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纪婉莹 山世巍
图们市凉水镇中心小学校
1 项目式学习的内涵与小学数学教学的契合性
项目式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简称 PBL)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完成真实情境中的项目任务来建构知识、发展能力的教学模式。其核心在于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主动探索、协作交流,最终实现知识的内化与能力的提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项目式学习的应用具有天然的契合性。小学数学知识大多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如购物计算、图形测量、时间管理等,这些内容为项目式学习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来源。同时,小学生正处于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项目式学习通过创设具体的项目情境,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可操作、可感知的实践活动,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
从教育目标层面来看,项目式学习与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高度一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数感、量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空间观念、数据分析观念等核心素养,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项目式学习通过让学生自主设计项目方案、收集整理数据、分析解决问题,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实践能力,助力核心素养的落地。例如,在“统计与概率”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校园零食消费情况调查”项目,让学生通过设计调查问卷、收集数据、绘制统计图、分析数据等环节,不仅掌握统计的知识和方法,还能提高数据处理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
2 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 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设计优质项目
高质量的项目是项目式学习取得成功的核心要素。在设计项目过程中,教师需充分考量学生的生活实际状况与兴趣偏好,选取贴合学生生活的项目主题,使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探究意愿。例如,在“元、角、分的认识”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小小超市管理员”项目,让学生在课堂上模拟超市购物场景,学生通过扮演售货员和顾客,在买卖商品的过程中,不仅能够认识货币单位,掌握货币的换算方法,还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与此同时,项目设计应具备层次性与挑战性。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及能力差异,设计不同层次的项目任务,使每个学生均能在项目学习中获取成功的体验。例如,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教学过程中,针对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项目任务可设定为“计算课桌面的面积”;针对基础较为良好的学生,项目任务可设定为“设计一个面积为 24 平方米的长方形花园,并核算所需材料的费用”。此类项目设计能够契合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推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2.2 搭建协作学习平台,促进学生合作交流
项目式学习着重强调学生的协作学习,借助小组合作达成项目任务,有助于培育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与沟通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构建高效的协作学习平台,科学合理地进行分组,明晰小组内各成员的职责,引导学生在合作中开展共同探究,实现共同进步。例如,在“校园植树方案设计”项目中,教师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小组,每组设有组长、数据收集员、方案设计师和汇报员等不同角色。组内成员各司其职,协同合作:组长负责统筹协调小组的各项活动,数据收集员负责精准测量校园场地的尺寸,方案设计师依据测量数据精心设计植树方案,汇报员则负责向全班展示小组的设计成果。通过这一过程,学生不仅能深入掌握数学知识,还能学会倾听他人意见、清晰表达个人观点,从而有效提升团队协作能力。
此外,教师应强化对协作学习过程的指导。在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时,教师需巡查各小组的活动状况,及时察觉并解决学生在合作过程中遭遇的问题。例如,当小组内部成员出现意见分歧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借助讨论、协商的方式化解问题,培育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与沟通能力。
2.3 优化教学评价方式,注重过程性评价
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项目式学习的教学效果。在项目式学习的评价中,教师应改变传统的以考试成绩为主的评价方式,建立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的评价体系。过程性评价主要关注学生在项目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参与度、合作能力、探究精神等;综合性评价主要关注学生的项目成果,如项目报告、设计方案、实践作品等。
例如,在“家庭水电费统计与分析”项目中,过程性评价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收集水电费数据、绘制统计图表、分析数据过程中的表现来进行;综合性评价可以通过评估学生的项目报告,包括数据的准确性、图表的规范性、分析结论的合理性等方面来进行。同时,要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除了教师评价外,还可以引入学生自评和互评,让学生在评价过程中自我反思、自我提升,同时学会客观评价他人。
3 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保障措施
3.1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教师是项目式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的专业素养直接影响项目式学习的实施效果。学校应加强对数学教师的培训,通过专题讲座、案例分析、实践研讨等多种形式,让教师深入了解项目式学习的内涵、理念和实施方法,提高教师设计项目、组织教学和评价学生的能力。例如,学校可以邀请专家开展项目式学习专题培训,让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实践经验;组织教师进行项目式学习案例研讨,让教师在交流中借鉴优秀案例的设计思路和实施策略;安排教师参与项目式学习的实践教学,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教学能力。
3.2 完善教学资源配置,为项目式学习提供支持
项目式学习的实施需要充足的教学资源作为支撑。学校应加大对教学资源的投入,完善教学设施设备,为学生开展项目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例如,学校可以建设数学实验室,配备各种数学模型、测量工具、计算机等设备,让学生在实验室中进行实践操作和探究活动;建立教学资源库,收集整理与项目式学习相关的教学案例、视频资料、文献资料等,为教师设计项目和学生开展学习提供丰富的资源支持。此外,学校还可以加强与社区、企业的合作,充分利用社区和企业的资源,为学生开展项目学习提供真实的实践场景。例如,学校可以与超市合作,让学生在超市中开展“商品价格调查”项目;与建筑公司合作,让学生在建筑工地中开展“图形测量与计算”项目。
4 结束语
项目式学习为小学数学教学注入了新活力,其通过优质项目设计、协作学习搭建与多元评价优化,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助力数学核心素养落地。同时,教师专业素养提升与教学资源完善,为项目式学习的持续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未来,需进一步结合教学实践创新项目形式,深化项目式学习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程度,让数学学习更贴近生活、更具探究性。
参考文献:
[1]叶彧琛. 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试题与研究,2025,(24):69-71.
[2]刘丹. 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启迪与智慧(上),2025,(07):8-10.
[3]赵延宝. 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5,(14):9-11.