但也有几个平时比较内向的孩子,不太敢大声招揽顾客,只是小声地在摊位旁边站着;还有个别孩子在算钱的时候容易出错,一紧张就把加减法弄混了。这说明不同孩子在能力发展上还是存在差异的,需要我们在后续的教学中给予更多个性化的关注和指导。

下一步计划:

针对内向的孩子,组织一些语言表达和社交互动的小游戏,比如角色扮演“小小推销员”,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锻炼胆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对于计算不太熟练的孩子,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运算练习,像买卖游戏、超市购物模拟等,通过反复练习帮助他们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

问题四:获得收益如何支配

丁丁小集市活动结束后,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开始琢磨这些钱该怎么办。

辰辰眼睛放光,兴奋地说:“我要买好多好吃的零食,像巧克力、薯片,还有我最喜欢的棒棒糖,我要吃个够!”说这话时,还忍不住舔了舔嘴唇。

“我想把钱捐给贫困地区的小朋友,让他们也能有玩具和书,和我们一样开心。”星星一脸认真地说。

“我要把钱存起来,等妈妈过生日,我用这些钱给她买个漂亮的礼物,妈妈肯定会很开心。诺诺小声却坚定地说。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想法各不相同。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大家最后决定,一部分钱用来买新的区域活动材料,像拼图、积木、绘本等,让班级的游戏角更丰富;一部分捐给公益组织,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小朋友。

思考与分析

孩子们对于钱的使用有各种各样的想法,能看出他们有的很关注自己的喜好,有的充满爱心,这些想法都特别纯真可爱。不过,他们对于合理支配金钱还没有清晰的概念,只是凭着自己的喜好和第一反应来决定。这也很正常,毕竟他们还小,对于理财的知识了解很少。

下一步计划:

开展“理财小达人”主题活动,通过讲简单易懂的理财小故事,比如小熊存钱买玩具、小兔子合理花钱的故事,让孩子们明白储蓄和合理消费的重要性。再组织一些模拟购物活动,给孩子们一定数量的“虚拟货币”,设定不同价格和需求的商品,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会规划自己的开支,思考什么是真正需要购买的,什么是可以暂时不买的,逐步培养他们的理财意识。

活动反思:

整个“丁丁小集市”活动下来,孩子们的变化真的很大。从一开始对义卖活动懵懵懂懂,到后来积极主动地参与各项准备,再到在活动中自信地买卖交流,每一步都在成长。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孩子们的潜力是无限的,只要给他们合适的机会和引导,他们就能不断进步。当然,在活动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像不同孩子能力发展不均衡,部分孩子在团队合作中不太会沟通协调等。这也提醒我在以后的活动中,要更关注个体差异,设计多样化的活动来满足不同孩子的需求。同时,要更加耐心地倾听孩子们的想法,给予他们充分表达的机会,让他们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中,不仅能学到知识和技能,更能收获自信和快乐。“丁丁小集市”义卖活动虽然结束了,但给孩子们留下了宝贵的回忆和经验。从活动策划到实施,我们始终以孩子为中心,让他们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但活动中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时间安排上有些紧凑,导致部分孩子准备不够充分;在引导孩子解决问题时,有时候介入得过早,没有完全让孩子自己探索。在今后的活动中,我们会提前做好更充分的规划,给孩子更多自主探索的空间,让他们在每一次活动中都能有更大的收获。同时,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方法,让幼儿园的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助力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