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林锦丽
广东省云浮市罗定第三小学 527200
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小学数学教学目标发生显著转变,逐渐从 “知识灌输” 转向 “能力培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成为落实学科育人目标的重要环节。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教师常占据课堂主导地位,过多讲解导致学生参与度低;学习任务设计多为重复性练习,缺乏探究性,学生只能被动完成;课后学习缺乏有效引导,学生难以自主规划学习内容与进度,这些问题直接导致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难以提升。
一、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基础认
1.1 新课改对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内涵要求
新课改明确提出小学数学教学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其内涵要求涵盖多方面。不仅需要学生能主动规划学习目标与进度,还要求学生具备独立思考、自主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同时能在学习中主动反思、调整学习方法。这与新课改强调的 “以学生为中心” 理念相契合,旨在通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从 “要我学” 转变为 “我要学”,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适应终身学习需求。
1.2 小学数学学科特性与自主学习能力的适配性
小学数学具有逻辑性强、与生活联系紧密、注重实践应用的学科特性,这些特性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高度适配。数学的逻辑性要求学生主动思考推理,能推动自主学习中思维能力的锻炼;学科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可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发现数学价值,激发学习主动性;而实践应用性则为学生提供自主解决问题的场景,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助力学生数学素养提升。
1.3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现存问题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存在不少问题。其一,教学方法固化,多数课堂仍以教师讲授为主,留给学生自主思考、探究的时间有限;其二,学习目标模糊,教师未清晰引导学生明确自主学习的方向与任务,学生易陷入盲目学习;其三,对学生个体差异关注不足,统一的教学要求与进度,难以满足不同基础学生的自主学习需求,制约部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二、提高小学数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课堂实践路
2.1 设计探究性任务:激发学生自主思考动力
设计探究性任务是激发学生自主思考动力的关键。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与生活相关的探究任务,如“如何计算家庭每月水电费的节约方案”“怎样合理分配班级活动经费” 等。这类任务需学生主动查阅资料、分析数据、推导结论,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进而主动投入思考,在解决任务的过程中,逐步提升自主思考与探究能力,改变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
2.2 搭建互动式课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
搭建互动式课堂可有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教师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课堂讨论、数学辩论等形式,为学生创造交流平台。例如,在讲解 “几何图形性质” 时,组织小组讨论不同图形的特征与应用;在解决复杂应用题时,鼓励学生分享不同解题思路。互动中,学生需主动表达观点、倾听他人想法,在思想碰撞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增强自主参与意识,提升沟通与合作能力。
2.3 渗透学法指导:帮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方法
渗透学法指导是帮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方法的核心。教师需在教学中结合具体内容,适时传授数学自主学习方法,如如何整理数学错题、怎样运用思维导图梳理知识体系、如何通过预习找出重难点等。例如,在学习 “分数运算” 前,指导学生通过预习标记不理解的知识点;在课后,教学生用错题本分析错误原因。通过持续的学法指导,让学生逐步掌握科学的自主学习方法,为自主学习提供有力支撑。
三、保障小学数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持续发展的支撑策略
3.1 优化作业设计:延伸课后自主学习空间
优化作业设计是延伸课后自主学习空间的重要手段。教师需改变传统重复性作业模式,设计分层、弹性的自主作业,如基础层学生完成简单知识巩固作业,提升层学生完成拓展性探究作业,如 “调查小区人口年龄结构并绘制统计图”。同时,可设计开放性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作业内容与完成方式,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与选择权,激发课后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3.2 构建激励评价体系:强化学生自主学习信心
构建激励评价体系能有效强化学生自主学习信心。评价需打破单一的分数评价模式,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预习的认真程度、课堂探究的积极性、课后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同伴互评相结合的方式,及时肯定学生的进步,即使是微小的进步也给予鼓励,同时针对性提出改进建议。积极的评价反馈能让学生感受到自主学习的成就感,增强自主学习信心,推动自主学习能力持续发展。
3.3 联动家庭协同:营造家校共育的自主学习氛围
联动家庭协同是营造家校共育自主学习氛围的关键。教师需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向家长传递新课改理念,指导家长在家中为孩子创造自主学习环境,如为孩子设立固定学习空间、引导孩子自主制定家庭学习计划、鼓励孩子独立完成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等。同时,鼓励家长多关注孩子自主学习过程,少过度干预,给予孩子自主探索的机会,形成家校合力,共同营造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氛围。
四、结论
新课改对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有明确内涵要求,且数学学科特性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高度适配,而当前教学中存在的方法固化、目标模糊等问题,制约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通过设计探究性任务、搭建互动式课堂、渗透学法指导的课堂实践路径,以及优化作业设计、构建激励评价体系、联动家庭协同的支撑策略,可有效推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志秀.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创新模式探讨[N].山西科技报,2024-07-04(B03).
[2]王爱萍.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3,(20):47-49.
[3]张宏斌.新课改政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落实策略研究[J].智力,2022,(07):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