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水利工程施工阶段造价动态控制方法研究

作者

高军 王金玲 阙建华

山东鲁中公路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淄博 255086

引言

当前,在水利工程领域传统的静态成本控制方法已难以适应现代项目管理的需求。动态成本控制作为一种更为灵活和实时的管理模式,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工程项目的实际状况,从而提升造价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因此,在这一背景下,企业要对动态成本控制的实施展开深入研究,以保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

1 施工阶段造价动态控制方法的重要性

从行业发展趋势看,我国水利工程建设正由传统粗放式向精细化、数字化转型,但在造价控制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工程规模不断扩大、建设内容日益复杂,传统的人工记录、经验判断难以满足精细化管理要求;另一方面,市场环境多变、价格波动频繁,造价控制的不确定性因素显著增加。当前,水利工程造价控制普遍存在数据采集滞后、监控手段单一、动态管理不足等问题。在数据采集环节,工程量计算、人工费用统计等基础数据的采集方式仍以人工为主,存在效率低、准确性差等缺陷。在监控手段方面,缺乏系统化的监控体系和标准化的评估方法。深化造价动态控制研究,需要从信息采集、监控预警、偏差处理等多个维度构建系统化控制方法,运用水利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术、大数据分析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造价数据的实时采集和智能分析。

2 水利工程施工阶段造价动态控制方法

2.1 完善造价管理体制与法规

针对水利工程造价管理的困境,首要解决途径在于完善造价管理体制与法规体系。应建立健全造价管理法律法规,明确各方权责,规范市场行为,确保造价活动的合法性与透明度。同时,优化管理体制,强化政府监管职能,建立高效协同的监管体系,促进造价信息的共享与公开,为工程造价管理提供坚实的制度与法律保障。

2.2 项目设计管理

确定水利项目决策后,施工设计环节在遵循以往投资估算原则的基础上,将水利项目的工程成本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并将具体投资额度分配至建设项目的各个环节。同时,水利企业还应进行与图纸招标等形式活动相关的项目设计环节,并通过评审多个设计方案来选择满足安全性、合理性和经济性设计方案。施工企业还应针对水利工程开展相关的价值活动,完善优化工程设计方案以有效降低工程造价水平。在项目设计阶段还需重点关注安全生产管理,并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稳定。同时,在图纸招标等活动中甄选最佳方案时,需全面考量材料选择、施工工艺的合理性以及后期运营与维护的便捷性。在推进相关价值活动时,应积极引入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模式,以提升整体效能,并持续调整工程设计方案,确保其紧密贴合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势。

2.3 修正控制方法

围绕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特点,建立了系统的修正控制方法。在技术方案修正方面:充分利用水库 40 余年运行积累的观测资料,对大坝渗流特征进行系统分析,优化固结灌浆和上游铺盖加固施工方案。通过超声波检测等手段,摸清混凝土结构劣化程度,有针对性地制定结构加固方案。在施工组织调整方面:考虑到施工场地受限、交通运输困难等山区特点,优化施工总平面布置,合理安排施工工序。针对不同季节施工特点,制定“冬季施工保温、夏季施工防暑”等专项方案。在投资控制修正方面:建立设计优化机制,在保证工程安全的前提下,通过优化结构尺寸、改进施工工艺等措施实现投资控制目标。设立技术经济分析小组,对重要修正方案进行技术经济论证,确保修正措施的可行性。

2.4 提升造价人员专业能力

在水利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中,造价人员的素质水平直接关系到管理效果和项目的最终成本。为此,针对现阶段造价人员专业能力普遍不达标的问题,企业必须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来提升其专业素质。 ① 企业应制定系统性的培训计划,要包括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技能的培养。这可以通过开展内部培训、邀请行业专家讲座、参加专业课程等方式来实现。同时,还应组织员工定期学习行业法规和标准,确保其掌握最新的政策动态和技术规范。 ② 企业要建立健全的职业发展体系,为造价人员提供明确的晋升路径和激励机制。这不仅能够提高造价员工的积极性和忠诚度,同时还能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企业。 ③ 企业应加强先进工具的应用,让造价人员能熟练运用各种辅助工具,以此提升整体工作水平。 ④ 企业还应注重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和工作氛围,增强造价人员的职业素养和敬业精神。只有做好以上几方面工作,才能够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从而为实现科学合理的工程造价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2.5 强化质量控制

建立全面的质量监督体系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设立专门的质量管控部门,配备专业的质量管理人员,制定质量管理制度和质量检验标准。在施工过程中,实行“三检”制度,即自检、互检和专检。施工班组在完成每一道工序后,首先进行自检,确保本班组施工质量符合要求;然后由相邻班组进行互检,发现并纠正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最后由质量管理人员进行专检,对工序质量进行最终确认。

2.6 构建动态管理平台

推进水利项目成本动态控制平台的建设,对动态控制的关键环节进行准确掌握,完善动态控制系统,实现从前期投资决策到最终竣工结算整个过程的造价管理。建立一个以 BIM 为基础的造价信息管理平台,对投资工程整个过程的造价数据进行存储。由于工程计划和水利市场的变化,在水利工程建设全过程中,相关数据信息也是不断变化的,通过 BIM 数据库的实时更新,可以在整个过程中对政府投资项目的成本进行动态监测与管理。

2.7 竣工阶段

在工程竣工阶段,工程成本控制是确保项目整体预算与实际成本支出之间精准关系的关键环节。通过精细的预算编制和全面的成本控制,项目能够实现预算内完成并按时按质交付。除了直观地反映每一项造价预算与实际成本支出之间的关系外,还需要密切关注水利规模、施工工期等因素。项目管理者在进行竣工阶段的工程成本控制时,应严格按照水利工程管理中的成本控制要求,并加强对施工材料、人力资源和机械设备等成本信息的监管。此外,在动态追踪和管控项目支出、收益等成本信息方面也至关重要。充分了解生产资料、文件及相关信息,并根据具体的成本控制准则科学编制报告,详细记录水利全过程中有关经验和教训。

结语

在水利工程管理的实践中,动态成本控制的运用至关重要。施工阶段的造价动态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设计优化、材料管控、施工组织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治理。实践证明,通过建立健全造价动态控制体系,可以有效降低工程造价偏差率,提高投资效益。特别是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新时代,应充分运用 BIM 技术、云计价平台等现代化手段,推动水利工程造价控制朝着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为水利工程高质量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齐亚军.全过程造价控制在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作用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141-142.

[2]胡敏,熊宇璟.全过程造价咨询在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作用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9(12):104.

[3]区启健.全过程管理模式在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9(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