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下中职教学评价标准体系构建分析

作者

李红

山东省肥城市 肥城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271600

引言

当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已然成为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一项关键举措,中职教育身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关键阵地,其思政课教学评价在一体化体系中有着承上启下的特殊作用。随着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推进,中职思政课评价需要融入一体化育人格局,又得体现职业教育特色,并且现有一体化建设中对中职评价的针对性关注正逐步提升,这为构建适配的评价标准体系给予了政策导向以及实践基础。

一、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特征

大中小学思政课围绕共同的育人目标,根据各学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发展需要,赋予各个学段相应的课程内容,开展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育教学,接力实现不同学段的目标,最终实现育人的总体目标。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有以下四个主要特征:第一,统一性,表现为思政课的指导思想、课程性质和培养目标等必须保持一致和统一。第二,层次性和进阶性,表现为大中小学思政课各学段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等要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第三,差异性和适合性,表现为教学方式要适合不同学段学生的年龄特征,符合每个学生发展的要求,要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适合性。第四,系统性和整体性,表现为以系统的思想设计大中小学思政课,使每个学段相互衔接,成为一个有序的整体,合力跑好接力赛,协同达成育人目标。

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下中职教学评价标准体系构建策略

1.目标引领,学段衔接

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本质要求去分析,各学段的评价目标要构成梯度递进的整体逻辑,要以一体化育人目标作为导向,衔接不同学段的评价重点,保证中职评价承接中小学的基础要求,又符合中职学生职业发展的需求[1]。

具体而言可以联合区域内的中小学以及中职学校,一起对各学段思政课核心素养目标展开梳理,明确中职阶段在“职业精神培育”以及“社会责任担当”等评价侧重点。比如将中小学的“道德规范认知”目标进行衔接并升级为中职的“职业伦理践行”评价目标,制定跨学段评价目标衔接手册。详细划分中职在思想认知、行为实践、职业素养等维度的具体评价指标,让评价能契合一体化要求,又能呈现中职育人特色,防止与其他学段评价目标出现重复或者断层的情况。

2.标准统一,特色兼顾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关键要点在于保证育人方向维持一致,而中职教育因有职业属性,这就使得它的评价标准有别于普通教育,要在统一的一体化评价框架之中,同时兼顾中职的职业教育独特之处。

首先可以依据国家思政课建设的相关文件内容,来确定大中小学共通的评价维度。比如“思政知识掌握”以及“价值观念塑造”等方面,统一这些维度的基础评价标准,接着针对中职的特色,补充“职业场景思政表现”以及“工匠精神培育”等专属评价维度。比如在“价值观念塑造”评价中,除了统一考察家国情怀之外,还额外加入“行业责任认知”以及“岗位道德遵守”等中职特有的评价指标,明确各维度评价的权重分配,以此保证统一标准不会掩盖中职特色,特色补充也不会偏离一体化方向,最终使得评

价有规范性又可贴合中职教学的实际情况。

3.过程协同,评价联动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着重突出各学段之间的协同配合情况,如果评价环节处于各自独立的状态,并且缺少跨学段的联动机制,那就很难形成育人合力,要构建过程性的协同评价机制,达成不同学段评价信息的互通以及联动,给中职阶段评价提供更为全面的参考依据。

可以搭建区域内大中小学思政课评价信息共享平台,当中小学学生即将升入中职时,将学生思政课的学习表现以及评价结果等信息录入该平台,中职学校依据这些前置评价信息,制定有针对性的中职阶段评价方案。比如对于中小学阶段“社会实践参与不足”的学生,在中职评价中增加“职业实践中的思政表现”的考察权重。中职学校定期向中小学反馈学生升入中职后思政素养的变化情况,还可组织跨学段教师共同开展评价研讨活动,以此统一评价尺度,解决评价联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标准不一致问题,使评价协同更具操作性。

4.资源共享,机制共建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需要优质资源的支撑以及长效机制的保障,倘若中职学校只是依靠自身资源去构建评价体系,很容易出现资源不足、机制不完善这类问题,要依靠跨学段资源共享以及机制共建,给中职教学评价标准体系提供持续的支持。

在思政课评价资源整合方面,区域内大中小学的相关资源可加以整合。例如中小学开发的“思政知识测评题库”以及高校研发的“思政素养评价工具”均可共享,中职学校依据自身需求对这些资源给予改造运用,比如将中小学题库升级为包括“职业相关思政知识”的中职专属题库,联合中小学、高校及教育主管部门一同制定跨学段思政课评价共建机制,明确各方在资源提供、人员培训、评价监督等责任。比如教育主管部门负责统筹资源分配,高校为中职评价体系提供理论指导,中小学与中职共同参与评价机制的修订和完善,以此保证资源共享有途径、机制共建有保障,促使中职教学评价标准体系在一体化支持下不断优化。

结语

构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背景下的中职教学评价标准体系,是一项关键举措,它可衔接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思政育人工作,彰显中职教育的特色,该体系凭借协同设计目标、标准、过程以及资源,可为中职思政课评价提供科学的指引,同时也能为完善一体化育人链条提供支持。在未来,随着一体化建设不断推进,中职教学评价标准体系可依据产业发展需求与学生成长规律进行优化,发挥评价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帮助中职学校培养出有技术技能又拥有良好思政素养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冯建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内容要求与推进措施[J].课程.教材.教法,2023,43(2):59-66

[2]孟琦.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衔接与一体化建设研究:历程、特征与问题[J].教育科学论坛,2023(3):38-41

课题来源:2024 年泰安市教育科学规划专项课题《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下中职教学评价标准体系构建研究》(课题编号:TJK202410ZX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