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运营管理视角剖析小米集团的“新质生产力”升级之路
杜鹏 李蕊
黑龙江大学 150000
引言:
2023 年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提出“新质生产力”一词,其旨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并以创新为主导,利用高科技,发挥高效能,获得高质量,其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2]。自此观念提出后,小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从多个维度践行概念的内涵,并实现了公司产品性能的提升,同时更加深入的优化整合了产业链集群,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并践行了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对同行业其他公司有着借鉴意义。
1. 小米的传统业务剖析
2010 年北京小米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并且入驻银谷大厦,自此小米便开启了在科技领域的发展之旅。2014 年2 月开始全球化布局,进入印度市场,2015 年成立了印度分公司,希望能够加强在印度的本地化运营和市场拓展,同年小米进入巴西市场,在全球新兴市场的布局进一步深化。在这种全球化的布局情况下,小米手机 2015 年出货量达6655 万台。2018 年4 月,小米在中国深圳开设了首家小米授权体验店,小米在线下渠道建设方面更进一步,7 月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小米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2. 小米的“新质生产力”升级之路
小米公司很早就认识到只去发展手机一类产品不足以满足公司的发展需求,基于现如今飞速发展的数字信息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人们对于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需求日益增长,狭窄的产品线不利于公司业务规模的拓展,且国内手机市场早已经成为红海,寻找新的蓝海市场有利于帮助小米走出价格竞争,降低总体成本,打破技术壁垒。“新质生产力”升级迫在眉睫。
2024 年初,雷军曾透露将投入 1000 多亿元用于技术研发以及培养高水平工程师团队。2024 年 4 月纯电动轿车正式交付,小米新能源汽车以极高的性价比给予汽车市场巨大的冲击并开启了属于自己的蓝海市场,XIAOMI SU7 Ultra 在短短 9 个月便销售交付超过 13.5 万辆,创造了汽车行业的又一奇迹。2024 年3 月,小米在北京建成了亦庄智能工厂,引入了最新的自动化设备和制造工艺,工厂大量运用自研或与合作伙伴共同研发的设备,能够根据小米不同产品的特点和生产需求进行定制化开发,以便于提高设备与生产流程、生产材料的适配性,从根本上降低了对外部设备供应商的依赖[3]。
产业生态构建方面,小米最为人所称赞的就是“人车家全生态”,其主要依托小米的澎湃 OS 系统,它的应用场景十分广泛,包含导航与交通信息共享、车内娱乐与办公、智能家居控制、家庭能源管理等[4]。顾客可以通过操控手机,管理智能汽车、平板、智能家居,使人在其他地方便可以实时管理各种智能设备或家居,大大提高顾客的生活以及工作效率。同时小米的“小爱同学”也借助小米自建的大模型更自然更智能的与顾客进行人机交互,使顾客体验到科技进步就在身边,就在眼前,且小米的智能产品较其他产品定价更低,顾客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就能享受到小米的全生态服务。小米通过这种全生态的布局实现了差异化竞争优势,吸引力更多客户,并且提升了品牌影响力及市场价值 [5]。产品升级方面,小米将重心放到了高端市场。2024 年,小米推出了一系列的高端产品:小米 15 系列,澎湃 OS2,小米 SU7 系列纯电动汽车。随后在 2025 年推出了米家中央空调Pro,各种产品的性能表现和智能化都有显著的提升。
小米除了研发新能源电车等绿色产品,研发阶段也秉承着绿色环保的理念,在建设工厂以及产品设备时优先使用绿色材料,构建贯穿不同产品的产品生命周期的绿色供应链,生产的各个环节,都在国家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环保材料的利用率,旨在实现绿色且长久的供应链发展蓝图。
3. 小米的“新质生产力”合作规划
协同理论认为,企业之间的合作与协同能够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整个系统的效率和效益。小米集团近年来积极开展各类跨区域、跨领域、跨生态合作:在华东以南京为支点打造数字经济高地;携手各类高校展开人才合作;借助人工智能以及新能源汽车举办粤湾澳大港区人工智能论坛;全球化布局整合资源。借助这些战略合作,小米进一步提升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实现了价值链的重构,跳出了固有的产业模式,提升了市值。
2024 年 5 月 19 日,小米南京科技园正式开园,聚焦的业务为手机研发、电动汽车、互联网业务、以及软件研发等,汇聚超5000 名员工,还与南京各高校开展了深度的产学研合作,吸引江苏省内的数字经济人才,通过联合培养计划、工程师训练营等举措为科技园进行人才补充以及助力南京打造人才高地 。8 月 17 日,2024 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技术行业发展论坛在珠海举行[ ]。论坛小米正式确立了“人车家全生态”的集团战略,同时提升小米在行业内的影响力以及品牌知名度。除此之外,早在 2023 年小米还与金山办公、西山居等企业及科研机构进行深度合作,来探索AI 在无人驾驶、智能语音、智能家居等场景的应用。
小米一直持续深耕海外市场,2024 年小米智能手机在新兴市场:中东、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区份额快速提升,2025 年第一季度,智能手机领域,小米在非洲市场采取规模优先策略,并取得了较强劲的增长势头。IoT 与生活消费品领域,小米开始在日本以及东南亚市场发力,扩张线下渠道,2025 年一季度,小米 IoT 与生活消费品业务收入达 421亿元,同比增长 6.7% 。小米计划在2027 年启动智能电动汽车出海计划,SU7 系列已在 2025 年 MWC 展亮相。
小米通过实施差异化的战略,在不同的海外市场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全球的地位。小米也从制造逐渐走向“智造”[7]。
4. 结论及展望
小米的新质生产力之路越走越远,小米仅用 15 年时间便从单一的手机制造商逐渐的成长为“人车家全生态”的全球闻名的大型上市企业,雷军的战略眼光功不可没,其带领的研发团队更是一直践行科技创新。虽然小米的创新策略以及运营管理模式值得学习,但是小米也面临着系统更新迭代太快导致的系统问题以及软件不兼容等问题,其次人工智能现如今还没有完全达到能够自主检索,适应人类的情感需求。在智能驾驶方面无法完全相信自动驾驶,自动避险功能也丞待完善。未来小米面临的大多数问题将来源于开发未完全或者开发不够人性化的人工智能方面,那么小米又将如何更加合理的运用人工智能这一大助力?如何持续的开拓新质生产力?以及如何合理解决各种舆论带来的风险?值得探究。
参考文献
[1] 邢灿 . 多地绘制发展新质生产力“路线图”[J]. 中国城市报 ,2024, 4 月 15 日 : 第 A03 版 .
[2]《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新质生产力”》.[EB/OL]. 人民网理论频道 ,2024-03-18[2025-06-02](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24/0318/c40531- 40197632.html).
[3] 杨月涵 . 新能源车从制造到智造 [J]. 北京商报 ,2024,4 月 27日 : 第 T04 版 .
[4] 佘映薇 , 杨倩 . 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新质生产力 [J]. 珠海特区报 ,2024,8 月 19 日 : 第 001 版 .
[5] 吕红星 . 小米强势入局,新能源车市风起云涌 [J]. 中国经济时报 ,2024,4 月 2 日 : 第 001 版 .
[6] 建萱 , 朱殿平 , 殷学兵 , 卫凌云 . 瞄准新质生产力,打造超级研发中心 [J]. 南京日报 ,2024,5 月 20 日 : 第 A02 版 .
[7] 祁梦竹 , 范俊生 , 高枝 . 直面焦点回应关切,共绘首都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J]. 北京日报 ,2025,3 月 7 日 : 第 001 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