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个性化AI 学习推荐系统在工业设计课程中的适用性研究

作者

卜立言 侯翼卓 李鹤森(通讯作者)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设计艺术学院 辽宁省沈阳市 110000

一、引言

在全球制造业与数字化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工业设计领域不断拓展,涵盖交互体验、可持续发展等多元方向,这促使工业设计教育必须培养出具备综合素养的复合型人才[1]。然而,当前工业设计课程教学问题突出 [2]。教学内容更新滞后,难以展现行业前沿动态;“大一统” 的教学模式无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在学习兴趣、基础等方面的不同需求得不到满足,严重影响学习热情与教学成效。人工智能技术的崛起为教育变革带来新契机 [3]。个性化 AI 学习推荐系统凭借先进算法,能依据学生学习数据提供个性化学习方案与资源推荐 [4]。将其引入工业设计课程,有望突破现有教学困境。本研究专注于该系统在工业设计课程中的适用性,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与实证研究等方法,全面评估其效果,期望为工业设计教育改革提供新思路,推动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

二、相关理论基础

2.1 工业设计课程体系与教学特点

工业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其课程体系广泛且多元,融合了艺术美学、工程技术、用户体验和市场需求等多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在众多领域中,产品设计专注于产品的功能、形态、材质等要素,旨在创造出既实用又美观的产品;交互设计则聚焦于人与产品、系统或环境之间的交互关系,致力于提升交互的易用性和用户体验[5]。

工业设计课程教学具有鲜明的特点。一方面,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学生不仅要掌握设计史论、设计心理学等理论知识,还要通过大量实践项目,将理论运用到实际设计中,如在产品设计课程中,学生需从创意构思、草图绘制,到模型制作、产品评估,完整地经历设计流程,以提升实际操作能力。另一方面,创新思维培养贯穿教学始终,鼓励学生突破传统思维模式,探索新颖的设计理念和方法,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和用户需求[6]。

2.2 个性化学习理论

个性化学习理论强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认为每个学生在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风格和知识基础等方面都存在不同,教育应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在工业设计课程教学中,应用个性化学习理论具有重要价值。它能够让学生根据自身特点选择感兴趣的设计方向进行深入学习,如对交互设计感兴趣的学生可以专注于相关课程和项目,挖掘自身潜力。同时,针对学生的能力差异,提供难度适配的学习任务和指导,使基础较弱的学生能够巩固基础知识,而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可以挑战更高难度的设计课题,实现个性化发展,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体验,培养出更具特色和竞争力的工业设计人才 [7]。

2.3AI 学习推荐系统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在教育领域,AI 学习推荐系统已得到广泛应用。AI 学习推荐系统能够实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提供针对性的辅导和反馈,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个性化学习路径规划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知识掌握程度和学习风格,为每个学生制定专属的学习路线,提高学习效率;而智能作业批改和评估则能快速、准确地对学生作业进行评分和分析,为教师节省时间并提供详细的教学建议[8]。

综上所述,工业设计课程作为融合艺术美学、工程技术与用户需求的综合性学科,其教学体系具有理论与实践深度结合、创新思维培养贯穿始终的特征,既要求学生通过完整设计流程将理论转化为实操能力,又需突破传统适应动态需求。个性化学习理论则为其提供指导,强调尊重个体差异,支持学生自主选择设计方向并通过分层任务实现差异化培养。而 AI 学习推荐系统在教育领域的应用,通过实时追踪学习状态、规划个性化路径、智能评估作业等功能,精准对接学生需求与进度,成为连接工业设计教学特点与个性化学习目标的关键技术支撑。

三、工业设计课程教学现状问题分析

3.1 课程教学内容:多元目标下的滞后性与整合困

工业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设定具有多元性,涵盖了专业技能、创新思维、审美素养以及对市场和用户需求的理解等多个层面,旨在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复合型设计人才。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这些目标的达成情况并不理想。一方面,随着工业设计行业的快速发展,新的理念、技术和方法不断涌现,课程教学内容却未能及时跟上行业的变化节奏。许多教材仍然侧重于传统的设计知识和案例,像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在设计中的应用等前沿内容涉及较少,导致学生所学知识滞后于行业实际需求。

另一方面,教学内容在整合与衔接上存在不足。不同课程之间各自为政,缺乏系统性的关联,使得学生难以将不同课程的知识融会贯通。例如, 品设计课程与材料学课程的教学缺乏紧密配合,学生在学习产品设计时,对材料的特性和应用了解不够深入,无法在设计中合理选择和运用材料,影响了设计作品的质量和可行性[9]。

3.2 教学方法与手段:传统依赖与现代技术应用的双重局限

在教学方法上,目前工业设计课程仍较多依赖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传授大量知识,但它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缺乏足够的互动和参与,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尽管案例教学法也有所应用,但在案例的选择和教学组织上存在缺陷。部分案例未能紧密结合行业实际和课程重点,学生在分析案例时,难以深入理解案例背后的设计思路和方法,无法将案例经验有效迁移到自己的设计实践中。

在教学手段方面,虽然多媒体教学、虚拟设计软件等现代技术已逐渐应用于工业设计课程,但使用效果并不理想。多媒体教学往往仅作为辅助工具,简单地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料,没有充分发挥其互动性和情境模拟的优势。虚拟设计软件的应用则受到设备条件和软件操作难度的限制,学生实际操作练习的机会有限,难以熟练掌握这些工具,影响了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10]。

四、个性化AI 学习推荐系统概述

4.1 系统架构与功能模块

个性化 AI 学习推荐系统采用分层架构设计,由数据采集层、算法处理层和推荐展示层构成,各层紧密协作,为工业设计课程学习提供个性化支持。数据采集层负责多渠道收集学生学习数据,包括学习行为数据,如课程点击次数、视频观看时长。这些数据为系统精准分析学生需求奠定基础。

算法处理层是系统核心,运用基于内容的推荐算法和协同过滤算法。前者通过分析学习资源特征,如设计风格、知识类型,与学生学习历史和兴趣偏好匹配,实现精准推荐。后者则通过分析相似学生群体的学习行为和兴趣,为目标学生推荐相关资源,提升推荐的多样性和准确性。

推荐展示层以简洁、直观的界面呈现推荐结果。根据学生使用习惯和设备,分类展示设计案例、课程、论文等学习资源,并配以简短摘要,方便学生快速筛选和获取所需信息。

4.2 关键技术实现

系统的关键技术基于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算法。数据预处理阶段,通过清洗和特征提取,将原始数据转化为算法可处理的格式,提高数据质量和算法效率。

基于内容的推荐算法,针对工业设计领域,深入提取设计资源的造型、色彩、功能等关键特征,同时分析学生兴趣特征,计算资源与学生的匹配度。协同过滤算法构建学生-资源交互矩阵,依据学生间相似度,找到相似群体,推荐其感兴趣的资源。

深度学习中的神经网络模型也用于学习预测。通过分析学生长期学习数据,预测学生在不同工业设计课程中的学习表现,为个性化学习路径规划提供依据,使推荐更具前瞻性。

五、个性化AI 学习推荐系统在工业设计课程中应用的对策

5.1 技术层面对策

个性化 AI 学习推荐系统在工业设计课程应用中,技术难题亟待解决。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是关键挑战。系统收集大量学生学习数据,如被恶意获取,学生隐私将受威胁。工业设计学习数据含创意构思、设计草图等敏感内容,一旦泄露,会损害学生权益。同时,算法偏差问题不容忽视。算法若基于有偏差的数据训练,会产生不公平推荐,如对特定性别、背景学生推荐资源受限,影响学习机会均等。另外,随着工业设计行业发展和学生需求变化,算法需持续优化更新,以精准匹配资源,但算法优化难度大、成本高。

应对这些挑战,需采用多重加密技术保障数据安全,如在数据传输和存储环节分别使用 SSL/TLS 加密协议和 AES 加密算法。定期审计数据访问记录,及时发现异常。针对算法偏差,构建多元化、高质量数据集训练算法,并利用公平性指标评估和调整算法。加大研发投入,与科研机构合作,探索新算法架构,优化现有算法,提升系统性能。

5.2 教学层面对策

在教学领域,教师角色转变困难是一大挑战。传统教学中教师主导知识传授,而引入系统后,需成为学习引导者和促进者,这对教师能力要求更高。部分教师缺乏 AI 技术和系统使用经验,难以有效引导学生。而且,教学管理难度增加。系统提供个性化学习路径,学生学习进度不同,教师难以统一管理和评价。此外,学生适应新系统也需过程,部分学生可能过度依赖推荐,缺乏自主思考。

为此,学校应组织教师培训,涵盖 AI 技术原理、系统功能及教学应用案例,提升教师数字素养和技术应用能力。建立新教学管理制度,依据学生个性化学习情况灵活评价,如采用多元化评价指标和过程性评价方式。加强学生引导,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如开设信息素养课程,教导学生筛选和评估学习资源。

5.3 伦理与社会层面对策

伦理和社会层面同样存在问题。信息茧房风险突出,系统持续推送符合学生兴趣的资源,会使学生接触信息单一,限制视野,阻碍在工业设计中融合多元理念。同时,AI推荐可能存在价值观引导偏差,若推荐资源含不良价值观,会误导学生。另外,系统应用可能加剧教育不公平。技术设备条件差或经济落后地区,学生无法充分使用系统,与发达地区差距进一步拉大。

为应对这些问题,在算法设计中引入多样性指标,拓宽学生信息获取面,推荐不同风格、观点的工业设计资源。建立内容审核机制,过滤不良价值观信息。政府和教育机构加大对落后地区支持,提供技术设备,开展技术培训,确保教育公平,推动工业设计教育均衡发展。

六、结论

本研究针对工业设计课程教学内容滞后、模式忽视个体差异等问题,探讨个性化AI 学习推荐系统的适用性。该系统可精准推荐资源、规划路径、激发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但在技术、教学、伦理与社会层面存在挑战,需针对性策略应对。未来应完善系统功能、深化教学融合、拓展应用及加强跨学科研究,以推动工业设计教育创新。

参考文献

1. 金海明 , 蒋姗姗 . 基于“学思践悟”四位一体的家具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改

革 与 探 索 [J]. 湖 南 包 装 ,2023,38(05):185-187.DOI:10.19686/j.cnki.issn1671-

4997.2023.05.047.2. 车江宁 , 郭小锋 , 杨树峰 . 生态化视角下工业设计专业机械基础实验教学模式

的研究 [J]. 中原工学院学报 ,2024,35(05):74-77.3. 杨现民 , 卜浩德 , 李新 , 等 .DeepSeek 赋能教育强国建设:技术优势、态度审

视与推进建议 [J].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25,31(03):3-11.4. 王远旭, 刘梦伟. 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政课精准教学技术基础、风险及应对策略

[J]. 卫生职业教育 ,2025,43(09):50-54.DOI:10.20037/j.issn.1671-1246.2025.09.13.5. 凌雁 . 产学研合作背景下工业设计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J]. 产业

创新研究 ,2025,(02):171-173.6. 王越 . 交叉学科视角下的设计集聚研究——以北京 751D ⋅ PARK 为例 [J]. 设

计 ,2024,37(24):54-57.DOI:10.20055/j.cnki.1003-0069.002345.7. 吴亮 , 冉韩莎 , 孟劲 , 等 .AIGC 赋能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理论逻辑、体系构建

与实现路径 [J].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25,31(03):51-62.8. 金华 , 张彭菲 , 尹洪骁 . 生成式人工智能视域下高校文科教育的功能提升、风

险评估与治理变革 [J/OL]. 中北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1-9[2025-04-29].http://kns.

cnki.net/kcms/detail/14.1329.C.20250427.1602.010.html.9. 陈晓鲁 . 艺术设计课程体系下工业设计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J]. 大

众文艺 ,2024,(14):126-128.DOI:10.20112/j.cnki.ISSN1007-5828.2024.14.042.10. 王永生 , 薛小群 . 虚拟仿真教学视域下工业设计专业混合式教学策略浅析 [J].

中国大学教学 ,2023,(04):41-46+66.课题:

1、2022 年度辽宁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 课题编号:JG22DB537

2、2023 年度辽宁省教育厅高校基本科研项目/ 课题编号:JYTMS20230290

3、2025 年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课题编号:JG250901C2

4、2025 年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