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危险因素指导的预警性护理方案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依从性的改善探讨
乔艳东
白城中心医院 吉林白城 137000
短暂性脑缺血是由于血液暂时无法正常供应,引起颈椎-基底动脉或颈动脉系统供血障碍,进而导致突发性、短暂性的脑神经功能损伤,具有可逆性[1],病程较长,可反复发作,以瘫痪、失语、感觉障碍为主要表现,多数患者病发后 24h 内症状可完全解除[2],但如果病情严重,会进展成急性脑梗死,有一定生命风险。研究表示[3],短暂性脑缺血通过科学有效的护理,能控制病情反复发作,预防脑梗死,改善预后。基于危险因素指导的预警性护理先进行疾病发生发展危险因素的分析,再针对性制定科学有效的预警性护理计划,本研究将分析该护理方案应用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的效果,以及对患者依从性的改善作用,共选择 100 例患者,详细内容见正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纳入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共计 100 例(于 2022 年 6 月至2023 年 12月收治入院),经双盲随机分组法分入两组,每组各占 50 例。
对照组:男性/女性 =28/22 ,年龄 50~75( 60.15±5.47 )岁;病程 1~3( 1.62±0.36 )个月。
观察组:男性/女性 ⋅=29/21 ,年龄 52~77( 60.31±5.32 )岁;病程 1~3( 1.58±0.41 )个月。
两组资料对比, P>0.05. 。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经头颅 MRI 等检查证实);(2)生命体征稳定;(3)意识清晰,认知正常;(4)无其他严重性躯体疾病;(5)病历资料齐全。
排除标准:(1)合并心力衰竭、心肌梗死;(2)有急性脑梗死严重症状;(3)有脑出血倾向;(4)合并精神疾病。
1.3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患者入院之后,协助其进行身体检查,介绍医院环境和规章制度,了解患者护理需求,交代注意事项,持续关注生命体征、病情的变化。患者出院当日,再次强调饮食、生活、情绪等方面的注意事宜,告知复查时间。
观察组:基于危险因素指导的预警性护理。(1)分析危险因素。全面收集整理每位患者的信息资料,结合危险因素,制定预警性护理方案并落实;(2)实施预警性护理方案。 ① 短暂性脑缺血知识教育。发放短暂性脑缺血知识的健康手册,确保人手一本,结合手册中内容,有针对性的用文字解释说明,按照手册中监测内容展开日常监测,包括血脂、血压、血糖等方面,开展科学的运动训练,注意训练强度和时间,以免因运动过于激烈加重病情。 ② 高血压知识教育。针对有脑卒中病史的患者,需重点介绍高血压、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三者之间的关联性,督促患者自觉规避不良行为,定期复查; ③ 用药指导。针对临床症状比较隐匿的患者,需要加强药物使用知识的教育和指导,强调未遵医嘱用药的不良后果,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④ 饮食指导。了解患者饮食习惯,在此基础上结合病情合理规划饮食结构,遵循少量多餐的基本原则,钠盐摄入量需低于 6g/d ,补充足够的优质蛋白,每餐尤其是晚餐忌油腻、甜食,保持饮食清淡,选用维生素 E 类的食用油,多吃新鲜蔬果,通过吃香蕉、豆类、鱼类等补充钾元素,饮水量每日 2000ml 左右。
1.4 观察指标
治疗依从性。从情绪管理、合理饮食、合理运动、合理用药、定期复查五个方面进行评价,各方面 0~10 分,得分越高,表示依从性越高。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SPSS25.0 版统计学软件分析,t检验用于计量资料(
),计量资料均使用S-W法检验证实服从正态分布且具有方差齐性, χ2 检验用于计数资料[(n、 % )], P<0.05 表示对比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表 1 示,观察组患者在各方面的依从性评分都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
表 1 治疗依从性评分(
,分)

靠。
3 讨论
短暂性脑缺血可继发为缺血性脑卒中,疾病早期无明显症状,大部分病理性改变都具备可逆性,因此患者容易忽视,此病本身对人体健康影响不大,但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容易导致病情发展,如果情况严重,还可能丧失神经功能[4],致残率、死亡率都明显升高,需要及时治疗,控制病情发展[5]。
在预警性护理方案中,结合病史进行疾病的预防,通过多种形式展开健康教育活动,从生活细微之处着手,调整患者饮食习惯,保证患者对疾病知识有充分且正确的认知,自觉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合理用药,进而提高疾病认知度和治疗依从性。
总之,基于危险因素指导的预警性护理应用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能提高患者疾病认知度和治疗依从性,并积极改善临床指标,效果可
参考文献:
[1]燕丽娜,林坤,傅杰,等.早期渐进式康复护理结合心理辅导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3,42(12):2246-2250.
[2]雷洋,苟梦秋,边原,等.《2021 AHA/ASA 指南: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 作患者的卒中预防》解读[J].医药导报,2022,41(1):8-11.
[3]罗凯楠,李巧玉.基于危险因素指导下的预警性护理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4,35(1):103-105.
[4]盛莉帆,杨志平,吴霜.危险因素指导下的预警性护理方案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3,29(1):130-133.
[5]张利菊,李锋锋.健康教育联合三位一体护理模式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7(15):16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