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传统文化教育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作者

杨树清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于田县阿热勒乡拜什托格拉克小学 848400

引言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与文化基因。在当今全球化的浪潮中,如何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小学语文教学,作为学生接触和了解文化的重要窗口,承担着传承文化、培养人文素养的重任。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于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增强其文化自信,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这一过程中,经典诗词、历史故事、传统节日、民俗风情等元素均可成为教学的宝贵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悟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1 利用数字媒体,展现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小学语文教材中主要包括语言文字要素、文学要素、艺术要素、民俗要素、科技要素、美德要素等内容,对学生的感知力和理解力有较高要求,需要学生感知不同的文化形态,理解文化的价值和意义,从而为后续的实践活动打下基础。多媒体技术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多感官系统,帮助学生多角度感知和理解文本内容。例如,《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中的经典篇章,蕴含传统文学要素。教师可以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播放《草船借箭》的视频选段,帮助学生梳理人物关系,确定两个阵营的地理位置;接下来,教师可以设计动画,演示草船借箭的过程,鼓励学生讨论诸葛亮的策略,分析曹操判断失误的原因。学生在视觉、听觉等多感官系统的刺激下,感知草船借箭的发展脉络,理解故事的逻辑结构,绘制思维导图,了解诸葛亮、周瑜、曹操等人物形象,理解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感受诸葛亮的智慧,体会古典文学的魅力。

2 挖掘教材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元素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对于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在备课时,教师应精心筛选这些元素,明确其教育价值,以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有机结合,进而促进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以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通过解读《村居》和《咏柳》这两首古诗,充分展现优秀传统文化底蕴。这两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景,抒发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动态画面等多媒体手段,直观地呈现诗句中的意境,引领学生深入感受古诗词的文化内涵。通过朗诵活动,学生不仅能够更加真切地体验春天的美好,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强化语文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跨越时空界限,深刻感受古人对春天的独特情感,从而丰富他们的文化体验,激发他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同时,这也使得语文课堂成为开阔学生文化视野、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阵地。通过积极地参与古诗词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在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中不断成长,还能有效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

3 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验活动

培养文化自信,需要增强学生对文化的体验感,提高学生的文化认知和对文化的喜爱之情。社会实践活动或文化体验活动是对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是课堂知识的延伸,旨在引导学生将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思想认知和道德水平。因此,教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除了挖掘课堂教学内容外,还要根据课程教学内容的特点开展相关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活动,让学生切实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心,实现文化育人的目标。在当前的社会教育背景下,教师和社会都十分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和体验活动也更加丰富多彩,为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活动提供了更多机会。例如:在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的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喜爱之情,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培养学生正确的文化价值观。针对本版块的教学,教师可以组织相关的节日文化体验活动,增强学生对节日文化的理解,引导学生做到知行合一。本单元的教学时间节点接近清明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到烈士陵园扫墓,聆听烈士的英勇故事,感受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缅怀先烈的文化传统,真正了解清明节的文化习俗和精神内涵。通过清明节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学生不仅可以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爱国主义精神的熏陶,还可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的文化内涵,在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同时,增强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心,实现语文教学的文化育人目标。

结语

总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通过将其融入小学语文教学,成为了一种关键手段。借助数字媒介呈现传统文化,深度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文化精髓,以及举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活动等多种方法,不仅充实了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的文化修养,而且有力地提升了他们的文化自信心,加强了他们的民族认同与归属感。面向未来,小学语文教学领域应持续发掘和实践更多高效的传统文化教育方法,为培育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全面能力的新时代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强飞. 小学语文课堂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探究[J].试题与研究 ,2024(29):171-173.

[2] 潘晓娟 .“五育”融合视角下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育实践 [J].语文天地 ,2024,31(10):43-46.

[3] 孟秋霞 .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策略探析 [J].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4(18):70-72.

[4] 朱孟娟 . 小学语文课堂强化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探究 [J].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4(18):67-69.

[5] 夏元华. 基于文化自信的小学语文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探究[J].考试周刊 ,2024(38):46-49.

[6] 冯会艳 .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研究 [J].中华活页文选(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2024(9):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