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在小学英语教材中的呈现与优化路径
杜莹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第一小学 100013
引言
随着国际化进程的推进,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能力,尤其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不仅能帮助他们掌握外语,还能促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小学英语教育作为外语学习的起点,其教材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中至关重要。然而,现有的小学英语教材虽然涉及外国文化的元素,但多停留在知识介绍和语言技能训练上,缺乏对跨文化交际的深度剖析和实践指导。如何优化教材内容,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当前小学英语教育的重要课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不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还涉及文化理解和跨文化适应能力的提升。教材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文化背景,帮助他们适应未来的跨文化交流情境。因此,优化小学英语教材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呈现对于学生全面发展和提升全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现有小学英语教材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呈现现状
在当前的小学英语教材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虽有所关注,但大多数教材内容仍集中在语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训练上,跨文化内容的呈现较为单一,且多局限于简单的文化介绍或语言的表面呈现。例如,部分教材通过介绍节日、食物、服饰等文化现象,让学生了解一些基础的外国文化背景。然而,这些内容通常没有深度探讨文化背景背后的价值观和社会习俗,也未能引导学生如何在实际交流中理解和应对文化差异。尽管如此,仍有部分教材通过引入跨文化比较的活动,如比较中国与英语国家的教育制度、饮食习惯等,试图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认知与理解,但这些内容更多的是知识点的罗列,缺乏实践性和互动性,学生难以通过课堂学习真正掌握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此外,现有教材中的跨文化交际内容常常较为表面,侧重语言的使用而忽略了交际的实际操作。即使教材中提及跨文化交际的案例和情境,往往缺少真实的情境和具体的交际策略,学生只能获得文化的表面知识,而未能通过实践掌握跨文化沟通的技巧和应对方式。因此,尽管学生在课堂上接触到了跨文化的知识,但这些知识往往停留在记忆层面,缺乏深入的文化理解和实际的跨文化交际经验。
二、现有教材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中的不足
尽管一些小学英语教材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方面已经有所尝试,但仍然存在以下几个明显的不足。首先,教材中的跨文化内容较为零散,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的文化学习框架。大多数教材在涉及文化内容时,往往仅限于介绍某一文化现象,如节日、风俗或名人等。这些内容虽然能够提供一些文化背景,但往往停留在表面,未能深入探讨文化现象背后深层次的价值观和文化意义。例如,虽然教材中可能会提到“圣诞节”或“感恩节”,但却缺少对这些节日背后的历史渊源、社会意义以及这些节日如何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会互动的探讨。其次,现有教材中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方法较为被动,主要依赖教师的解释和补充,而缺乏具体的跨文化交际情境设计来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只是通过听讲和做习题来获得文化知识,而没有机会真正体验到跨文化交流的实际情境。虽然教材有时会通过文化介绍拓宽学生的视野,但这些内容往往是单一的知识传递,缺乏让学生亲身参与、感受和思考的机会。第三,教材中涉及的文化元素多停留在表面,未能深入到跨文化交际的实际技能和策略的培养。例如,教材中往往缺少如何在实际交际中处理文化冲突、如何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文化观点、如何在文化差异中保持尊重与理解等问题的系统指导。学生对于文化差异的理解仍停留在一般知识层面,难以形成在跨文化交流中实际运用的能力。因此,如何更有效地通过教材来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尤其是在实际交际技能的培养上,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优化路径:如何提升小学英语教材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要优化小学英语教材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首先需要增强教材内容的系统性和深度。教材应当通过逐步深入的方式,引导学生从初步的文化知识了解,逐渐过渡到对文化差异的理解和跨文化沟通技巧的掌握。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跨文化对比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沟通风格和社交习惯,让学生通过实际对比,认识到文化差异的重要性,并学会如何在跨文化交流中避免误解和冲突。同时,教材要通过更具挑战性的内容,引导学生分析和理解复杂的文化现象,帮助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做到深刻理解并尊重其他文化的价值观和社会习惯。
其次,教材应当增加更多的实践性活动和互动环节,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设计模拟交流、角色扮演、跨文化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文化差异,学会如何根据文化背景调整自己的交际方式,同时加强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能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培养他们在真实语境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教师也应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文化经验,进行文化交流,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实践性,进一步促进学生对文化多样性的认同与理解。
另外,教材应当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利用多媒体、互联网等资源提供丰富的跨文化交流平台。例如,可以通过视频、互动课件、在线交流等方式,让学生与其他国家的学生进行实时的语言和文化交流。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加真实地感知不同文化的特点,提升其跨文化适应能力,并增强他们的跨文化沟通技能。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拓宽视野,还能让他们在实际交流中,体会到语言学习的实际意义,提高他们的跨文化敏感性。通过这些优化措施,教材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为其全球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结论
综上所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在小学英语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而优化小学英语教材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呈现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通过系统化的文化内容设计、实践性和互动性的教学活动,以及现代科技手段的有效利用,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全球化生活和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未来,小学英语教材的优化应更多关注跨文化交际的实际应用,增强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能力和沟通技巧,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国际化视野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周婷.新教材背景下小学英语思维课堂教学探究[J].教育文汇,2024,(11):54-58.
[2]任煜.单元整体教学视域下小学英语绘本融合教学的实施路径[J].小学教学研究,2024,(32):52-54.
[3]孙桂霞.小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的现状及策略[J].校园英语,2024,(43):18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