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大数据技术在人力资源档案信息挖掘与应用中的实践探索

作者

左静

湖南省邵阳市绥宁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422600

人力资源档案信息是涵盖了个人从就业登记、劳动合同签订、技能培训、职称评定到社会保障参保、待遇享受等全生命周期的信息,记录劳动者职业发展轨迹,可以保障劳动者权益[1]。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虽然人力资源档案管理模式已从原有纸质档案转变为电子档案,但是管理仍存在信息孤岛、利用效率低、分析能力不足等问题,难以满足新时代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需求。

一、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在人力资源档案信息挖掘与应用中的意义

(一)提升人力资源档案管理效率

人力资源档案管理虽引进信息技术,但是版本较早,系统在处理能力、兼容性和智能化水平上存在明显局限。早期的信息技术系统只能实现简单的档案信息录入和查询功能,数据存储格式单一,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交互困难,当需要跨部门调取档案数据时,无法实现有效的信息共享,需要人工干预进行数据转换和核对,耗时较长,还容易出现数据偏差[2]。

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能改善当前现状,实现人力资源档案信息的自动化、智能化处理。通过数据采集技术,可以将早期系统存储的历史数据和新录入的数据统一纳入大数据管理平台,消除信息孤岛。关于新录入的数据,档案管理藤原可以借助大数据处理能力,快速完成档案的分类、索引和存储,系统能够自动识别档案信息中的关键要素,进行智能归档和关联分析,减少了人工录入和审核的时间和成本,提升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二)为人力资源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人力资源决策涉及区域人才布局、就业政策调整、社会保障统筹等重大事项,传统决策模式多依赖经验判断或局部数据抽样,缺乏数据支持,导致决策准确性和科学性受到一定影响。从微观角度看,大数据技术通过对人力资源档案信息的全维度分析,可以获取大量客观、真实的数据,帮助管理人员更准确地了解单位人力资源的现状和问题,为制定培训方案、薪酬策略等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提高人力资源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三)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人力资源配置的核心是实现“人岗匹配”、“供需平衡”,但传统模式下,劳动力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资源分布不均等问题,导致“用工荒”与“就业难” 两大问题并存。大数据技术通过对人力资源档案信息的挖掘和分析,可以了解员工的工作负荷、技能水平、工作效率等情况,打破信息壁垒、精准匹配供需,优化人力资源配置,避免出现人员冗余或短缺的情况[3]。

二、大数据技术在人力资源档案信息挖掘与应用中的实践路径

(一)信息采集与整合

信息采集需要拓宽数据来源渠道,不仅要涵盖原有的人力资源档案信息,对人员姓名、性别、年龄、学历、联系方式、教育背景、工作经历、绩效考核结果、培训记录、薪酬福利信息等内容,还要采集新数据,如员工在企业内部办公系统中的操作数据、员工的社交媒体动态、客户对员工的服务评价数据、员工的考勤数据、请假数据等。在采集过程中,需要制定统一的数据采集标准和规范,明确数据的格式、内容、采集频率等,确保不同来源的数据具有一致性和可比性。数据格式统一后就可以采用数据接口对接、数据爬虫等自动化采集工具,减少人工采集的工作量和错误率,提高录入效率。

大数据技术黑暗可以将采集到的分散、异构的数据进行融合处理。随着数字化应用越发广泛,系统每天采集到的数据量也在不断增长,大数据技术可以对重复数据、错误数据和无效数据进行清洗,可以纠正员工信息中的错别字、补充缺失的关键数据。还可以将不同格式的数据转换为统一的格式,以便于存储和分析。最后进行数据集成,将清洗和转换后的数据按照一定的规则整合到人力资源档案大数据信息平台的数据库中,实现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共享。通过信息采集与整合,能够形成全面、准确、完整的人力资源档案大数据,为信息存储与分析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信息存储管理

由于人力资源档案信息具有海量、异构等特点,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已难以满足当前存储需求。大数据技术除了可以对数据进行清洗、纠正,还可以运用分布式文件系统将海量数据分散存储在多个节点上,实现数据的高可靠性和高扩展性,适合存储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人力资源档案信息,构建数据库。NoSQL 数据库具有灵活的数据模型和高吞吐量的特点,能够适应不同类型数据的存储需求,尤其适合存储人员文本评价数据等非结构化数据。

(三)信息分析与挖掘

在挖掘人力资源档案信息价值时,需要运用多种大数据分析技术和方法。利用预测性分析,基于历史数据建立预测模型,对未来的人力资源状况进行预测,如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员工流失人数、各单位的人才需求数量等,为人力资源规划提供依据。聚类分析技术通过将员工划分为不同的群体,了解不同群体的特点和需求,挖掘数据中隐藏的规律和关系。关联规则分析技术可以发现员工的培训经历与工作绩效之间的关联,为培训计划的制定提供参考。

此外,还可以借助数据可视化技术,将复杂的分析结果以图表、图形等直观的形式呈现出来,常见的图表有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热力图等,使人力资源管理能够更清晰、快速地了解分析的结果,从而做出更科学的决策。同时,要建立分析结果的反馈机制,根据分析结果及时调整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并将调整后的效果再次反馈到信息平台中,形成闭环管理,不断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三、结语

人社局通过构建人力资源档案大数据信息平台打造集数据汇聚、处理、分析、应用于一体的综合性系统,实现大数据技术在人力资源档案信息挖掘与应用。系统功能模块应涵盖员工信息管理、薪酬福利管理、绩效管理、培训管理、招聘管理等多个方面,从而提升人事档案工作质量,实现人事档案统一、规范、精细化管理,做到“管理一生、记录一生、服务一生”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谢娜.人事档案信息化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黑龙江史志,2024(2):120-122.

[2]王宇.AI 技术在档案电子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消费电子,2025(9):167-169.

[3]范新强.基于大数据的人力资源预测与决策分析[J].微型计算机,2025(4):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