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质量管理研究

作者

刘文斌

身份证号码:140226199412117018

引言

在城市建设步伐持续推进的当下,公众对人居环境的关注度与日俱增。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构成,在优化空间景观、改善微气候条件、拓展公共活动空间等方面发挥着多元价值,对提升城市综合品质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施工技术应用与质量管控环节,对最终呈现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有着直接影响。通过系统性的施工组织与精细化管理,有助于保障工程建设的规范性与可持续性,推动实现生态保护、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同发展。由此可见,加强对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质量管理的研究,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1 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重要性

1.1 改善生态环境

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依托植物群落构建生态系统,在空气净化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对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进行吸收转化,实现氧气释放与空气净化。同时,植物蒸腾过程可调节局部空气湿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优化区域气候环境。此外,绿地植被在水文调节中也具有重要价值,能够削减地表径流强度,增强土壤保水能力,对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稳定具有积极意义。以 10 公顷城市森林为例,其年固碳量可达 1500 吨左右,释氧量约 1100 吨,为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提供生态支持。

1.2 美化城市景观

园林绿化工程以匠心独运的设计与布局,将植物、花卉、山石、水体等元素巧妙融合,营造出层次丰富的景观风貌,为城市形象注入独特韵味。古典园林的雅致与现代园林的简约,均以各自的艺术语言,赋予城市别具一格的文化气质与美学价值。苏州园林便是其中的生动注脚,其精巧布局、秀丽景致与深厚文化积淀相得益彰,不仅成为城市景观塑造的范例,更在吸引四方游客的同时,悄然提升着城市的文化影响力与社会认可度。

2 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要点

2.1 植物种植施工

苗木选择与起挖:在挑选苗木时,倾向于选取生长态势良好、无病虫害侵扰且根系较为发达的植株,同时确保其规格与设计要求相符。起挖苗木过程中,需着重关注根系的保护工作,依据苗木的大小及根系具体状况来确定适宜的土球大小,以保障土球的完整性。针对部分珍贵苗木或大树,可考虑采用提前断根、土球包扎等技术手段,以此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种植穴开挖:根据苗木根系大小及土球规格,开挖尺寸适宜的种植穴。种植穴应保持上下口径一致,深度略深于苗木土球高度,宽度比土球直径大 20-30 厘米为宜。在种植穴底部施加适量基肥,如腐熟的有机肥,为苗木后续生长提供必要的养分支持。

苗木种植与养护:将苗木放置于种植穴内,仔细调整其位置与垂直度,随后进行填土并压实。填土过程宜分层进行,每层厚度不宜超过 20 厘米,促使根系与土壤紧密接触。种植完成后,应及时浇足定根水,使土壤充分湿润,助力苗木根系的生长。在苗木养护阶段,需定期开展浇水、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等工作,以保障苗木能够成活并健康生长。例如,在夏季高温时段,可适当增加浇水次数,维持土壤的湿润状态;冬季则对不耐寒的苗木采取相应的防寒措施,如包裹草绳、搭设防风障等。

2.2 其他工程施工

园路铺装施工:园路的选材与铺设形式宜契合设计构思,无论是古朴的石板路、生态的透水砖路,还是现代的沥青路,皆有其适配场景。施工过程中,路基的平整与坚实程度至关重要,基层和面层的铺设可参考相关规范,以此保障园路的平稳性与耐久性。值得留意的是,园路的排水设计不容忽视,良好的排水系统有助于延长其使用寿命。以石板路为例,施工时可着重关注石板间缝隙的均匀度及铺设的稳固性。

水体工程施工:水池、喷泉、溪流等水体工程的建设,防水处理是关键环节,这将直接影响水体的使用效果。对于喷泉等设备,安装后的调试工作不可或缺,其不仅关乎设备的正常运转,也与景观呈现效果紧密相连。此外,在水体周边增设安全防护设施,或可更好地守护游客安全。

园林建筑施工:亭、廊、榭等园林建筑的营造,可将建筑风格与园林整体意境的和谐统一作为考量重点。严格遵循设计图纸施工,能够为建筑结构的安全与稳定提供保障。而诸如雕刻、彩绘等细节之处的精心雕琢,往往能为建筑增添独特的艺术韵味。

3 城市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要点

3.1 建立质量管理制度

施工单位可考虑构建系统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完善质量管理制度,清晰界定各部门及人员的质量职责。建立质量责任制,将质量目标细化至各施工环节与岗位,使质量管理工作得以有效落实。建议同步建立质量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查评估,以便及时察觉并妥善处理潜在的质量问题。

3.2 加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材料质量把控:在材料入场环节,建议对其品种、规格及质量证明文件等进行细致核查,以此判断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对于苗木,可着重观察其生长状态,仔细检查是否存在病虫害;对于建筑材料,适宜采用抽样检验的方式,以此确保材料质量达标。为从源头保障工程质量,不合格材料应避免使用。

施工工艺质量管控:在施工进程中,宜严格遵循施工规范与操作流程,从而保证施工工艺符合预期要求。针对关键工序与重点部位,如苗木种植深度、土球处理方式,园路铺装平整度,水体工程防水处理等,需给予更多关注与把控。若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应及时采取相应的优化措施,以确保工程质量稳定。

成品保护质量管控:为减少已完成工程受损风险,可加强成品保护工作。建议制定系统的成品保护方案,明确各方责任,并针对易损部位采取防护手段。比如,在苗木种植后设置保护围栏,园路铺装完成后进行封闭养护等。

4 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质量管理的改进策略

4.1 提高施工技术水平

为进一步提升施工成效,可考虑对施工单位及人员开展系统化培训工作。通过定期组织园林绿化施工技术专题课程,逐步强化施工人员专业素养与实操能力。培训内容宜涵盖施工规范解读、标准操作流程、前沿技术应用等领域知识。

此外,不妨鼓励施工单位关注行业动态,适时引入先进施工设备与技术,积极探索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实践应用。在此过程中,可尝试推广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优化苗木灌溉效果;探索无土栽培技术的应用场景,提升苗木培育成活率。

4.2 增强质量管理意识

建议构建科学的质量评价激励体系,对质量管理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予以公开表彰,同时对存在质量隐患或引发事故的责任主体进行相应问责。此外,可考虑组建专业化质量监督团队,通过常态化的质量巡检与动态评估机制,持续优化施工质量管理效能。

结束语

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与质量管理涉及多方面因素,其成效与城市生态环境优化、景观品质提升及居民生活福祉紧密相关。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建设实践中,可在经验总结基础上,探索管理创新,提升施工与质量管理效能,为营造更具魅力与舒适度的城市环境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朱妍.园林绿化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与安全管理[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2(16):1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