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数智时代小学数学素养的动态评价体系研究

作者

邹友

苏州工业园区文景实验学校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基础教育正从“知识传授”向“素养培育”转型,小学数学作为培养学生逻辑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关键学科,其素养评价体系改革尤为迫切。传统小学数学评价以期末测试为核心,侧重知识记忆与解题技巧,存在“重结果轻过程、重统一轻个性、重静态轻动态”的局限,无法全面捕捉学生素养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个性化需求。数智技术为打破这一困境提供了可能,通过智能终端、学习平台等可实时采集学生课堂互动、作业完成、问题解决等过程性数据,为动态评价奠定数据基础。在此背景下,构建适配数智时代的小学数学素养动态评价体系,既能弥补传统评价不足,又能为教师调整教学策略、学生优化学习路径提供精准依据,对推动小学数学教育高质量发展、落实核心素养培育目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数智时代小学数学素养动态评价的核心内涵

数智时代的小学数学素养动态评价,是以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为导向,依托数智技术构建的“全程化、个性化、精准化”评价模式,核心内涵体现在三方面:一是评价维度完整,突破传统知识评价局限,涵盖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运算能力、数据分析等素养维度,全面反映学生数学综合能力;二是评价过程动态,通过实时采集课堂参与、作业反馈、实践应用等过程性数据,替代“一次性测试”的静态评价,追踪学生素养发展的阶段性变化;三是评价反馈精准,借助数据分析技术挖掘数据背后的学习问题,为学生与教师提供针对性支持。

二、数智时代小学数学素养动态评价体系构建的关键要素(一)评价维度与指标:构建多维度、可量化的评价框架

评价维度与指标是动态评价体系的核心支撑,需围绕数学核心素养,结合数智技术的数据采集能力,搭建“多维度、可量化” 的框架。从数学素养构成来看,可确立五大核心维度:一是知识与技能维度,涵盖数学概念掌握、公式运用、运算准确性等,通过作业正确率、课堂答题速度等量化指标体现;二是思维能力维度,包含逻辑推理、数学抽象、创新思维等,借助解题思路完整性、规律探究深度等半量化指标评价;三是应用能力维度,聚焦数学知识在生活场景的应用,通过实践任务完成度、问题解决效果等指标衡量;四是学习态度维度,关注学生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积极性、自主探究意愿等,依托课堂互动次数、主动提问频率等数据反映;五是跨学科整合维度,评价学生将数学与其他学科结合的能力,通过跨学科任务完成质量评估[1]。

(二)数智技术支撑:搭建实时、高效的数据采集与分析平台

数智技术是动态评价体系落地的关键保障,需构建“数据采集-分析-反馈”一体化平台,实现评价过程的自动化与精准化。在数据采集层面,依托智能课堂终端、在线学习平台、作业批改系统等工具,实时采集学生课堂答题、作业提交、实践活动等结构化数据,同时通过课堂录像、语音记录等捕捉学生课堂发言逻辑、小组讨论表现等非结构化数据,确保数据覆盖评价全流程;在数据分析层面,运用大数据分析算法与人工智能模型,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多维度挖掘,分析学生知识掌握薄弱环节,识别学生学习风格;在反馈层面,平台将分析结果转化为可视化报告,实时推送给学生与教师,实现“数据采集-分析-反馈”闭环,避免传统评价中“数据滞后、反馈不及时”的问题,为动态评价提供高效技术支撑。

三、数智时代小学数学素养动态评价体系的实施路径与保障策略(一)实施路径:构建“课前-课中-课后”全流程评价闭环

数智时代小学数学素养动态评价的实施,需贯穿“课前-课中-课后”全教学流程,形成评价闭环。课前阶段,教师通过数智平台发布预习任务,平台实时采集学生预习完成情况,教师基于数据诊断学生知识基础,调整课堂教学重难点,同时将预习数据作为“知识与技能”维度评价的初始依据;课中阶段,依托智能课堂互动系统,实时采集学生课堂答题、小组讨论参与数据,教师通过数据实时掌握课堂学情,及时干预学习困难学生,平台自动将课中数据纳入“思维能力”“学习态度”维度评价,生成课堂素养发展快照;课后阶段,平台推送分层作业与实践任务,采集学生作业完成、实践成果数据,教师结合数据开展个性化辅导,平台整合课前、课中数据,生成学生阶段性素养发展报告,明确优劣势并推送针对性改进资源。

(二)保障策略:加强教师数智化评价能力培训

教师是动态评价体系实施的核心主体,其数智化评价能力直接影响体系落地效果,因此需构建系统化的教师培训体系。一方面,培训内容需兼 教授数智平台操作方法,帮助教师掌握数据采集、分析、反馈技能, 心理念,改变教师传统评价观念,树立“以评促教、素养导向”的评 践导向,采用“理论学习+校本实践+专家指导”模式,组织教师在真 评价实践,邀请教育技术专家与数学学科专家共同指导,解决教师实践中遇到的数据解读偏差、评价指标调整困难等问题。

(三)保障策略:完善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机制

数智时代的动态评价依赖大量学生数据,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是体系实施的重要保障,需从技术、制度、管理三方面构建保护机制。在技术层面,数智平台采用加密存储、访问控制、数据脱敏等手段,对学生个人身份信息进行脱敏处理,设置多层级访问权限,防止数据泄露;在制度层面,学校制定《学生评价数据安全管理办法》,明确数据采集、存储、使用、销毁的流程与责任,规定数据仅用于学生素养评价与教学改进,不得用于商业用途,同时建立数据安全应急预案,应对突发情况;在管理层面,成立由学校管理人员、信息技术教师、法律顾问组成的数据安全管理小组,定期检查数据安全情况,开展数据隐私保护讲座,加强师生数据安全意识教育,避免人为操作失误导致数据安全问题。

结语

本文通过明确动态评价的核心内涵与价值,梳理体系构建的关键要素,探索“课前-课中-课后”全流程实施路径与相关保障策略,为小学数学素养动态评价提供了理论框架与实践参考。未来可进一步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评价数据深度挖掘中的应用,提升评价精准度与个性化水平。相信随着数智技术发展与教育理念更新,小学数学素养动态评价体系将逐步完善,为基础教育评价改革与学生全面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马云鹏,张春莉.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与价值[J].课程・教材・教法,2019,39(2):72-78.

[2]王尚志,胡凤娟.数智化背景下基础教育评价改革的路径与挑战[J].教育研究,2021,42(8):112-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